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不予行政處罰累計計算?
2. 為什么會出現不予行政處罰累計計算?
3. 不予行政處罰累計計算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4. 不予行政處罰累計計算的適用范圍有哪些?
5. 不予行政處罰累計計算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什么是不予行政處罰累計計算?
不予行政處罰累計計算是指在某一時間段內,因同一行為被多個行政機關認定為違法行為,但只對其中一個行為進行處罰,而對其他行為不予處罰的情形。
為什么會出現不予行政處罰累計計算?
出現不予行政處罰累計計算的情況,通常是由于行政機關在認定違法行為時,存在認定錯誤或者認定不準確的情況,導致多個行政機關對同一行為進行了認定。
不予行政處罰累計計算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二條規定“被處罰人因同一行為已受到行政處罰的,不再受到行政處罰;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法律另有規定的;(二)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處罰決定的;(三)原處罰決定明顯違法的;(四)原處罰決定與另一個行政機關已作出的處罰決定相沖突的。”
不予行政處罰累計計算的適用范圍有哪些?
不予行政處罰累計計算適用于同一行為被多個行政機關認定為違法行為,但只對其中一個行為進行處罰,而對其他行為不予處罰的情形。
不予行政處罰累計計算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在實際操作中,行政機關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要認真審查案件材料,確保認定的違法行為準確無誤。
2.對于同一行為被多個行政機關認定為違法行為的情形,要及時協調,避免出現不予行政處罰累計計算的情況。
3.如果出現不予行政處罰累計計算的情況,要及時向被處罰人作出解釋,并告知其權利和義務。
4.在實際操作中,要嚴格按照法律規定,避免出現違法行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