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刑法中酌定量刑情節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刑法中酌定量刑情節是指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酌定量刑情節有哪些
酌定量刑情節主要包括:
1、犯罪的時空及環境條件;
2、犯罪的手段,犯罪手段惡劣的,量刑越重;
3、犯罪的侵害對象;
4、犯罪造成的危害結果;
5、犯罪的動機;
6、犯罪后的態度,犯罪后坦白悔罪,積極退贓,主動賠償損失的,可以從輕減輕處罰;
7、犯罪人的一貫表現;
8、前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一條
對于犯罪分子決定刑罰的時候,應當根據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于社會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判處。
[img]什么是量刑的法定情節和酌定情節
量刑情節是指一種主客觀事實情況,是人民法院在對犯罪分子量刑時需要考慮的從而據此來決定對罪犯處罰的輕重或者免除處罰。量刑情節具有以下特征: (1)量刑情節是一種客觀的事實情況,與 刑法 中對某罪的規定無關。 (2)量刑情節影響著犯罪的社會危害程度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 (3)量刑情節是在對犯罪人裁量決定 刑罰 時需要考慮的事實情況。 量刑情節分為法定情節與酌定情節。 法定情節,是指法律明文規定在量刑時必須予以考慮的情節。我國《刑法》共規定了以下四種法定情節: (1)從重處罰情節; (2)從輕處罰情節; (3)減輕處罰情節; (4)免除處罰情節。 酌定情節,又稱裁判情節,是指刑法沒有明文規定,根據立法精神從審判實踐經驗中總結出來的,反映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程度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程度,在量刑時酌情適用的情節。酌定情節主要有以下幾種: (1)犯罪動機; (2)犯罪手段; (3)犯罪的時間、地點等當時的環境和條件; (4)犯罪侵害的對象; (5)犯罪所造成的損害結果; (6)犯罪人的個人情況和一貫表現; (7)犯罪人犯罪后的態度。 《刑法》第六十一條,對于犯罪分子決定刑罰的時候,應當根據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于社會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判處。
酌定量刑情節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量刑酌定情節是“量刑法定情節”的對稱。法律沒有明文規定,而是由審判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由審判機關靈活掌握的量刑情節。量刑情節的一種。以是否由法律明文規定為標準劃分的量刑情節類型。量刑酌定情節主要包括:犯罪動機、犯罪目的、犯罪手段、犯罪人的生活狀況、犯罪原因、犯罪人的一貫表現、犯罪后的態度等。量刑酌定情節并不因法律無明文規定而可有可無,與量刑法定情節一樣,在量刑時都應當加以考慮,做到全面審度綜合平衡。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六十一條 對于犯罪分子決定刑罰的時候,應當根據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于社會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判處。
第六十二條 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規定的從重處罰、從輕處罰情節的,應當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內判處刑罰。
第六十三條 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規定的減輕處罰情節的,應當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本法規定有數個量刑幅度的,應當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個量刑幅度內判處刑罰。
犯罪分子雖然不具有本法規定的減輕處罰情節,但是根據案件的特殊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
具體什么是酌定量刑情節
酌定量刑情節,又稱裁判情節,是指人民法院從審判經驗中總結出來的,在刑罰裁量過程中靈活掌握、酌情適用的情節。是量刑情節的一種。酌定情節雖然不是刑法明文規定的,但卻是根據刑事立法精神和有關刑事政策,從刑事審判實踐經驗中總結出來的,因而對于刑罰裁量也具有重要意義。酌定情節在刑罰裁量中的作用主要表現為: (1)法定情節的適用,特別是在多功能情節的適用、量刑情節競合時的適用、應當型情節與可以型情節并存的適用等情況下,酌定情節對于法定情節的最終適用結果起著重要的調節、修正和輔助判斷的作用。 (2)當特定案件中不具有法定情節的條件下,酌定情節的適用,是在相對確定的法定刑中確定最終應當判處的刑罰所不可缺少的根據之一。酌定情節,又稱裁判情節,是指刑法沒有明文規定,根據立法精神從審判實踐經驗中總結出來的,反映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程度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程度,在量刑時酌情適用的情節。 (1)犯罪的手段。 (2)犯罪的時空及環境條件。 (3)犯罪的對象。 (4)犯罪造成的危害結果。 (5)犯罪的動機。 (6)犯罪后的態度。 (7)犯罪人的一貫表現。 (8)前科。 (9)其他酌定情結。 (10)人民法院對自愿認罪的被告人,酌情予以從輕處罰。(關于適用普通程序審理被告人認罪案件的若干意見第九條)
量刑情節包括法定情節和酌定情節
法律分析:分為法定量刑情節和酌定量刑情節,法定量刑情節是刑法本身明文規定,如未成年人犯罪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被脅迫犯罪的應當減輕或免除處罰、自首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累犯應當從重處罰、教唆脅迫未成年人犯罪應當從重處罰等等。酌定量刑情節是刑法未明文規定,但出于司法經驗人之常情等調整量刑的情節,如因無錢治病而盜竊的從輕處罰,作案手段卑鄙的從重處罰等,酌定量刑情節只能從輕從重,不能減輕加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 第四款 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法律分析:分為法定量刑情節和酌定量刑情節,法定量刑情節是刑法本身明文規定,如未成年人犯罪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被脅迫犯罪的應當減輕或免除處罰、自首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累犯應當從重處罰、教唆脅迫未成年人犯罪應當從重處罰等等。酌定量刑情節是刑法未明文規定,但出于司法經驗人之常情等調整量刑的情節,如因無錢治病而盜竊的從輕處罰,作案手段卑鄙的從重處罰等,酌定量刑情節只能從輕從重,不能減輕加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 第四款 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刑法中酌定量刑情節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刑法中酌定量刑情節是指、刑法中酌定量刑情節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