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事前防衛量刑的知識,其中也會對事前防衛是故意犯罪嗎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我們常說的正當防衛,應該如何判定?
其實,正當防衛的法律規定,對任何人都是一樣的,可是每個人在遭受不法侵害時,實施正當防衛的環境不盡相同,什么時候需要正當防衛,實施正當防衛到什么程度,其實是人為控制不住的。正當防衛是個短暫時間段發生的事,存在于不法侵害進行時和犯罪停止之間。舉個例子,你被壞人持刀搶劫,覺得對方有兇器你可能打不過,隨手撿起石頭將對方擊倒。這個行為就是正當防衛。一下可能擊中頭部導致死亡。也是正當防衛。但是。嫌疑人一旦喪失反抗能力,你再一次踢打行為就是故意傷害。
在這里有幾個條件必須要清楚:
一是時間。必須是正在進行,不能提前也不能推后。比如聽說張三第二天要找人揍你,結果你頭天晚上就把張三殺了,這是事前防衛,屬于故意殺人,不是正當防衛。比如張三今天找人把你揍了一頓,你很生氣,第二天就找了一群人把張三揍了一頓,打成重傷,你這是私自報復,屬于事后防衛,犯故意傷害罪,不是正當防衛。
二是防衛程度。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正在進行行兇、傷人、搶劫、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三是防衛對象必須是不法侵害人,而非他人。比如張三把你揍了,你改天找人把他兒子打殘了,這就不是正當防衛了,而是故意傷害人了。
再補充一點,僅能在法律規定的幾種特殊情況下(如搶劫、行兇等)才能使用這種無限防衛。否則,殺害對方就是防衛過當。
事前防衛帶螺絲刀捅人會被判多少年
對于事前防衛的行為,涉嫌故意傷害刑事犯罪,一經定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轄,請當事人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核實。
[img]“事前防衛”是法律術語,還是口頭語?為什么?另外它和防衛過當在量刑上有什么區別?
1、“事前防衛”不是正當防衛;
2、“事前防衛”是法律術語;
3、“事前防衛”如果造成傷害應當承擔法律責任。“事前防衛”也稱假想防衛。所謂假想防衛,是指客觀上并不存在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但由于行為人主觀上發生認識錯誤,誤以為存在不法侵害而對想象的不法侵害人實施“防衛”的行為?;谡J識錯誤而實施防衛行為,是假想防衛的本質特征。
在假想防衛行為人主觀上存在過失的情況下,應以過失犯罪論處。根據刑法的規定,犯罪過失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的心理態度。在實際生活中,假想防衛行為人對沒有實施不法侵害的人造成了損害,固然是由行為人主觀上的認識錯誤所致,但在多數情況下,只要行為人稍加注意,就可以查明不法侵害是否確實存在,并避免錯誤及危害后果的發生,只是由于行為人的疏忽大意致使危害后果發生,所以,其主觀上存在犯罪過失,應以過失犯罪論處。
求刑法,事前防衛的例子。謝謝
兩種情形,可能構成也可能不構成,得看具體情況。對于正在進行的行兇、殺人、搶劫、 *** 、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由于這些不法侵害行為性質嚴重,且強度大,情況緊急,因此,采取正當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和其他后果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若是事前防衛,也叫提前防衛,指行為人在不法侵害尚未發生或者說還未到來的時候,而對準備進行不法侵害的人采取了所謂的防衛行為。就好比別人要殺你,你知道了,在別人根本就未動手之前你就先搞死別人了,就構成犯罪了。還有如果別人殺你,你力氣比別人還大,三下五除五就將別人制止了,別人也殺不到你了的情況下也就是在不法侵害終止后,還行使所謂的防衛行為將別人殺了同樣構成犯罪。
關于事前防衛量刑和事前防衛是故意犯罪嗎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