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給各位分享國家新能源退坡補償標準的一些知識,其中也會對現在新能源汽車一公里一毛,那些燃油車主為什么沒有換車的意愿進行解釋,文章篇幅可能偏長,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就馬上開始吧!
本文目錄
現在新能源汽車保值率為何如此之低
這個保值率低就對了,這玩意兒難道還和日系車一樣的保值率嗎?
電動車的保值率低是由于其電池的不穩定,以及壽命短,還有就是換電池的成本太高決定了它的低保值率。
新能源汽車
一臺電動車,它在前兩年使用期內還能基本保持良好的請充放電性能,續航衰減較小,到了3年以后,續航衰減明顯增大,讓人開起來總會擔心電量不足,總怕不到了目的地,再一個就是冬天得取暖吧,夏天得制冷,這樣又都增加耗電量,使續航里程縮短不少。
電動汽車
電車的唯一好處就是行駛費用低,一公里也就一毛左右,現在油價居高,所以電車用起來感覺便宜不少。
據說電動車的保險要比燃油車高些,我也沒買過電車,具體情況也不是太清楚。
現在二手車市場上3-4年的二手電車也逐步增多起來,也有好朋友專門經營二手電車。
電車
3-5年的二手電車就基本算老車了,也差不多到了電池更換的時候了,所以價格也比較低。
如果燃油車3-5年的車,如果里程小,無傷的話都算準新車了,燃油車,大眾系列的還有日系的車都很保值。
也不知道電車本來就有缺陷還是人們思想沒有轉變,總之電車的保值率很低。
現在新能源汽車一公里一毛,那些燃油車主為什么沒有換車的意愿
我前后開了6年的純電動汽車,作為第一批“吃螃蟹”的新能源車主,有話想吐槽,純電動汽車的優勢毋庸置疑,但“省油”不省錢,5大痛點才是硬傷,個個戳心,只有親身經歷過才明白。
如果使用家用充電樁,純電動汽車1公里電費還不到1毛錢,百公里花費不超10元,而燃油車,95號汽油已經邁入“10元時代”,百公里花費至少六七十元以上,燃油車出行成本與純電動汽車之間的差距非常明顯,看著“很香”,但細數純電動汽車的幾個痛點之后,車主就笑不出來了。
痛點一、“冬季+高速+暖空調”就是一面“照妖鏡”無論是新能源汽車還是燃油車,跑一趟高速他們的優缺點體現得淋漓盡致,這一點也不夸張,去年春節期間,去參加朋友婚禮,我的純電動車,充滿電官方NEDC顯示續航550公里左右。
平時在用車,實際續航大概打7-8折左右,也就是實際續航380-430公里左右,到朋友家全程400公里左右,都是高速,能不能堅持到心里沒底,還是計劃在中途充一次電。但這一趟高速實在太心酸。
我們中午12點出發,計劃到朋友家吃晚飯,天氣比較冷,大概零下三四度,上車就開了暖氣空調,高速路路況還不錯,全程平均車速100千米/小時左右,幾個人只顧聊天,錯過了計劃充電的服務區,跑了近280公里,看了一下續航只剩90千米,此時還剩100多公里路程,于是趕緊搜最近的服務區。
離得最近的服務區還有近50公里,按照這樣的續航表現,電量很可能不夠到服務區,為了省電,只能打開雙閃降低車速,龜速行駛在慢車道上,每隔秒鐘就要看一眼剩余續航,眼看續航越來越少,只能關閉空調。
零下幾度的天氣,關了空調,沒一會就冷得受不了,這時候朋友催著趕緊開空調,大不了叫拖車,可我知道,拖車費真的很貴,以前高速路趴窩,叫了拖車,不到20公里路程,拖車費用花了七八百元,確實肉疼,沒辦法,只能忍著挨凍,開一會空調又關閉,說實話,那一刻真的焦慮了。
好在運氣不錯,堅持到了服務區,可是遠遠就看到很多車排著長隊等充電,服務區有十多個充電樁,除了慢充樁,快充樁有兩個是壞的,兩個提示不兼容,有一個充一會電就自動斷電,能用的就沒幾個,但是排隊的車主有十多個。
等了近3個小時才排到我們,中途就接到朋友的電話,他們準備開席了,原本只需5個多小時的路程,這一趟花了8個多小時,到朋友家時天都黑了,只能重新弄吃的,其他朋友問起來我們只好說有事情耽擱了,都不好意思說是因為等充電。
冬季氣溫較低,這是純電動車的“天敵”,其動力電池的化學活性受低溫影響,充電、放電效能都大大降低,同樣,車速越快,電機所需功率越大,耗電越快,車速120千米/小時的電耗幾乎是車速60千米/小時的兩三倍。
暖空調也是同樣的道理,因此,想要試試一輛純電動汽車實際極限續航,只需冬季低溫環境下跑一趟高速。
痛點二、“省油”卻不省錢原本是覺得純電動汽車充電很省錢,但簡單來算一筆賬就會發現其實并不省錢。充電省錢這一點自然不用說。以我自己的情況為例,使用家用充電樁,夜間谷電只需4毛左右。
純電動汽車百公里平均耗電約14-20度左右,具體看車型,以百公里耗電17度為例,電費為6.8元,也就是說百公里只需6.8分錢,還不到1毛錢,當然每個城市電價不一樣,也有的車主不經常用家用充電樁。
如果使用外面公用充電樁,算上停車費、充電服務費、電費等,大概1度電約1.8元左右,也就是說百公里花費為30元左右,家用和公用平均算8角一度電,和燃油費用相比,仍然很便宜。
假設燃油車使用92號汽油,百公里油耗為8L,現在油價算9.3元/L,算下來百公里花費約74元,假設燃油車和純電動汽車都開8年,每年行駛1.5萬公里,總行駛為12萬公里。
燃油車油費約8.88萬元,而純電動汽車電費約1.7萬,相當于純電動汽車節省了7萬左右。但是純電動汽車的新車價位遠超同款燃油車,至少貴了5萬,幾年后賣二手車,純電動汽車又虧了5萬,每年保險費貴2000+。
至于幾年以后需不需要自費更換電池,這里暫時不計算,純電動汽車省下來的油錢為7萬,而多花的錢至少10萬以上,這就是車主都會說的問題,如果只考慮經濟因素,純電動汽車綜合用車成本很高,并不省錢。
痛點三、保值率太低,打4折都沒人要純電動汽車畢竟是近幾年剛興起的車型,即便是2014年的第一批車型,其生命周期也還沒有過8年質保期,整車質量也沒有經過市場的檢驗,三電技術也還處于不斷完善的階段,穩定性待定。
其次還有電池續航問題、電池壽命、質保服務等方面的顧慮,加之新能源汽車以科技、智能為主導,產品更新換代快,市面上目前也沒有完整的二手車評估標準,綜合導致很多車主“敬而遠之”。
五六千年前那一批車型,當時續航普遍在200公里范圍內,當時花十幾萬買的車現在當二手車賣,根本沒人要,最近幾年的車型,續航變長了,雖然前3年的保值率還不錯,但是五年后,打4折都沒人愿意接手。
而同價位的燃油車,5年后至少比純電動汽車多賣5萬以上。有人可能會說,買車不是為了看保值率,但能省錢的事,似乎很少有人會拒絕。
痛點四、安全無小事每當有報道新能源汽車自燃、剎車失靈等事件,都會備受關注,或許是“關心則亂”,但有的事并非空穴來風,安全問題從來都不是小問題。
動力電池畢竟化學性較強,比如電路短路、進水、高溫、擠壓、其他外因等都可能導致電池出現問題,其危險性確實不容忽視。
另外,有些車主對自動輔助駕駛不夠熟練,或者有的司機過分依賴輔助駕駛,也容易引發危險,當前階段,無論是技術還是基礎環境都有待不斷完善。
痛點五、心酸的事并不少比如說,電池質保問題,動力電池隨著使用時間變長,其壽命會逐步下降,如果到了影響出行的時候,必須要更換電池,這時候問題就來了。
雖然很多車企都說三電終身質保,但其中有太多條件,比如說只針對首任車主,也就是說假如車輛賣給別人,那新車主就無法享受這項服務了;必須按保養手冊在4S店保養,如果在外面維修店維修過,哪怕是換了一個螺絲都有可能丟掉電池質保。
同樣,車輛不能有維修(維修不能影響電池,尤其像涉及底盤方面),也就是說,很可能底盤被輕微磕碰后都可能因此失去質保,試想一下,一輛正常車,怎么可能做到如此完美。
其次,充電難、充電慢,首先安裝充電樁的條件多,很多小區要求必須是產權車位才能安裝,也就是說,如果不是自己買了車位,只是租的車位,那基本沒法安裝家用充電樁。
目前充電樁主要還集中在大城市,人流、車流較多的地段,但是這些地段本身等待充電的車主就很多,排隊充電是常態,跑遠一點充電又太麻煩,來回時間、停車等待時間成本高。
受到“缺芯”、產能不足等因素的影響,車價不斷上漲,更苦惱的是很多車型一車難求,有的車主預訂了半年多都還沒有現車,有錢還買不到車?你說苦惱不。
雖然純電動汽車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我們也要看到,純電動汽車自身的優勢非常明顯,這也是新能源汽車短短幾年發展迅速的原因之一。
從動力性能方面來說,電機驅動,瞬間可以發出較大扭矩,20多萬的純電動汽車,其動力性能可以和四五十萬的燃油車相媲美,比如比亞迪漢EV的四驅車型最大功率為517馬力,最大扭矩為700N·m,3.9秒可破百,這樣的動力性能,即便是50多萬的BBA車型也做不到。
再來說說舒適性,電機驅動,沒有燃油發動機的抖動、噪音,車身設計有利于降低風阻,風噪變小,坐在車里顯得非常安靜,這一點是燃油車先天劣勢。
另外像“綠牌”優勢,很多城市限牌限號,買車容易上牌難,有的車主排隊搖號幾年都沒中,這一切一輛純電動汽車輕松解決。輔助駕駛深受很多車主喜愛,外觀炫酷,科技感、智能感十足,這些都是燃油車完全比不了的優勢。
寫在最后
純電動汽車優勢很明顯,甚至還有人“嘲笑”買燃油車的人,但缺點也不可忽視,至少3年以內還需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比如說,家里已經有了一輛燃油車,還想要買一輛,那可以毫不猶豫選純電動車型,如果日常就是上下班代步,活動半徑在300公里范圍內,很少涉及長途,那選純電動汽車也不錯。
但是,如果主要目的是為了省錢,那就不建議買價位較高的新能源車型,價位越高,虧得越多,想代步,又想要省錢,那就選擇三五萬左右的純電動汽車,比如像五菱宏光miniev。
如果看中新能源汽車的動力性能、舒適性、科技感、綠牌等優勢,預算足夠,不會過多考慮價位,那就選插電混動,其次再考慮純電動車型,插電混動既解決了續航焦慮又能享受純電動汽車的優勢,可以說是當前較為理想的車型。
總之,新能源汽車是必然趨勢,燃油車停產只是時間問題,但當前階段還需從實際情況出發,不要盲目跟隨,以免買了又后悔。
新能源汽車2020年發展趨勢如何
有消息稱中國2030年起開始禁售燃油車,從那時起就是逐漸淘汰純燃油車的時候了。隨著世界各國對環境保護的重視,以后的混動車型和純電動車型將是必然。
中國各大車企也已經在電動車領域耕耘多年,加上 *** 的大力扶持,車企也是做的有聲有色。我們最熟悉的比亞迪,其生產的很多車型已經受到了國人的好評,甚至部分車型遠銷世界其他國家。
目前新能源汽車領域最主要的還是電池技術,買新能源汽車時續航里程也是我們最關注的重點之一。目前的電池技術差不多已經做到極限。續航里程大的車型無非是搭載更大的電池。
2020年3月份時比亞迪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其生產的刀片電池問世了,該電池不但具有三元鋰電池的高能量密度,還具有優秀的安全性。
而以后的技術發展方向可能是燃料電池的實際應用。目前還在試驗階段的氫燃料電池可能是重點研究的對象。氫燃燒后生成水,對環境完全沒有污染。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消息稱,張家港氫云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牽頭起草的《燃料電池電動汽車車載供氫系統振動試驗技術要求》草案編寫工作已經完成。這預示著無論是企業還是國家 *** ,都對氫燃料電池技術看好,這肯定是未來環境友好型電池的關鍵技術之一,也是目前研究的方向之一。
新能源汽車未來怎么樣
汽車的未來一定是新能源汽車。
汽油、柴油是能源的一個種類,新能源本質上也不過將汽車動力的來源轉換成新型能源?,F在使用的汽油車和柴油車,也不過是因為汽油和柴油最適合我們現階段的技術和生活狀態。
新能源的未來也不一定僅僅是純電動車,也有可能是燃料電池車,甚至核能車?;诂F階段的技術,使用電能是比較現實和合理的。不僅有產品在市面上銷售,各種儲備的技術也在不斷兌現中,而且人們也都慢慢開始接受這種新能源的形式,并且開始嘗試。這都是對于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利好現象。但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很多制約發展的技術瓶頸,比如說電池的能量密度,充電的速度,充電的便利性等。
其實,這些無需擔心,這些都是汽車能源轉換帶來的陣痛,當我們從馬車轉到汽油車的時候,加油站和公路的數量都不夠,但是隨著發展,都會解決。只是陣痛難免。2020年,是很多汽車主機廠投入電動車事業的轉折年。多年的技術耕耘要開花結果,其實這也是新能源未來可期的佐證。只有更多的廠家投入精力、資金、產品到這個市場內,人們才有更多的選擇,才會更相信這個市場的發展。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