本文目錄一覽
- 1、刑事拘留期間移送審查起訴可以嗎?
- 2、刑事案件黃金37天是什么意思
- 3、判刑前拘留的時間算在判刑時間里嗎
- 4、我國刑事拘留有案底嗎會有什么影響?
- 5、刑事訴訟中做完筆錄多久拘留?
- 6、刑事訴訟中的強制措施有哪些
刑事拘留期間移送審查起訴可以嗎?
1、刑事拘留直接移送審查起訴是不可以的,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對于刑事拘留的案件,需要移送到檢察院后才可以審查起訴,并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具體情況下應當按照上述規定的司法審理程序來進行處理。刑事拘留直接移送審查起訴可以嗎?刑事拘留后,不能直接移送起訴。
2、法律主觀:刑事拘留后,一般不能直接移送審查起訴。因為公安機關對案件進行偵查后,應當做到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并且寫出起訴意見書,連同案卷材料、證據一并移送同級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同時將案件移送情況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辯護律師。
3、據此,依據現有的法律制度,警方有權在刑事拘留期間直接將案件移送給檢察院進行審查起訴。
4、刑事拘留后移送審查起訴的有關規定: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一個月內對監察機關、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作出決定,重大復雜案件可以延長十五日。審查起訴是指人民檢察院移送公安機關起訴的案件,審查決定是否起訴的活動。
刑事案件黃金37天是什么意思
1、【法律分析】被逮捕之前拘留期間刑事訴訟中的刑事拘留時間最長37天拘留期間刑事訴訟中,即法律規定偵查機關有最長30天的時間初步查清犯罪嫌疑人是否犯罪、犯何種罪。
2、刑事案件黃金37天是什么意思刑事案件黃金37天指的是偵查機關作出刑事拘留與檢察機關作出批捕決定之間的期間。在刑事訴訟中,這個期間屬于偵查階段,在這期間檢察機關將最終決定是否批準逮捕嫌疑人。因為通常情況下要歷經37天的時間,因此在刑事辯護業內又被稱為“37天黃金救援期”。
3、刑事拘留黃金三十七天是指刑事拘留最長三十七就會做出釋放或逮捕的決定?!痉煞治觥抗矙C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
4、在刑事案件中,有“黃金37天”的說法。所謂“黃金37天”指的是偵查機關作出刑事拘留與檢察機關作出批捕決定之間的期間。在刑事訴訟中,這個期間屬于偵查階段,在這期間檢察機關將最終決定是否批準逮捕嫌疑人。因為通常情況下要歷經37天的時間,因此在刑事辯護業內又被稱為“37天黃金救援期”。
5、刑事案件中拘留黃金三十七天指的刑事拘留中最長時效為三十七,這個時候可以爭取取保候審或者是釋放,當然,三十七一到,公安機關會做出是否逮捕的決定,確認逮捕后,基本就是有罪了。
6、在刑事訴訟中,黃金37天這一概念常被提及。具體指的是從偵查機關作出刑事拘留決定到檢察機關作出批捕決定的這段時間。這37天被業內認為是刑事辯護的寶貴窗口期。通常,在這段時間內,檢察機關將對是否批準逮捕嫌疑人做出決定。
判刑前拘留的時間算在判刑時間里嗎
法律分析:拘留的時間計算在刑期內。犯罪嫌疑人被法院判刑后,判刑前先行羈押的,羈押的期限可以折抵刑期。有期徒刑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法律分析】在判刑之前,若是犯罪分子有先被羈押,即被刑事拘留或者逮捕的,那么拘留期間或者逮捕期間的時間,在判刑之后也是會計算在刑期內。所以,判刑了前面的拘留時間也是算在刑期內的,其中被判管制的,拘留1日可以折抵刑期2日。要是被判拘役或者有期徒刑的話,則拘留1日可以折抵刑期1日。
法律分析:拘留期間在判刑之后會計算在刑期內。其中被判管制的,拘留1日可以折抵刑期2日。要是被判拘役或者有期徒刑的話,則拘留1日可以折抵刑期1日。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四十一條 管制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法律分析:算在服刑期之內??词厮P押時間折抵刑期,有期徒刑的情況下是會折抵刑期的。在判刑之前,若是犯罪分子有先被羈押,即被刑事拘留或者逮捕的,那么拘留期間或者逮捕期間的時間,在判刑之后也是會計算在刑期內。法院判決宣告的剝奪自由或剝奪政治權利的刑罰應予執行的期間。
法律分析:判刑之前的拘留時間算在刑期里面。犯罪分子被先行羈押的,一般可以折抵刑期。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四十一條 管制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我國刑事拘留有案底嗎會有什么影響?
1、法律分析拘留期間刑事訴訟中:刑事拘留屬于刑事訴訟拘留期間刑事訴訟中的強制措施拘留期間刑事訴訟中,而案底是指犯罪記錄,案底只能由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刑事拘留不會留案底,不會有影響,但是如果確實構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判決生效以后,會有案底。
2、不存在案底問題;如果僅僅被刑事拘留,沒有被法院判決有罪,不能認定嫌疑人有罪,沒有案底;如果被刑事拘留,后被法院判決為有罪,并承擔拘留期間刑事訴訟中了相應的刑事責任,有案底。即使有案底,對行為人以后的生產、生活、學習也影響不大。
3、【法律分析】:拘留分為刑事拘留和行政拘留兩種,行政拘留會保留案底,對本人的政審會有一定的影響 ,但不會影響子女。如果是犯罪導致的刑事拘留被追究刑事責任,將會留下前科,這會影響子女將來的部分崗位工作的政審,如不能參軍,不能就職相關 *** 工作等。
4、刑事拘留屬于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而案底是指犯罪記錄,案底只能由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刑事拘留不會留案底,不會有影響,但是如果確實構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判決生效以后,會有案底。
5、刑事拘留,沒有判處刑罰的,不算有犯罪記錄,沒有案底。
刑事訴訟中做完筆錄多久拘留?
法律分析拘留期間刑事訴訟中:筆錄后一般在24小時內就會通知拘留拘留期間刑事訴訟中了。除無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通知可能有礙偵查的情形以外,應當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法律依據拘留期間刑事訴訟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八十五條 公安機關拘留人的時候,必須出示拘留證。
筆錄后一般在24小時內就會通知拘留拘留期間刑事訴訟中了。公安機關拘留人的時候,必須出示拘留證。拘留后,應當立即將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羈押,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如果做拘留期間刑事訴訟中了筆錄以后沒有立刻進行拘留的話,說明自身是沒有任何的嫌疑的。進行刑事拘留必須要滿足有重大證據指向被拘留人或者是正在進行犯罪的相關人員的條件。
拘留期限1~15天;刑事拘留:是指違反刑事法律而被偵查機關采取的刑事強制措施的一種,期限一般為14天,最長不超過37天;司法拘留:是指法院對嚴重違反開庭秩序,沖撞法官、擾亂法庭庭審秩序的一種強制措施,期限為1~15天。
如果不需要拘留的嫌疑人,其在接受調查時的最長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12小時,除非案情特別重大或復雜,此時最長持續時間可延長至24小時。 若在筆錄完成后的12小時內個人未回家,可能被拘留。 在24小時內仍未回家,通常意味著個人已被拘留。
拘留的實質條件與筆錄完成后多久無關,但超過規定的時間未回家可能意味著被拘留。 如果做完筆錄后12小時內未回家,可能被拘留;24小時未回家,可能性更大。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拘留時必須出示拘留證,并在規定時間內通知被拘留人家屬。
刑事訴訟中的強制措施有哪些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刑事訴訟中的強制措施包括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捕還有拘留。在刑事訴訟中,采取強制措施的前提是犯罪嫌疑人有可能會妨礙刑事訴訟的進行的活動。
刑事強制措施包括五種:(一)拘傳。拘傳是指司法機關對未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強制其到指定地點接受訊問的強制措施。(二)取保候審。(三)監視居住。(四)拘留。(五)逮捕。
刑事訴訟法的強制措施內容有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捕。刑事訴訟中的強制措施是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為保證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依法對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進行限制或者剝奪的各種強制性方法。
法律分析:刑事強制措施包括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捕。法律依據:《刑事訴訟法》第六十六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根據案件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傳、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法律分析:刑事強制措施有五種,包括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捕。拘傳,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對于未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強制其到案接受訊問的一種強制方法。
刑事訴訟強制措施包括哪些刑事訴訟強制措施包括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捕。監視居住是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不得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對其行為加以監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
暫無相關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