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標準2016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 1、傷殘等級
- 2、輕傷二級標準
- 3、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標準
- 4、人身傷殘評定標準一到十級281項具體內容是什么?
- 5、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
傷殘等級
傷殘等級評定標準:傷殘等級需要由鑒定機構依據(jù)人體組織器官結構破壞、功能障礙及其對醫(yī)療、護理的依賴程度,適當考慮由于殘疾引起的社會交往和心理因素影響,綜合判定。
【法律依據(jù)】
《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4.2鑒定時機
應在原發(fā)性損傷及其與之確有關聯(lián)的并發(fā)癥治療終結或者臨床治療效果穩(wěn)定后進行鑒定。
4.4致殘等級劃分
本標準將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劃分為10個等級,從一級(人體致殘率100%)到十級(人體致殘率10%),每級致殘率相差10%。致殘程度等級劃分依據(jù)見附錄A。
4.5判斷依據(jù)
依據(jù)人體組織器官結構破壞、功能障礙及其對醫(yī)療、護理的依賴程度,適當考慮由于殘疾引起的社會交往和心理因素影響,綜合判定致殘程度等級。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yè)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輕傷二級標準
根據(jù)我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等部門2016年發(fā)布的《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的相關規(guī)定,輕傷二級包含如下:
(1)顱腦、脊髓及周圍神經(jīng)損傷:精神障礙或者重度智能減退,日常生活隨時需有人幫助; 三肢癱(肌力3級以下);偏癱(肌力2級以下);截癱(肌力2級以下);非肢體癱運動障礙(重度)。
(2)頭面部損傷:容貌毀損(重度);上頜骨或者下頜骨完全缺損;雙眼球缺失或者萎縮;雙眼盲目5級;雙側眼瞼嚴重畸形(或者眼瞼重度下垂,遮蓋全部瞳孔),伴雙眼盲目3級以上。
(3)頸部及胸部損傷:呼吸困難(極重度);心臟移植術后;肺移植術后。
(4)腹部損傷:肝衰竭晚期;腎衰竭;小腸大部分切除術后,消化吸收功能喪失,完全依賴腸外營養(yǎng)。
(5)脊柱、骨盆及四肢損傷:雙上肢肘關節(jié)以上缺失,或者一上肢肘關節(jié)以上缺失伴一下肢膝關節(jié)以上缺失;一肢缺失(上肢肘關節(jié)以上,下肢膝關節(jié)以上),其余任二肢體各有二大關節(jié)功能喪失均達75%;雙上肢各大關節(jié)均強直固定或者功能喪失均達90%。
(6)體表及其他損傷:皮膚瘢痕形成達體表面積90%;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
【法律依據(jù)】:《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第五節(jié)致殘程度分級的規(guī)定:
5.2 二級
5.2.1 顱腦、脊髓及周圍神經(jīng)損傷
1) 精神障礙或者重度智能減退,日常生活隨時需有人幫助;
2) 三肢癱(肌力3級以下);
3) 偏癱(肌力2級以下);
4) 截癱(肌力2級以下);
5) 非肢體癱運動障礙(重度)。
5.2.2 頭面部損傷
1) 容貌毀損(重度);
2) 上頜骨或者下頜骨完全缺損;
3) 雙眼球缺失或者萎縮;
4) 雙眼盲目5級;
5) 雙側眼瞼嚴重畸形(或者眼瞼重度下垂,遮蓋全部瞳孔),伴雙眼盲目3級以上。
5.2.3 頸部及胸部損傷
1) 呼吸困難(極重度);
2) 心臟移植術后;
3) 肺移植術后。
5.2.4 腹部損傷
1) 肝衰竭晚期;
2) 腎衰竭;
3) 小腸大部分切除術后,消化吸收功能喪失,完全依賴腸外營養(yǎng)。
5.2.5 脊柱、骨盆及四肢損傷
1) 雙上肢肘關節(jié)以上缺失,或者一上肢肘關節(jié)以上缺失伴一下肢膝關節(jié)以上缺失;
2) 一肢缺失(上肢肘關節(jié)以上,下肢膝關節(jié)以上),其余任二肢體各有二大關節(jié)功能喪失均達75%;
3) 雙上肢各大關節(jié)均強直固定或者功能喪失均達90%。
5.2.6 體表及其他損傷
1) 皮膚瘢痕形成達體表面積90%;
2) 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yè)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img]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標準
【法律分析】
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劃分為10個等級,從一級(人體致殘率100%)到十級(人體致殘率10%),每級致殘率相差10%。一級:1、顱腦、脊髓及周圍神經(jīng)損傷;2、頸部及胸部損傷;3、腹部損傷;4、脊柱、骨盆及四肢損傷。二級:1、顱腦、脊髓及周圍神經(jīng)損傷;2、頭面部損傷;3、頸部及胸部損傷;4、腹部損傷;5、脊柱、骨盆及四肢損傷;6、體表及其他損傷。三級:1、顱腦、脊髓及周圍神經(jīng)損傷;2、頭面部損傷;3、頸部及胸部損傷;4、腹部損傷;5、盆部及會 *** 損傷;6、脊柱、骨盆及四肢損傷等。
【法律依據(jù)】
《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 第四條 致殘等級劃分本標準將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劃分為10個等級,從一級(人體致殘率100%)到十級(人體致殘率10%),每級致殘率相差10%。致殘程度等級劃分依據(jù)見附錄A。
判斷依據(jù),依據(jù)人體組織器官結構破壞、功能障礙及其對醫(yī)療、護理的依賴程度,適當考慮由于殘疾引起的社會交往和心理因素影響,綜合判定致殘程度等級。
人身傷殘評定標準一到十級281項具體內容是什么?
十級傷殘鑒定標準主要包括如下一些情形,即凡傷殘達到如下情形之一的,均應認定為十級傷殘,享受十級傷殘賠償標準。1)符合中度毀容標準之一項者;
2)面部有瘢痕,植皮,異物色素沉著或脫失>2 cm2(注:2為平方);
3)全身瘢痕面積<5%,但≥1%;
4)外傷后受傷節(jié)段脊柱骨性關節(jié)炎伴腰痛,年齡在50歲以下者;
5)稚間盤突出癥未做手術者;
6)一手指除拇指外,任何一指遠側指間關節(jié)離斷或功能喪失;
7)指端植皮術后(增生性瘢痕1 cm2(注:2為平方)以上);
8)手背植皮面積>50 cm2(注:2為平方),并有明顯瘢痕;
9)手掌、足掌植皮面積>30%者;
10)除拇指外,余3~4指末節(jié)缺失;
11)除拇趾外,任何一趾末節(jié)缺失,
12)足背植皮面積>100 cm2(注:2為平方);
13)膝關節(jié)半月板損傷、膝關節(jié)交叉韌帶損傷未做手術者;
14)身體各部位骨折愈合后無功能障礙;
15)一手或兩手慢性放射性皮膚損傷II度及Ⅱ度以上者;
16)一眼矯正視力≤0,5,另一眼矯正視力≥0. 8 ;
17)雙眼矯正視力≤0. 8 ;
18)一側或雙側瞼外翻或瞼閉合不全行成形手術后矯正者;
19)上瞼下垂蓋及瞳孔1/3行成形手術后矯正者;
20)瞼球粘連影響眼球轉動行成形手術后矯正者;
21)職業(yè)性及外傷性白內障術后人工晶狀體眼,矯正視力正常者;
22)職業(yè)性及外傷性白內障,矯正視力正常者;
23)晶狀體部分脫位;
24)眶內異物未取出者;
25)眼球內異物未取出者;
26)外傷性瞳孔放大;
27)角鞏膜穿通傷治愈者;
28)雙耳聽力損失≥26 dB,或一耳≥56 dB;
29)雙側前庭功能喪失,閉眼不能并足站立;
30)鉻鼻病(無癥狀者);
31)嗅覺喪失;
32)牙齒除智齒以外,切牙脫落1個以上或其他牙脫落2個以上;
33)一側顳下頜關節(jié)強直,張口困難I度;
34)鼻竇或面頰部有異物未取出;
35)單側鼻腔或鼻孔閉鎖;
36)鼻中隔穿孔;
37)一側不完全性面癱;
38)血、氣胸行單純閉式引流術后,胸膜粘連增厚;
39)開胸探查術后;
40)肝外傷保守治療后;
41)胰損傷保守治療后;
42)脾損傷保守治療后;
43)腎損傷保守治療后;
44)膀胱外傷保守治療后;
45)卵巢修補術后;
46)輸卵管修補術后;
47)乳腺修補術后;
48)免疫功能輕度減退;
49)慢性輕度磷中毒;
50)工業(yè)性氟病I期;
51)煤礦井下工人滑囊炎;
52)減壓性骨壞死I期;
53)一度牙酸蝕病;
54)職業(yè)性皮膚病久治不愈。
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
一級殘疾:極重度器質性精神障礙,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四肢癱(三肢以上肌力2級以下;三肢癱(肌力1級;重度非肢體癱運動障礙;植物性生存狀態(tài);遷延性昏迷狀態(tài);呼吸困難Ⅳ級。二級殘疾:四肢癱(二肢以上肌力2級;三肢癱(肌力2級;截癱或偏癱(肌力1級;截癱(肌力2級)伴二便失禁。
法律分析;重傷
使人肢體殘廢、毀人容貌、喪失聽覺、喪失視覺、喪失其他器官功能或者其他對于人身健康有重大傷害的損傷,包括重傷一級和重傷二級。
輕傷
使人肢體或者容貌損害,聽覺、視覺或者其他器官功能部分障礙或者其他對于人身健康有中度傷害的損傷,包括輕傷一級和輕傷二級。
輕微傷
各種致傷因素所致的原發(fā)性損傷,造成組織器官結構輕微損害或者輕微功能障礙。
總則
鑒定原則
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堅持以致傷因素對人體直接造成的原發(fā)性損傷及由損傷引起的并發(fā)癥或者后遺癥為依據(jù),全面分析,綜合鑒定。
對于以原發(fā)性損傷及其并發(fā)癥作為鑒定依據(jù)的,鑒定時應以損傷當時傷情為主,損傷的后果為輔,綜合鑒定。
對于以容貌損害或者組織器官功能障礙作為鑒定依據(jù)的,鑒定時應以損傷的后果為主,損傷當時傷情為輔,綜合鑒定。
鑒定時機
以原發(fā)性損傷為主要鑒定依據(jù)的,傷后即可進行鑒定;以損傷所致的并發(fā)癥為主要鑒定依據(jù)的,在傷情穩(wěn)定后進行鑒定。
以容貌損害或者組織器官功能障礙為主要鑒定依據(jù)的,在損傷90日后進行鑒定;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根據(jù)原發(fā)性損傷及其并發(fā)癥出具鑒定意見,但須對有可能出現(xiàn)的后遺癥加以說明,必要時應進行復檢并予以補充鑒定。
疑難、復雜的損傷,在臨床治療終結或者傷情穩(wěn)定后進行鑒定。
傷病關系處理原則
損傷為主要作用的,既往傷/病為次要或者輕微作用的,應依據(jù)本標準相應條款進行鑒定。
損傷與既往傷/病共同作用的,即二者作用相當?shù)模瑧罁?jù)本標準相應條款適度降低損傷程度等級,即等級為重傷一級和重傷二級的,可視具體情況鑒定為輕傷一級或者輕傷二級,等級為輕傷一級和輕傷二級的,均鑒定為輕微傷。
既往傷/病為主要作用的,即損傷為次要或者輕微作用的,不宜進行損傷程度鑒定,只說明因果關系。
在確定了鑒定標準以后,受害者可以提供有關的賠償,對于賠償?shù)臉藴蔬€是需要參照法律的規(guī)定。如果你需要了解賠償范圍和標準的確定的,可以咨詢律圖網(wǎng)站專業(yè)律師,這是很有必要的。
法律依據(jù):
根據(jù)《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準》 5.1 顱腦、脊髓 5.1.1 重傷一級 a植物生存狀態(tài)。 b)四肢癱(三肢以上肌力3級以下)。 c)偏癱、截癱(肌力2級以下),伴大便、小便失禁。 d)非肢體癱的運動障礙(重度)。 e)重度智能減退或者器質性精神障礙,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5.1.2 重傷二級 a)頭皮缺損面積累計75.0cm2以上。 b)開放性顱骨骨折伴硬腦膜破裂。 c)顱骨凹陷性或者粉碎性骨折,出現(xiàn)腦受壓癥狀和體征,須手術治療。 d)顱底骨折,伴腦脊液漏持續(xù)4周以上。 e)顱底骨折,伴面神經(jīng)或者聽神經(jīng)損傷引起相應神經(jīng)功能障礙。
關于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標準2016和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