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分享高標準農田受災補償的一些知識點,和受災補償怎么領取的問題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話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決您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本文目錄
農戶受災補貼政策
農村自然災害賠償沒有固定的標準,經過災情的報告、評估和核定程序后,在災民基本生活經費發生困難時 *** 會給予專項補助。
根據《關于規范特大自然災害救濟補助費分配管理的通知》規定:
中央救災資金是由中央財政預算安排的,用于遭受特大自然災害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下同)在安排災民基本生活經費發生困難時給予的專項補助,必須嚴格遵循專款專用、重點使用的原則。
中央救災資金的使用范圍:一是新災救濟資金,用于特大自然災害災民緊急搶救、轉移安置,解決災民無力克服的臨時吃、穿、住、醫等生活困難,以及因災倒塌房屋的恢復重建和損壞房屋的修繕補助;二是春荒、冬令災民生活救濟資金,用于補助春荒(3月至5月、一季作物區為3月-7月)和冬令(12月至下年2月底)期間的災民口糧以及衣被和治病救濟;三是采購和管理中央救災儲備物資資金,用于民政部、財政部采購和管理中央救災儲備物資。
當地方遭受特大自然災害,地方 *** 通過自身努力確實難以解決時,中央可予以適當補助。中央救災資金應由省人民 *** 向國務院申請,同時省級民政部門、財政部門向民政部、財政部提出書面申請。
新災救濟資金申請報告必須包括以下內容:緊急轉移安置災民數量、因災倒塌房屋數量、需衣被救濟人口數量、需治病救濟人口數量、損壞房屋數量,地方各級 *** 已投入和計劃安排的新災救濟資金數量。
春荒、冬令災民生活救濟資金申請報告必須包括以下內容:農作物受災情況、因災減產糧食數量、缺糧人口數量、缺糧數量、需口糧救濟人口數量、需救濟糧數量,需衣被救濟人口數量、需治病救濟人口數量,地方各級 *** 計劃安排的救濟資金數量。
緊急情況下,省級民政部門、財政部門可申請救災應急資金。申請報告的內容應包括災害發生背景、災區損失情況、緊急轉移安置災民數量以及申請救災應急資金的理由和數量。
冰雹災害國家賠償
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國家是不會賠償的,但可能會給予一定的補貼。國家賠償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因行使職權給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的人身權或財產權造成損害,依法應給予的賠償。國家賠償由侵權的國家機關履行賠償義務。因此,對于因自然災害所造成的損失,國家是不負賠償責任的。
受災補償怎么領取
災后補償資金的發放,先由鄉鎮指定各村委會,將各村委會的災后重建項目,以戶為單位進行核實,確定了災后重建戶花名后,上報鄉鎮,再由鄉鎮上報當地民政部門,由民政部門將災后重建補助資金按照戶花名,撥付到鄉鎮,由鄉鎮將災后重建補助資金直接發放到受災戶的一卡通上。
水災補償標準
1、如果你所處的地區為蓄滯洪區(包括行洪區、分洪區、蓄洪區和滯洪區),
那么,蓄滯洪區運用后,蓄滯洪區所在地的縣級人民 *** 應當及時組織有關部門和鄉(鎮)人民 *** 核查區內居民損失情況,
按照規定的補償標準,提出補償方案,由國家給予相應補償。
2、各地區的災情不一樣,國家下撥的救災款也不一樣。而且每個人的受災程度也不一樣。要視情況而定。沒有統一的標準。
泄洪區補償什么時候到位
補償資金將于12月15日前及時發放到戶。
河南蓄滯洪區補償資金12月15日前發放到戶9月6日,記者從省水利廳獲悉,省水利廳、省財政廳、省應急管理廳聯合印發《2021年河南省蓄滯洪區運用補償工作方案》,加快推進災后重建,補償資金將于12月15日前及時發放到戶。
我省堅持人民至上,把保障蓄滯洪區居民的基本生活、盡快恢復農業生產作為蓄滯洪區運用補償工作(以下簡稱補償工作)的首要原則,主動接受群眾和社會監督,確保補償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及時、便民。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