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謝邀請,今天來為大家分享一下評估后補償標準的問題,以及和果樹評估等級及賠償標準?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還不太明白的話,也沒有關系,因為接下來將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解決大家的問題,下面就開始吧!
本文目錄
工傷事故賠償標準明細表2021?
2021年全國工傷賠償標準:
一、醫療費
1、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等部門規定。
2、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輔助器具配置機構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簽訂服務協議,并公布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輔助器具配置機構的名單。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分別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民政部門等部門制定。
3、經辦機構按照協議和國家有關目錄、標準對工傷職工醫療費用、康復費用、輔助器具費用的使用情況進行核查,并按時足額結算費用。
4、受害人獲得工傷事故醫療費賠償有前提條件,即除緊急情況外,職工治療工傷應當在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且其各項費用需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在滿足上述條件后,受害人可獲得醫療費賠償。
二、康復費
賠償時,如當事人身體尚未康復,確需繼續治療的,根據醫療證明或者鑒定結論確定必然發生的費用,可以與已經發生的醫療費一并予以賠償
對損傷經治療后體征固定而遺留后遺功能障礙確需再次治療的,或傷情未恢復的器官功能恢復訓練所必要的康復費、適當的整容費以及其他后續治療費,賠償權利人可以待實際發生后另行起訴。受害人在康復型醫院治療的,其醫療費用的賠償問題應區別不同情況予以處理:
1、受害人治療傷疾,一般應在普通型醫院治療。非治療傷疾所必須而選擇康復型醫院就診的,其醫療費用的賠償應按普通醫院治療同種傷疾的收費標準計算。
2、在普通型醫院就診治療后,經治療醫院批準轉至康復型醫院繼續治療,并確系治療傷疾所必須的,其醫療費應根據國家制定的康復醫院收費標準計算。經治療傷情平穩,但仍需繼續進行康復、對癥等治療的,經縣級或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可以在縣級以下的醫療機構或者門診治療。
三、伙食補助費
1、受害人確有必要到外地治療,由于客觀原因不能住院,對受害人本人及其陪護人員實際發生的住宿費和伙食費的合理部分應予賠償。
2、原則上伙食補助費的賠償期間是住院期間,即根據受害人住院期間這段時間計算伙食補助費,有多少天,再乘以當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每天的標準,就可以得出具體的伙食補助費。
四、交通食宿費
1、關于醫生出診的交通費。
由醫生到受害人處出診的,如果出診的交通費已經納入醫療費中,那么,受害人從醫療費中得到賠償,無需再納入交通費中。如果并未計入出診費中,而是由受害人另行支付,則該支出應按交通費予以賠償。
2、關于受害人或其陪護人員使用私家車的費用。在前往治療或轉院中使用私家車作為交通工具的,應賠償其正常的實際支付的費用,如相應的、合理的燃料費、停車費、過路費等。
3、關于交通費的計算標準。
在實踐中,一般認為,交通費應當參照侵權行為地的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的車旅費標準支付交通費。但是,也要根據受害人的實際情況和救治的實際需要,靈活予以掌握。
1、乘坐的交通工具以普通公共汽車為主,在特殊情況下,可以乘坐救護車、出租車等,但應當由受害人說明使用的合理性。
2、乘坐火車的,應以普通硬座火車為主,特殊情形下,需要乘坐軟座、臥鋪的,也應當容許,但應當由受害人說明其合理性。
3、在緊急情況下,還應當允許乘坐飛機,也要由受害人說明其正當理由。
五、護理費
工傷職工已經評定傷殘等級并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
生活護理費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支付,其標準分別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或者30%。
六、停工留薪期工資
1、發生工傷前在本單位工作已滿12個月的,按工傷前12個月應發工資的月平均工資(含基本工資、獎金和津補貼以及加班工資)計算其原工資標準;
2、發生工傷前在本單位工作未滿12個月的,按工傷前實際工作月數應發工資的月平均工資計算其原工資標準。
3、發生工傷前工作未滿1個月的,按合同約定的月工資計算其原工資標準;尚未約定或無法確定原工資額度的,按不低于本市職工上年度社會月平均工資的60%計算其原工資標準。
七、傷殘輔助器具費
工傷職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所需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八、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1、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補足差額;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補足差額。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2、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九、傷殘津貼
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果樹評估等級及賠償標準?
果樹賠償標準一般都是按照當年的苗木價,多年的按直徑,高度,寬度。不過每個地方的青苗補償標準都是不一樣的。一般每年大概300左右。
果樹賠償標準(供參考,具體每年都不一樣)龍眼、荔枝、橄欖補償標準為一年生每棵15元、二年生每棵30元、三至四年生每棵70元;4—8cm每棵120—180元,9—13cm每棵300—350元,14—18cm每棵600元,19cm以上800—1500元。桃樹的補償標準為一年生每棵15元、二年生每棵25元、三至四年生每棵60元;盛產期每棵150元。
果樹被火燒死了,如何評估賠償,評估標準是什么?
幾年的樹?燒了有幾畝?評估可以找有資質的專家來評估,根據樹的年齡,和產量。然后按照市場價蘋果價錢,樹苗價錢,以及培養一棵樹時間里所有費用,加上,比如是5年的樹,的按照5年所有損失,在加上3到4年產量的損失,這個產量是以市場價為主。
2021年煤礦塌陷區房屋賠償標準?
一、煤礦塌陷區搬遷補償標準
針對礦山塌陷區的搬遷問題,國家并沒有出臺統一的補償標準,一般是由各省、市根據自己的經濟發展水平規定相應的補償額。我們以安徽省淮北市為例,根據《淮北市采礦塌陷村莊搬遷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第十二條至十九條規定,村莊搬遷安置補償的項目主要包括:
1、搬遷補償費,包括村民的房屋、壓井、墻頭、樹木等附屬設施,其中搬遷安置戶人均補償面積為25平方米,單位面積補償標準為每平方米600元,計算公式為:搬遷安置人口數×人均安置面積×單位面積補償標準;
2、公益設施費,在搬遷補償費的基礎上還需要補償公益設施費給集體,標準是搬遷安置補償家庭部分的17%,用于新村址內的道路、供電、供水、排水和衛生等配套設施建設。
3、青苗補償費,如果礦山塌陷導致周圍的耕地沉陷,則針對沉陷的耕地上面的農作物要按照每畝900元進行補償,其中果園的補償高于此標準。
4、集體組織公共用房和企事業單位等拆遷,按照原有建設面積、結構和原有設備的拆遷、安裝費,參照現行造價的80%補償,新搶建的,一律不給補償。
5、拆除費,原有村莊房屋在新村建設完畢后3個月內拆除,房屋拆除后由采礦企業按照搬遷戶每人200元支付拆除費。需搬遷村莊戶數及人口認定截止日期為搬遷公告之日,按照當地公安部門登記在籍常住農業人口數確定。
6、原老莊盤土地:原老莊盤土地大于新村址面積的,多余的面積,由煤礦企業按照國家現行征收價格補償給農民。
7、土地復墾費,如果礦山塌陷導致土地深陷不超過1.5米且非常用積水的土地,則礦山企業還需要支付土地復墾費,交由土地所有者組織復墾。
由以上可知,如果是淮北市村民因礦山坍塌而需要搬遷的,村民可以要求以上的補償款,如果 *** 或者礦山企業少支付了,村民有權復議或訴訟要求相關部門進行補償。如果是其他地區,當事人應該先去當地市 *** 的官方網站上,找關于采礦塌陷區的補償標準的文件,根據相關文件的規定,對比自己家的情況來分析,最好可以在專業律師的協助下進行 *** 。
二、搬遷補償款什么時候發
1、如果選擇的以貨 *** 置形式賠償的,在簽完貨 *** 置協議后,房屋動遷以前就會發放補償款;
2、如果選擇的以房屋置換(賠償安置房)形式賠償的,在簽完房屋安置協議后,房屋動遷以前會一次性補償1-2年的過渡費用,如果1-2年到期后安置房仍未交付的,會按協議再次補償過渡費用。
三、拆遷補償的方式
1、貨幣補償
貨幣補償是通過不同的法定依據由專業的評估機構對被拆遷房屋進行專業的估價,生成有據可循的多遠組成的補償金額。
2、產權置換
產權置換也被稱作產權調換,根據評估方法不同,有兩種置換方式。價值標準產權置換指的是依照法定程序,通過對被拆遷人房屋的產權價值進行評估,之后再以新建房屋的產權予以價值的等價置換。面積標準產權置換指的是以房屋建筑面積為基礎,在應安置面積內不結算差價的異地產權房屋調換。
3、兩者相結合的補償方式
顧名思義,這種補償方式就是指既給貨幣補償又給產權置換。
2021遷墳征地賠償標準?
2021年國家規定遷墳補償標準
關于遷墳地的補償,我國目前法律還沒有具體相關的規定。一般都是按各地的自己的標準實施的,也可以協商的。可以參考一下其它地方的:
一、山東濟南、濟寧、德州遷墳補償標準:
2008年9月26日,山東省物價局、山東省財政廳、山東省國土資源廳關于濟南等三市調整征地地面附著物和青苗補償標準的批復顯示濟南、濟寧、德州三市遷墳(棺木、拾骨、骨灰盒)650元/座,少數民族按其殯葬習慣和特點補償標準為650-2000元/座。
二、河南鄭州遷墳補償標準:
2009年《鄭州市人民 *** 關于調整國家建設征收集體土地青苗費和地上附著物補償標準的通知》規定:遷墳,一棺一墓,2000元/座,每增加一棺增加500元。
三、湖南岳陽遷墳補償標準:
根據《岳陽市集體土地征收與房屋拆遷補償安置辦法》,征收土地需要遷移墳墓的,按《墳墓遷移補償標準》規定予以補償。征收土地需要遷移墳墓的,按《墳墓遷移補償標準》規定予以補償:混凝土墳2000元;磚、石墳1500元;土墳1000元;尸骨罐400元。
備注:
1、遷墳前,征拆工作具體實施單位必須發布遷墳公告。在公告規定期限內,由墓主親屬將墳墓遷葬到指定地點,并按規定標準補助;逾期未遷者,由用地單位代為處理。
2、城市規劃區內征收土地所要遷移的墳墓,必須嚴格執行岳陽市殯葬改革制度,遷葬地由縣級以上民政部門會同規劃部門負責確定,其報批和組織實施等相關費用由征(用)地單位負責。
3、烈士、宗教和少數民族墳墓遷移應會同民政、民族宗教部門處理。
4、雙冢墳補償金額增加補償標準的60%。
5、墳墓有碑石和其他墓地設施的,增加補償標準的30%。
6、麻石、大理石等超上述標準的墳墓按評估價值補償。
綜上所述,國家各地區修路征地遷墳補償標準大致在400元—2000元之間,沿海地區遷墳補償標準相對會高些,但因資料缺乏,無法一一呈現。
2021年國家規定遷墳補償標準
2021年祖墳搬遷國家補償規定
因此國家對墳墓遷移賠償標準沒有一個具體數額的統一規定,征地中有墳墓要遷移的賠償,大多是參照土地補償來進行處理的。
1、土地補償費是指因國家征收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對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的補償。按照我國現行法律規定,征收土地補償包括青苗、地上物補償費、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2、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和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文件精神,土地補償費的主要部分要給被征地農民,為此,全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先后制定了本省、市、區土地補償費的分配比例。
以上就是2021年國家規定遷墳補償標準及2021年祖墳搬遷國家補償規定介紹,一般來說,每個地區的遷墳補償標準是不一樣的,這個主要是受到經濟水平的影響,目前各地區的遷墳補償標準大概在400-2000元之間。如果想要知道自己所在地區的遷墳補償價格是多少,可以到當地相關部門進行咨詢。
好了,關于評估后補償標準和果樹評估等級及賠償標準?的問題到這里結束啦,希望可以解決您的問題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