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工廠最低補償標準,以及2021年工廠受傷賠償標準?對應的知識點,文章可能有點長,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閱讀完,增長自己的知識,最重要的是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可以解決了您的問題,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
上海工廠關停補償標準?
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不足一年超過6個月按一個月工資計算,低于6個月按半月工資計算,破產財產不足以清償同一順序的,按比例分配。根據勞動法,公司倒閉,應按規定給予員工解除合同補償金,標準為:工作滿一年的給一個月補償金(月平均工資),如果做了十年,應該給十個月補償金。
深圳工廠搬遷,員工不去的話離職不給賠償,該怎么辦?
您好,我在深圳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十余年,最近幾年,深圳工廠往東莞、惠州搬遷太普遍了,連現在惠州大亞灣都被笑稱“小東莞”了,很多工廠搬過去了。那么在搬遷時,難免會涉及到員工的安置問題,也就會提到大家最關心的補償金問題。
因此,我們在遇到搬遷時,一定要把實際的情況分析清楚,才能更精確的去應對。
目前你的情況和處境一、深圳工廠要搬遷惠州;
二、深圳有關聯的分工廠;
三、惠州有工廠;
四、自己既不想去惠州工廠,也不想去深圳分廠。
關于深圳工廠搬遷的裁決依據,勞動法里可是查不到的一、如果是深圳工廠直接搬到惠州,那么肯定是要支付員工經濟補償金的,因為涉及到跨市搬遷,社保繳納的城市都變了。
二、如果是深圳市內搬遷,如果在30KM內的搬遷,基本是不支持補償的,只要公司提前通知了,那么員工只能無條件服從;如果深圳市內超過30KM的搬遷,那么公司需要對員工的交通、吃飯、住宿給出一個解決方案,要么給相應的補貼,要么就是提供班車、食堂、宿舍等,否則也是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如果你既不想去惠州,也不想去深圳分廠,能否有賠償金,重點看這些!一、你不愿意去惠州工廠,那么公司肯定會安排你到深圳分廠,這個肯定是下一步的動作。
我看過太多的工廠跨市搬遷時,故意在原廠地點租一個很小的區域,專門針對不愿意搬遷的員工,而且深圳工廠的員工,基本都是最低工資標準2200元+加班費,如果沒了加班,員工根本耗不了多久。
二、重點就看深圳分廠和你這家廠的關系,距離有多遠?
1、深圳分廠,是否是現在工廠的子公司或分公司,或者兩家公司同屬一個集團,或者法定代表人、股東完全相同,如果是,那公司要安排你過去,基本沒辦法。
2、如果法定代表人、注冊地址不一樣,也不是母子公司、分公司的關系,只是其中個別股東相同等等,只要無法證明兩家公司具有顯著關聯性,那么公司就無法安排你到這個深圳分廠。不過你自己都說是深圳分工廠了,那肯定具有關聯性了。
3、深圳分工廠,離你現在的工廠距離有多遠,是否是30km以內,這個也是很重要的!
已經能想到你們公司的套路了,賠償金別指望了!公司肯定早就做好你們不去惠州的準備了,所以你們不去,就安排你們去深圳分工廠、甚至原址租一個小面試的,讓你們天天8小時,培訓看新聞,月月拿2200元,在深圳2200元每天8小時,浪費一個月,根本沒辦法生活。到最后,大部分人都會妥協的!
當然,除非你們很多人集體要求 *** 部門出面解決,但如果公司態度強硬的話,你們仍然占不了便宜。之前看到一家工廠要搬到松山湖,最開始有100多人天天在廠門口,街道辦、派出所、勞動監察等都來了,公司就是強硬不同意,公司本來是2萬多平的廠房,快到期了,公司又租了一個300平的廠房,所以公司很硬氣的說,公司沒有搬遷,只是深圳規模縮減,員工堅持了一個星期,最后只剩5個人,天天看新聞聯播,再過一個星期,這5個月,按工齡補償1200元就全部走了。
總而言之,看你們公司的態度吧,看目前這種狀況,想要補償金估計很難,再堅持堅持到最后看看,反正深圳工廠的最低工資標準+加班費的工資結構,怎么弄都是員工吃虧!以上回答,希望可以幫到您!
工廠辭退工人應該發放補償嗎?
何南回答
你好
如果你已經工作超過十年了,那么你屬于無固定期限合同工人了,一般單位是不能與你解雇勞動合同的。
在兩種情況下,單位可以解除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第一種,員工犯錯,包括嚴重違紀和違法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二種單位經濟確實困難,經主管部門同意且備案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后,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一)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裁減人員時,應當優先留用下列人員:(一)與本單位訂立較長期限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二)與本單位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三)家庭無其他就業人員,有需要扶養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用人單位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重新招用人員的,應當通知被裁減的人員,并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招用被裁減的人員。
如果你單位在你無過錯且未備案裁員情況下解除勞動合同,則需要按照勞動合同法相關條款予以經濟賠償,具體標準為你離之前12個月平均工資為基礎。你屬于超過15年勞動合同,則應賠償為平均工資*12*2
這里需注意的是第一、你的平均工資如果超過了當地城鎮職工平均工資的三倍,按照三倍標準執行,第二、賠償最長年限為12個月,超過12個月按12個月補償。第三、因為是單位違法節約,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之規定,需雙倍補償你。
建議你找個律師與單位協商或直接向勞動仲裁委員會起訴,畢竟數額較大,請律師也是值得的。
我是何南,希望你早日得到你應得到的賠償。
工廠長期停工補償標準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 *** 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2021年工廠受傷賠償標準?
那要看是否構成殘疾。
在工廠上班受傷,如果已經在社保局申請了工傷認定,也被認定了工傷,又做了勞動能力鑒定構成殘疾。可以得到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等級不同,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的金額也不一樣。還可以要求賠償醫療費,生活護理費,住院伙食補貼,停工留薪期工資。
文章到此結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工廠最低補償標準和2021年工廠受傷賠償標準?的問題解決了您的問題,那么我們由衷的感到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