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于交通事故、工傷事故等原因,輕傷事故的數量逐年增多。為了規范輕傷事故的處理,維護受害人的權益,出臺了《輕微傷害事故監定標準》(以下簡稱標準)。
一、標準的適用范圍
標準適用于道路交通事故、機動車輛火災、爆炸、墜落、觸電、燒傷、溺水、物體打擊等事故中,受害人身體受到輕微傷害的情況。
二、輕微傷害的定義
標準規定,輕微傷害是指受害人因事故而導致身體損傷,但不影響其正常工作、生活和學習的傷害。具體包括以下情況
1. 軟組織挫傷、擦傷、劃傷、淺表性燒傷、燙傷、凍傷等。
2. 軟組織挫裂傷、皮下血腫、輕微骨折等。
3. 軟組織挫傷合并輕微神經、血管損傷等。
三、輕微傷害的鑒定
標準規定,對于受害人的傷情,應由具有一定資質和經驗的醫療機構進行鑒定。鑒定結果應以醫療機構出具的鑒定書為準。
四、輕微傷害的賠償標準
標準規定,受害人因輕微傷害產生的醫療費、交通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費等費用,由事故責任方承擔。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1. 醫療費按照實際發生的醫療費用計算。
2. 交通費按照實際發生的交通費用計算。
3. 誤工費按照受害人的工資標準和實際誤工天數計算。
4. 住院伙食費按照醫院規定的伙食費標準計算。
五、輕微傷害的處理流程
標準規定,輕微傷害事故的處理流程如下
1. 當事人在事故現場應及時聯系交警、保險公司等相關部門,保留證據,以便進行后續處理。
2. 受害人應及時到醫療機構進行治療,并保存好醫療記錄和鑒定書等相關證據。
3. 事故責任方應及時賠償受害人因輕微傷害產生的費用,保障其合法權益。
以上就是關于2015年輕傷監定標準的詳解與解讀。在遇到輕微傷害事故時,受害人應及時了解相關法律法規,保護自己的權益。事故責任方也應積極承擔賠償責任,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