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交通事故城鎮標準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 1、法院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什么樣的?
- 2、交通事故賠償律師費用收取標準
- 3、農村戶口買了社保的,如果是出了車禍,能賠償嗎
- 4、交強險理賠分農村和城鎮嗎
- 5、交通事故死亡賠償標準如何界定?究竟該按農村戶口還是城鎮戶口標準賠償呢?
法院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什么樣的?
城鎮標準 城鎮居民標準,是指受害人是城鎮居民的, 殘疾賠償金 和 死亡賠償金 計算標準按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計算;被 扶養 人生活費按照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計算。 1.城鎮居民人均收入 城鎮居民人均收入是計算受害的城鎮居民的殘疾賠償金和死亡賠償金的標準。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一個年度核算指標。它反映的是全國或一個地區城鎮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 法院 交通事故 賠償按照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是通過居民家庭日常獲得的總收入計算得來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就是指在家庭總收入中,除去一切必要花費之外,居民可隨意支配的部分。家庭總收入包括家庭成員所從事主要職業的 工資 以及從事第二職業、其他 *** 和偶爾勞動得到的勞動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性收入、轉移性收入。經營凈收入是指家庭成員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獲得的凈收入。財產性收入是指利息紅利、房租收入等。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在居民家庭總收入中扣除居民不可自由支配的部分,即 個人所得稅 、 公積金 、養老基金、醫療基金、失業基金等,由于這些屬于居民家庭成員必須繳納的剛性支出,因此這部分名義收入必須予以扣除,余下的即為居民可以用來自由支配的收入。用公式表示: 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鎮居民家庭總收入-交納所得稅-個人交納的社會保障支出。家庭總收入包括工薪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性收入、轉移性收入(如 養老金 、離 退休金 、社會救濟收入等)。 2.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 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是計算城鎮居民被扶養人生活費的標準。 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是指城鎮居民用于日常生活的全部支出,包括購買商品支出和文化生活、服務等非商品性支出。不包括罰沒、丟失款和繳納的各種稅款(如個人所得稅、牌照稅、 房產稅 等),也不包括個體勞動者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 3.城鎮居民 城鎮居民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城鎮居民,泛指在城鎮居住、生活的人。既包括具有城鎮戶口的居民,也包括沒有城鎮戶口但是其已經在城鎮居住、工作、生活達到一定期限,而且其經濟收入、生活來源于城鎮的人員。因此,是否屬于“城鎮居民”并不以或并不僅僅以戶口為標志。[3] 狹義的“城鎮居民”,是指城鎮常住人口,即在城鎮居住,在城鎮有固定的職業和穩定的收入及生活來源并且具有戶口或戶籍的人員。狹義的“城鎮居民”具有城鎮戶口。城鎮戶口包括“自理口糧戶口”、“藍印戶口”、“地方城鎮居民戶口”等非農業戶口的人員。因此,“城鎮居民”所包含的主體比“非農業人口”要廣的多。 農村標準 農村居民標準,是指受害人是農村居民的,殘疾賠償金和死亡賠償金計算標準按照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計算;被扶養人生活費按照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計算。 1.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 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是計算受害的農村居民的殘疾賠償金和死亡賠償金的標準。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是一個年度核算指標,它反映的是全國或一個地區農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 農村居民純收入是農村住戶當年從各個來源得到的總收入相應地扣除有關費用性支出后的收入總和。具體是農村居民家庭總收入扣除當年的家庭經營費用支出、交納的各種稅費、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及農村內部親友間贈送支出后的收入總和。農村居民家庭總收入包括工資性收入、家庭經營收入、財產性收入、轉移性收入。 2.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 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是計算農村居民被扶養費的標準。 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是指農村常住居民家庭用于日常生活的全部開支,是反映和研究農民家庭實際生活消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 3.農村居民 農村居民,是指具有農業戶口且在農村居住、生活并以農業生產為自己生活來源的人員,即農村常住人口。農村居民僅是“農業戶口”人員中的一部分人員。
[img]交通事故賠償律師費用收取標準
交通事故律師費用收取標準:
1、聘請律師參與交通事故調解收費
收費標準為1500~2000元,律師參與交通事故調解次數一般以2次為限。2、聘請律師參與交通事故民事賠償訴訟律師代理原告方:收費標準為訴訟標的(指要求被告賠償的金額)5%~8%,一般最低不少于3000元。律師代理被告方:收費標準為訴訟標的(指原告要求賠償的金額)3%~5%,一般最低不少于2000元。交通事故律師費用收取標準一般均是采取先辦案后收費,可以墊支訴訟費和鑒定費,按賠償款的比例收費。收費比例一般是10%-15%,賠償金額較大的案件收費比例是6%-10%。財產案件根據訴訟請求的金額或者價額,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計交納:
1、不超過1萬元的,每件交納50元;
2、超過1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2.5%交納;
3、超過10萬元至20萬元的部分,按照2%交納;
4、超過20萬元至50萬元的部分,按照1.5%交納;
5、超過50萬元至10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
6、超過100萬元至200萬元的部分,按照0.9%交納;
7、超過200萬元至500萬元的部分,按照0.8%交納;
8、超過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7%交納;
9、超過1000萬元至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6%交納;
10、超過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交通事故律師費用收取標準是什么1、先行交費
標的在20萬元以下的案子按照4000-12000元、件計算;超出20萬元以上的案子,參照律師收費指導標準規定的上浮比例計算。二審案件按照上述收費減半收取,執行階段按二審收費標準收取。2、風險代理
實行風險代理的客戶,一律先行預付1000-5000元律師費,待一審、二審判決確定,辦理執行后,按照實際取得金額的15%—20%支付,已收取的費用應予以扣除。3、交通事故調解
按標的額的8%左右計算,成都市內一般不低于5000元。市外不低于8000元,若調解不成,需要訴訟(仲裁)時,已收取的該費用可抵扣應收律師費用。4、計算賠償清單:500元/件5、制作法律文書:600元/件6、代理傷殘等級鑒定:600元/件7、辦理財產保全:600元/件8、代理車輛損失評定:500元/件9、調查肇事車的保險情況:500元/件10、搜集保險理賠材料:600元/件11、調查肇事者基本身份情況及財產線索:600-2000元/件各地收費標準有所差異,具體以當地為準。由于各地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因此交通事故律師在收取律師費的標準上也不統一。同時需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案件都需要請律師的,但是請律師的話肯定是有一定好處的。
拓展資料:車禍死亡人身賠償可以參考以下方式。
最高人民法院
《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十九條“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死亡賠償金計算方法
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根據客觀計算方法,以定型化賠償模式來確定死亡賠償金的賠償標準和賠償年限,具體為:就是一次性賠償20年,死亡賠償是固定的,受害人是60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75周歲以上的,按5年計算。死亡賠償金賠償的對象是余命,但又不完全是余命,如果年齡太小,賠償20年就完了,年齡大一點的就是年齡每增加一歲就減少一年。死亡賠償金采納了系“繼承喪失說”,并非精神撫慰金,其計算公式為:
(1)、城鎮居民為: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60周歲以上的為(實際年齡-60);75周歲以上為5年]
(2)、農村居民為: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20年:60周歲以下為20年(含);60周歲以上:n=(實際年齡-60);75周歲以上為5年]
(3)、60周歲以下人員的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0年。
(4)、60周歲—75周歲人員的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0-(實際年齡-60)]。
(5)、75周歲以上人員的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年。
3,死亡賠償金計算方式:
城鎮標準:32598.7元/年×20年=651974元
農村標準:11669.31元/年×20年=233386.2元
2、喪葬費:59345÷2=29672.5元
3、交通費:2000-5000元
4、住宿費:2000-5000元
5、家屬誤工費:家屬工資÷30×3人×15天
6、被撫養人生活費:
[父母撫養費]
城鎮標準:24105.60×[20-(實際年齡-60周歲)]÷兄弟姐妹數
農村標準:8343.50×[20-(實際年齡-60周歲)]÷兄弟姐妹數
[小孩撫養費]
城鎮標準:24105.60×(18-實際年齡)÷2
農村標準:8343.50×(18-實際年齡)÷2
7、精神撫慰金:20000-100000元(根據事故責任認定)
交強險理賠規則:現國家法律規定,機會車必須購買交強險,交強險的理賠規則是不分交通事故責任,不管誰的責任,保險公司交強險限額內先予賠付,超過交強險限額的部分按責任分擔,1-7項屬死亡傷殘賠償限額,限額是11萬。
(法律依據:)
《訴訟交納辦法》第二條當事人進行民事訴訟、行政訴訟,應當依照本辦法交納訴訟費用。根據《律師服務收費管理辦法》第三條,律師服務收費遵循公開公平、自愿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律師事務所應當便民利民,加強內部管理,降低服務成本,為委托人提供方便優質的法律服務。
農村戶口買了社保的,如果是出了車禍,能賠償嗎
交通事故賠償標準分為農村和城鎮。按照城鎮標準計算所得的賠償款遠遠高于按照農村標準計算所得的賠償款。交通事故農村戶口受害人符合一定條件的,也可以按照城鎮居民標準獲得賠償。條件之一就是受害人的主要收入是來自于城鎮(農村戶口或者未經過戶籍登記的未成年人除外)。
農村戶口受害人提供下列證據,并且發生交通事故時已經在城鎮居住1年以上,就可以按照城鎮居民標準計算交通事故損害賠償:
1、交通事故農村受害人在發生交通事故時,已經在城鎮連續繳納1年以上社保;
2、交通事故農村戶口受害人在發生交通事故時已與城鎮用人單位建立了勞動關系,受害人需提供勞動合同、工資領取證明文件等;
3、交通事故農村戶口受害人在城鎮從事合法經營活動,需提供合法經營的登記文件以及相應的納稅證明文件;交通事故城鎮居民標準賠償
4、受害人在城鎮依法取得孳息,例如房租、銀行存款利息、基金分紅利息等,需提供該孳息能維持本人基本生活的證明文件;
5、交通事故農村戶口受害人有數額穩定的存款交易記錄;
6、其他可以證明交通事故農村戶口受害人主要收入來源在城鎮的證據。
深圳交通事故農村戶口受害人如果在城鎮居住1
年以上,并且能提供上述可以證明自己主要收入在城鎮的證據,受害人就可以按照城鎮居民標準獲得賠償,以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為代表,可以獲得更高額的損害賠償。
擴展閱讀:【保險】怎么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交強險理賠分農村和城鎮嗎
如何實現交通事故賠償之農村戶口按城鎮居民標準賠償
一、農村居民與城鎮居民交通事故賠償差別由來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12月4日頒布了《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該《解釋》第25條、第28條、第29條、第30條的規定傷殘死亡賠償金、被扶養人生活費區別農村居民和城鎮居民兩個標準,對于交通事故造成傷殘、死亡的賠償金按照戶口性質(即城鎮戶口和非城鎮戶口)來區別賠償標準,以往的司法實踐也簡單地按照戶口性質來判決賠償標準。
二、實現農村戶口按城鎮居民標準賠償依據
司法解釋的出臺,造成同命不同價的社會問題,特別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大量新生代農民工進入城市,在城市生活,收入來源于城鎮,但是他們無法取得城鎮戶口。在這些長期在城市生活居住的新生代農民工,在發生交通事故后,往往因為戶口問題,造成其賠償標準與城鎮居民相差甚遠。依湖北省2012年交通事故賠償標準為例,交通事故十級傷殘,傷殘賠償金農村居民和城鎮居民分別為13769元和36748元,相差22979元,如果發生交通事故死亡,傷殘賠償金農村居民和城鎮居民分別為137690元和367480元,相差229790元。這種直接根據受害人戶口性質確定賠償標準“一刀切”的做法,不考慮受害人之間的實際差異,不利于體現法律應有的價值和公正,也是背離立法本意的。
鑒于這種“一刀切”的做法造成的不公平,各地法院在審理這類案件時已經作出適當調整,對已經在城鎮居住、工作、生活且達到一定期限的農村居民,將其視為城鎮居民,其人身損害賠償按照城鎮居民的標準賠償,這一點,也已成為全國多數地方法院的共識。為進一步明確適用標準,最高人民法院針對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的一個請示,于2005年下發了《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關于經常居住地在城鎮的農村居民因交通事故傷亡如何計算賠償費用的復函》明確答復: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和被扶養人生活費的計算,應當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結合受害人住所地、經常居住地等因素,確定適用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費性支出)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的標準。”
三、如何實現農村戶口按城鎮居民標準賠償?
根據司法實踐和最高院批復規定,一般而言,受害者在城鎮居住一年以上,并在城鎮務工、生活、消費,就可按城鎮標準計賠償。因此農村戶口的受害者要按城鎮標準計賠主要基于兩個要素,一是收入是否來源于城鎮,二是是否在城鎮生活居住達一年以上。
但是,一般交通事故案件,由于肇事方都投保了交強險和商業險,實際是由保險公司來賠償,肇事者或者不賠償,或者賠償很少一部分費用,保險公司一般情況下只按照戶口本中的戶口性質確定賠償標準,對于符合上述條件的受害者通常拒絕按城鎮標準賠償。既然保險公司不認可按城鎮標準計賠,如果受害方堅持要按城鎮標準賠償,只有通過訴訟才能解決。但是,部分受害人覺得麻煩,導致自己利益受到損失。
如果受害者要想實現農村戶口按城鎮居民標準賠償,只有通過訴訟解決,并且提供足以證明在城鎮生活居住、收入來源于城鎮的證據材料。在筆者代理的多起交通事故案件中,如果涉及到是農村戶口受害者,筆者都要對其進一步詢問,是否在城鎮生活,收入來源是否來源于城鎮,如果符合這些條件,我們就提示當事人提供足以證明在城鎮生活居住,收入來源于城鎮的證據材料,這些證據材料包括居住證、租房合同、租金收據、勞動合同、工資表等等,按照城鎮標準主張賠償。一般情況下,提供了以上證據材料,法院基本都能夠支持按照城鎮標準賠償。
擴展閱讀:【保險】怎么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交通事故死亡賠償標準如何界定?究竟該按農村戶口還是城鎮戶口標準賠償呢?
認定標準是:以“居民”為認定標準。而并非簡單的以戶口本上標注的戶口性質來簡單的區分農村標準和城鎮標準。
因交通事故受到傷害的當事人,屬以下情形之一,可以按城鎮標準賠償。
1、在城鎮居住一年以上,并在城鎮務工、生活;
2、在城鎮居住一年以上,不以農業收入為生活來源;
3、在城鎮居住一年以上,年齡女在55周歲以上,男60周歲以上及未成年人;
4、在城鎮經商一年以上;
5、戶籍所在地基層組織系村民委員會,但本戶已被征地;
6、戶籍屬于成都五區農村戶口,未被征地;
7、外來務工的建筑工人,在一個或多個建筑工地連續務工超過一年;
8、雖然居住在農村,但就職于某單位超過一年,以非農業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
交通事故城鎮標準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交通事故城鎮標準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