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最低生活保障月工資標準是多少錢,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標準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上海最低工資標準是多少?
2022年7月1日起上海調整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救助標準,具體如下:
一是調整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標準。
本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從每人每月1330元調整為每人每月1420元,增加90元。
二是調整提高民政定期定量補助對象救助標準。
1.重殘無業人員、司法老殘等3類對象,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1.3倍調整,從每人每月1730元調整為1850元,月增加120元。
2.散居歸僑、因公致殘知青等7類對象,在原救助標準基礎上,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增幅同步增長,每人每月增加額在150元—370元之間。
三是調整提高特困人員供養標準。
本市特困人員供養標準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1.3倍,從每人每月1730元調整為1850元,月增加120元。
四是調整提高低收入困難家庭申請專項救助收入認定標準。
本市低收入困難家庭申請專項救助經濟狀況認定標準中,收入標準調整為:居民家庭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2840元,其他標準仍按現行有關規定執行。
五是申請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就業人員收入豁免標準保持不變。
申請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就業人員收入豁免標準為每人每月870元,與去年標準保持不變,進一步鼓勵申請社會救助家庭中有勞動能力的人員積極就業。
六是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未滿16周歲未成年人救助標準。
對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提高救助標準,從每人每月1730元調整為1850元,月增加120元。
[img]青島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是多少
法律分析:山東省公布全省最低工資標準,自10月1日起執行。調整后,青島市七區、三市月最低工資標準分別為2100元、1900元,分別上調190元、17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1元、19元。根據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和職工工資水平增長等情況,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審核,確定調整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后的全省月最低工資標準為2100元、1900元、170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為21元、19元、17元。
青島市市南區、市北區、黃島區、嶗山區、李滄區、城陽區、即墨區月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10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為21元;膠州市、平度市、萊西市月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190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為19元。山東省上一次調整全省最低工資標準的時間為2018年4月29日,青島市七區、三市的月最低工資標準分別為1910元、173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分別為19.1元、17.3元。根據本次全省最新最低工資標準調整,青島市七區、三市月最低工資標準分別上調190元、17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分別上調1.9元、1.7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三條 社會保險制度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2022年最低生活保障標準
1、低保的名稱發生了改變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現在不管是全國各地出臺的相關文件中,很少會再看到“低保戶”這樣的字眼了。2021年國家民政部發布了《最低生活保障審核辦法》的通知,可以看到為了適應我國戶籍制度的改革,文件中已經刪除了關于低保的字樣,統一采用了“最低生活保障”這一個名字,并且不再對城市低保、農村低保進行區分。
2、部分地區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有所提高
隨著我國經濟和物價的快速增長,2022年部分地區已經發布了相關的文件,將在2022年進一步提高困難人員最低生活保障標準。
比如:成都市人民 *** 發布的《關于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通知》里面明確了,從2022年1月1日起,按照所屬區域的不同對最低生活標準做出了明確規定,比如高新區、錦江區、武侯區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為870元/月;都江堰市、彭州市等地區,最念殲低生活保障為820元/月。
再比如深圳市,將最低生活保障提高了1300元/月,較2021年增長了50元。對于深圳市特困戶,將最低保障標準直接提高到了2080元/月,比一些二線城市最低的工資標準還要高。
3、關于低保的審核將更為嚴格
關于低保的審核,一直都備受爭議。2022年已經明確,對于因 *** 、 *** 導致家庭月均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或者長辯攜期購買奢侈品、隱瞞實際收入轉移個人財產、家庭實際生活水平超出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子女有撫養低收入父母的能力的都將取消低保認定資格。?
2021年低保的標準是多少錢一個月
從2021年1月起,城市低保標準每人每月753元;農村低保標準每人每月580元。
二、對象認定
第一條 戶籍狀況、家庭收入、家庭財產是認定低保對象的3 個基本條件。
持有當地常住戶口的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于當地低保標準,且家庭財產狀況符合當地人民 *** 有關規定條件的,可以按規定程序認定為低保對象。
第二條
持有非農業戶口的居民,申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持有農業戶口的居民,申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在城鎮居住的農業和非農業混合戶口家庭,可以申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取消農業和非農業戶口劃分的地區,戶籍所在地為城鎮且實際居住滿3
年、無承包土地、不參加農村集體經濟收益分配的家庭,可以申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第三條 長期在居住地穩定就業的外來轉移人口家庭,有固定住所且家庭成員均在居住地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滿3 年,家庭收 入和財產狀況符合低保條件的,可以在居住地申請最低生活保障。
第四條
低保標準由省或者設區的市級人民 *** 依據當地恩格爾系數、居民基本生活費用支出測算確定,并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物價變動情況適時調整,健全低保標準與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費用價格指數聯動機制,動態、適時調整。各地應當逐步縮小城鄉和區域之間低保標準差距,到2019年,城市和農村低保標準之比達到1.5:1
以內。有條件的地方, 應當統一城鄉和區域低保標準。
第五條 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是指具有法定贍養、撫養、扶養關系并長期共同居住(含長期或者階段性在外務工)的成員,
具體包括:
(一)配偶;
(二)父母與未成年子女(包括養子女、繼子女、非婚生子女);
(三)已成年但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包括在校接受大學本科及其以下學歷教育的成年子女;
(四)分散供養的孤兒視為所在監護人家庭成員;
(五)存在法定贍養、撫養、扶養關系并長期共同居住但戶籍不在一起的家庭成員;
(六)其他經縣級民政部門認定,具有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關系并長期共同居住的人員。
第六條 下列人員不計入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
(一)由人民法院宣告失蹤人員;
(二)連續 3 年脫離家庭獨立生活的宗教教職人員;
(三)在監獄內服刑的人員。
第七條
家庭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在規定期限內的全部可支配收入,包括扣除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及個人按規定繳納的社會保障性支出后的工資性收入、經營性凈(純)收入、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等現金和實物收入。家庭人均收入是指家庭總收入除以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數所得到的平均數。
第八條 家庭財產是指家庭成員擁有的全部動產和不動產,主要包括:
(一)現金、銀行存款、商業保險和有價證券等金融資產;
(二)機動車輛(殘疾人功能性補償代步車除外,下同)、船舶;
(三)房屋、地產;
(四)債權;
(五)其他財產。
第九條 家庭財產狀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納入低保范圍:
(一)人均金融資產超過當地年低保標準 2 倍的;
(二)擁有并經常使用機動車輛、船舶和大型農機具的;
(三)非因拆遷原因,擁有兩套及以上產權住房且住房總面積超過當地住房保障標準面積2 倍,或者申請低保之前 1 年內以及享受低保期間購買超過當地住房保障標準面積商品房的;申請低保之前1 年內或者享受低保期間,興建、購買非居住用房或者高標準裝修住房的;
(四)具有投資行為且投資數額超過當地年低保標準 2 倍的;
(五)雇傭他人從事經營性活動的;
(六)其他實際生活水平明顯高于當地低保標準的。
第十條 家庭成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暫緩或者不予受理其低保申請:
(一)在法定勞動就業年齡段內,有勞動能力無正當理由拒絕就業或者從事生產勞動的;
(二)拒絕配合低保經辦機構或者經辦人員對其家庭狀況進行調查,致使無法核實家庭收入和財產的;
(三)故意隱瞞家庭人口、收入和財產狀況,或者提供虛假申請材料、虛假證明的;
(四)通過離婚、贈予、轉讓等方式放棄自己應得財產,或者放棄法定應得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和其他合法資產及收入的;
(五)法定贍養、撫養、扶養人有贍養、撫養、扶養能力,但未依法履行義務,致使申請人未獲得贍養、撫養、扶養權益的;
(六)具備生產勞動能力和條件,人為閑置承包土地的;
(七)自費安排子女擇校就讀、出國留學、勞務輸出的;
(八)參與違法活動造成生活困難尚未改正的;
(九)縣級以上人民 *** 規定不得享受低保的其他情形。
城鎮居民的最低生活標準是多少
城鎮居民的最低生活標準是多少
城鎮居民的最低生活標準是多少,為了保障人民的生活,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就是 *** 提供給低收入群體的福利,讓低收入的人群也能夠有一個基本的生活保障,下面看看城鎮居民的最低生活標準是多少.
城鎮居民的最低生活標準是多少1
山東省濟寧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為:市中區、任城區、兗州市、曲阜市、鄒城市、微山縣、濟寧高新區、濟寧北湖度假區城市低保標準每人每月提高到249元以上。其他縣提高到200元以上。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和補差標準為:市中區、
任城區、兗州市、鄒城市、微山縣、濟寧高新區、濟寧北湖度假區農村低保標準每人每年提高到1200元以上,月人均補差提高到60元至65元。其他縣(市)低保標準提高到1000元以上,月人均補差提高到55元至60元。山東省濟寧市月最低工資標準分為兩類:
分別為760元和600元。其中市中區、任城區、兗州市、鄒城市、曲阜市、微山縣月最低工資標準為760元;實行小時工資制的單位,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為7.8元/小時。泗水縣、魚臺縣、金鄉縣、嘉祥縣、汶上縣、梁山縣月最低工資標準為600元;實行小時工資制的單位,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為6.5元/小時。
城鎮居民的最低生活標準是多少2
下崗職 工、失業人員、企業離退休人員和在職職工,在領取基本生活費、失業保險金、養老金、職工工資期間,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可以申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各地勞動保障部門要定期將本地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失業保險金、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發放情況通報同級民政部門。
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制定,應當按照當地維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費用,并適當考慮水、電、氣(煤氣、暖氣、燃煤)費用以及未成年人的義務教育費用。
設區的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設區的市人民 *** 民政部門會同統計、財政、物價等部門共同制定,報本級人民 *** 批準并公布執行;縣(縣級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縣(縣級市)人民 *** 民政部門會同統計、財政、物價等部門制定,報本級人民 *** 批準并報上一級人民 *** 備案后公布執行。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需要提高時,依照前兩款的規定重新核定。
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民政部、財政部發布的《關于做好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銜接工作通知》(勞社部發〔1999〕13號)的`規定,下崗職 工、失業人員、企業離退休人員和在職職工,
在領取基本生活費、失業保險金、養老金、職工工資期間,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可以申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各地勞動保障部門要定期將本地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失業保險金、
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發放情況通報同級民政部門。民政部門要將本地職工家庭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情況,以及因未按時足額領取工資(最低工資)、基本生活費、失業保險金或養老金而造成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情況,及時反饋給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以及財政部。
下列三類人員可以申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
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的居民;
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居民;
在職人員和下崗人員在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基本生活費后以及退休人員領取退休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居民。
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標準,針對的對象是一些下崗的工人,以及沒有基本生活來源的人。對于該類對象的最低生活補助,是需要這些人去當地的社會保障部門進行申請的。那么在該類生活補助發下來的時候,就可以去財政部領取了。
城鎮居民的最低生活標準是多少3
2022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是多少?
1.昭通市
2022年6月29日,昭通市民政局發布《2022年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標準公告》,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到700元/人·月,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到5352元/人·年,其中:A類補助水平不低于446元/人·月,B類補助水平不低于280元/人·月,C類補助水平不低于205元/人·月。
2.信宜市
2022年6月27日,信宜市民政局、信宜市財政局聯合發布《關于調整2022年全市城鄉低保標準和特困供養標準的通知》(信民發〔2022〕26號),城鎮調整為828元/月·人,農村調整為579元/月·人;城鄉低保補差水平:城鎮調整為653元/月·人,農村調整為300元/月·人。
3.太原市
2022年6月13日,太原市民政局、太原市財政局發布《關于確定2022年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通知》,城市低保標準:全市十縣(市、區)城市低保標準為730元/月。農村低保標準:迎澤區、小店區、杏花嶺區、尖草坪區、萬柏林區、晉源區農村低保標準為730元/月;清徐縣、陽曲縣、婁煩縣、古交市農村低保標準為610元/月。
4.漳平市
2022年5月25日,漳平市人民 *** 發布《關于公布2022年城鄉低保標準和特困人員供養標準的通知》(漳政規〔2022〕10號),城鄉低保標準從659元/月提高到796元/月。城鄉低保分三個檔次進行補助。城市低保人均補助水平不低于480元,農村低保人均補助水平不低于350元。
5.畢節市
2022年4月8日,畢節市民政局發布《關于公布2022年畢節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公告》,畢節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按區域劃分為兩個檔次:第一檔,七星關區、黔西市、金海湖新區,保障標準為705元/月;第二檔,大方縣、 *** 縣、織金縣、納雍縣、威寧自治縣、赫章縣、百里杜鵑管理區,保障標準為660元/月。
畢節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按區域劃分為兩個檔次:第一檔,七星關區、黔西市、金海湖新區,保障標準為5316元/年;第二檔,大方縣、 *** 縣、織金縣、納雍縣、威寧自治縣、赫章縣、百里杜鵑管理區,保障標準為5280元/年。
中國的最低保障金是多少?
全國36個城市調整最低生活保障金標準
從今年7月1日開始,全國部分城市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作了調整,這次公布的標準最高的城市是深圳市290-344元,最低的是南昌市143元,北京為290元、上海280元、天津241元、重慶185元、廣州為300元。
據了解,最低生活保障金一般以家庭為單位每月發放一次,對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無贍養人的孤老人員按照低保標準全額發放低保金;對有一定收入的家庭則按照低保標準與家庭人均收入的差額發放低保金。
北方網消息: 昨天,從市民政局獲悉,為保障天津市居民、村民的基天津生活權益,根據《天津市最低生活保障辦法》,天津市將對具有天津市常住戶口的居民、村民,與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于天津市居民、村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均給予基天津生活幫助。
最低生活保障金的計算是以家庭人均收入為依據。計算公式為:居、村民家庭月(年)人均收入等于家庭月(年)收入(純收入)除以家庭人口。家庭人口的計算,是以戶口簿和實際法定贍養、扶養或撫養人口為準。天津著既保障基天津生活又有利于克服依賴思想的原則,家庭成員中屬法定勞動年齡且有勞動能力的,除在校學生(完成9年義務教育直接進入高一級學校和普通高等學校無工資收入的在校學生)外,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指定職業介紹機構介紹就業(或村民無正當理由不勞動)的,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計算其收入。農業、非農業戶口混合家庭其收入的計算,由各區縣民政局依據城鎮及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自行核定。今年天津市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是:城鎮居民每月平均241元,農村年人均864元至1440元,依所在區縣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而定。
關于重度殘疾人的生活保障問題,我現在把上海市做法轉貼到這里,這還是前幾年的通知內容,2007年上海的重殘無業人員在市區的,已增加到416元/月。
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財政局、上海市殘疾人聯合會關于對本市重殘無業人員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的通知
———— 滬民救發〔1998〕第8號/滬財社〔1998〕第10號
發表日期: 2004-8-4
關于最低生活保障月工資標準是多少錢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標準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