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工作補償繳稅標準這個問題的一些問題點,包括勞動補償該如何繳稅?也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來為大家分析分析,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如果解決了您的問題,還望您關注下本站哦,謝謝~
本文目錄
離職補償金是什么?需要繳稅嗎?
你好:3倍以內部分不用交。
財稅【2018】164號第五條第一項: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3倍數額的部分,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公司裁員,一次性經濟補償20000要交稅嗎?
1、要看這筆收入在當地是不是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如果是的話,免征個人所得稅;
2、如果超出了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三倍,則超出的部分按《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計算個人所得稅3、法律依據:1)《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第一條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2)《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第二條考慮到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數額較大,而且被解聘的人員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固定收入,因此,對于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平均。具體平均辦法為: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計算
勞動補償該如何繳稅?
你好,
一、要交稅,但應該由企業代扣代繳。
二、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是行政法規稅法規定的義務。法院屬于司法執法。不是行政執法。法院判企業支付工資,企業執行司法程序按判決書支付工資。同時企業又必須執行稅務行政法規,支付工資時代扣個人所得稅。這是企業執行必須執行的兩個法。即執行司法法規和執行行政法規。不能司法執法代替行政執法。通俗的說就是法院判決支付工資,稅法規定支付工資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所以有法院和稅務局兩個部門。司法執法和行政執法。不支付工資法院可以判你支付工資。不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稅務局執行“扣繳義務人應扣未扣,應收未收稅款的,由扣繳義務人繳納應扣未扣,應收未收稅款以及相應的滯納金或罰款。”國家稅務總局提示:所以在一次支付數月工資時,要按工資實際所屬月份計征個人所得稅,需經主管機關審核。《個人所得稅法》第八條的規定:“個人所得稅,以所得人為納稅義務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暫行辦法》第十一條也指出:“扣繳義務人應扣未扣,應收未收稅款的,由扣繳義務人繳納應扣未扣,應收未收稅款以及相應的滯納金或罰款。”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