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上海店鋪征收動遷補償標準這個問題的一些問題點,包括上海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有哪些規定也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來為大家分析分析,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如果解決了您的問題,還望您關注下本站哦,謝謝~
本文目錄
上海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有哪些規定
關注頭條號德凱趙律師2000,如有疑問可以私信聯系
你好,上海房屋拆遷補償除了全國通用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外,2011年10月19日公布實施的《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實施細則》也是拆遷中的重要法律依據。其中對拆遷補償的征收主體、補償原則、法律責任做了相應的規定。
當您的拆遷補償不合理時,首先應當考慮拆遷程序是否合法,只有程序合法才能保證我們獲得合理的補償。
關于拆除企業房屋停產停業的補償怎么計算
一個企業,在經營就會產生收益,這份收益可能是一個家庭的支撐,一旦遇到拆遷,沒有了這份收益,需要支付一部分補償用于這部分損失。關于企業的停產停業損失法律規定了原則性的方向,具體還是由當地制定的相關的政策規定。
我國《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規定對因征收房屋造成企業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根據房屋被征收前的效益、停產停業期限等因素確定。因此,根據此情況無法得出具體的補償的標準以及數額,因此,京平律師根據辦案經驗為您進行了以下整理。
一、按照經營面積計算
拆遷律師發現一些地方性規定非常明確的規定了按照企業生產經營面積計算因為拆遷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一般都規定每個經營面積對應的具體貨幣數額,比如每平的停產停業損失可以規定為200元。比如山東省濟南市出臺的《<濟南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辦法>實施細則》中關于停產停業損失就明確了補償標準,即“一次性停產停業損失補償費按被征收非住宅房屋建筑面積計算,營業、生產用房為每平方米200元,其他非住宅用房為每平方米150元”。
此種方法雖然簡單明了,但是符合什么標準的房屋面積才是經營面積,大都沒有統一的標準,因此在實踐中很容易發生糾紛。
二、按照基本利潤計算
按照被拆遷企業的基本利潤計算停產停業損失,這種方法比較好理解,因為停產停業損失就是企業因拆遷不能生產經營所產生的一系列損失,比如利潤、房屋租金和員工的各種補助等。其關鍵是要確定被拆遷企業的基本利潤跟合理的停產停業時間。
拆遷律師通過辦案了解到,在利潤的計算上各地通行的做法是通過計算企業房屋被拆遷前一段時間內的平均利潤,至于是一年還是三年或是其他,各地規定不盡相同。至于停產期限的規定也不盡相同。比如江蘇、北京和廣州三地的規定,在這兩個方面差別明顯。
《江蘇省貫徹實施<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若干問題的規定》明確了房屋被征收前的效益原則上按照房屋征收決定作出前3年的平均效益計算;不滿3年的,按照實際年限計算;停產時間方面規定實際搬遷之日至以原生產方式或者經營方法恢復到原生產經營規模所需的社會平均時間,或者至調換房屋交付為止。
實踐中采取基本利潤乘上停產停業期限的方法計算停產停業損失比較常見,除了江蘇省的地方規定,《北京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停產停業損失補償暫行辦法》和《廣州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實施辦法》都規定了本方法。
三、按照房屋評估價值計算
還有一種常見的計算方法就是通過對被征收的房屋的價值乘上一個比例來計算停產停業損失。這種計算方法不再考慮被拆遷企業的經濟效益,而是和被征收房屋的價值產生直接的關系。問題是規定一個比例并無法應對實踐中的復雜情形,房屋的價值無法準確反映企業的經濟效益,導致計算出的損失和實際損失相差甚遠而不能彌補。所以,采用此種方法計算損失必須要結合其他的計算方法加以修正,一般就是要重新考慮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停產停業的合理期限。
《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實施細則》規定停產停業損失按照被征收房屋市場評估價的10%確定。被征收人、公有房屋承租人認為其停產停業損失超過被征收房屋的市場評估價10%的,應當向房屋征收部門提供房屋被征收前三年的平均效益、停產停業期限等相關證明材料。
拆遷律師總結發現除了上海很多地方也都有相同的規定,比如《武漢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實施辦法》等地方規定,因此停產停業損失是被征收房屋價值的10%還是其他比例要根據每個地方的情況來確定。
結語:以上三種計算方法雖然比較典型,但是并不是只有這些方法,比如結合企業經營的年限計算和拆遷雙方協商確定等方式。所以廣大被拆遷人要想知道企業拆遷時停產停業的計算方法必須要根據當地的相關規范性文件來確定。
點擊頭像關注北京京平律師事務所頭條號,獲取更多征地拆遷相關知識,如需咨詢,點擊頭條號首頁,首頁底部可以咨詢。上海產權調換安置面積怎么算
房屋拆遷選擇產權調換的,安置面積該如何計算?
1、住宅用房的拆遷補償安置實行產權調換和貨幣補償的方式,被拆遷人可以自行選擇補償安置方式。被拆遷人選擇產權調換方式安置的,其應安置面積按以下規定計算與認定:被拆遷住房的人均建筑面積超過40平方米的,按應安置人口的人均40平方米的安置標準計算其應安置面積,超出部分實行貨幣補償;被拆遷住房的人均建筑面積在40平方米以下的,可以按應安置人口人均40平方米補足計算其安置面積。
2、城市房屋拆遷補償的面積,按照房屋的建筑面積計算,房屋建筑面積以房屋權屬證書記載為準。拆遷當事人認為房屋權屬證書記載面積與實際面積不一致的,應當以依法設立的房屋面積鑒定機構實際測量的面積為準。
3、用于拆遷安置產權調換的住宅房屋,每戶房屋產權建筑面積不得低于45平方米。對私有住宅房屋產權建筑面積低于45平方米,他處無住房并持有城市居民生活保障金領取證的被拆遷人,按不低于45平方米產權建筑面積的標準戶型進行安置。45平方米以內的差價款由拆遷人承擔,被拆遷人不再支付;超過45平方米不足60平方米的,由被拆遷人按實際成本價結算,超過60平方米的由被拆遷人按市場價結算。拆遷已喪失勞動能力或者沒有生活來源的殘疾人的住宅房屋,應給予照顧。具體辦法由市、縣人民 *** 確定。
上海北外灘拆遷,最高一戶補償6.8億元,你怎么看
本人有幸作為主要人員參與過南方某兩省份的一線城市同省會城市舊城改造項目,在此談一談粗淺的看法。
最近20年,中國經濟高歌猛進,隨之而來的是樓價(含住宅,商鋪,寫字樓)快速飛升。以上海南京路為例,2018/2019年商鋪銷售單價最高達200—300萬元/平,而當年號稱滬上第一豪宅的湯臣一品也從10萬/平,直升致30萬/平以上。當然,新樓盤的地價也是屢創新高。北外灘作為上海核心區域,寸土寸金,按照市場折價賠償6.8億也屬正常,就像當時深圳皇崗村改造每戶賠償都過億一樣。
近10年來舊改呈現出一些特點:1、 *** 統一規劃,改造進度加快,片區發展更有前景;2、拆遷回遷文明有序,暴力拆遷已成歷史;3、村民/市民(城中村/舊城)代理組織更加專業化,大量聘請國內外律師、會計師、經濟師等專業人士與開發公司對接談判;4、搶建違建有所抬頭,大批城中村民在改造前夕加蓋非法建筑;5、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管理越來越科學。
但是,高額的拆遷成本最終只能由開發建設主體將其轉移到購房者頭上,尤其是居住性需求者(非投資)壓力必將增大,同時也不利于經濟發展。因此,最好能做到平衡。
上海崇明向化鎮拆遷,是按戶口,還是按面積補償
從法理上說男女平等的,不存在你所述的;農業戶口有補貼,非農或居民戶口沒補貼而已,房子基本平方換平凡而已,賺不到錢的。
726139872
文章到此結束,如果本次分享的上海店鋪征收動遷補償標準和上海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有哪些規定的問題解決了您的問題,那么我們由衷的感到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