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切割單邊補償標準的知識,其中也會對中走絲補償規律?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
中走絲補償規律?
線切割補償值的實際補償等于用鉬絲半徑加上單邊加大量進行具體的計算。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該鉬絲直徑為0.2,放電間隙為0.29,那么實際加工尺寸為以中心為基點走9X9即可。計算公式為:鉬絲半徑+單邊加大量,得到數據后進行相反計算。
具體示例:鉬絲0.18/2+0.01=0.1-0.2=-0.1,這個時候補償值0.1打在外面。
割外圍的時候跟切割內空是相反的理論算出補償值加大間隙(0.18/2+0.01)加上要放的間隙縮小(0.18/2+0.01)減去要的間隙超出范圍值補償打在里面。
線切割補償值的正數是需要減去鉬絲間隙。超出鉬絲正數范圍值的時候補償打在外面。
內孔跟外圍是相反加減的,如果切割內孔要緊的話是用正數加上要放的單邊間隙,加大間隙的話呢,剛好是相反。擴展資料:線切割補償方式有一下三種1、快走絲電火花線切割的走絲速度為6~12mm/s,電極絲作高速往返運動,切割精度較差。
線切割怎樣補償?
實際的補償等于(鉬絲半徑+單邊加大量)。如果該鉬絲直徑為0.5,放電間隙為0.25,那么實際加工尺寸為以中心為基點走9X9即可。
內孔跟外圍是相反加減的,如果切割內孔要緊的話是用正數(鉬絲直徑/2加電流量)加上要放的單邊間隙,加大間隙的話呢,剛好是相反。正數(鉬絲直徑/2加電流量)減去要的間隙。超出正數范圍值的時候補償打在外面。示例:鉬絲0.18/2+0.01=0.1-0.2=-0.1,這個時候補償值0.1打在外面。
割外圍的時候跟切割內空是相反的理論算出補償值加大間隙(0.18/2+0.01)加上要放的間隙縮小(0.18/2+0.01)減去要的間隙超出范圍值補償打在里面。
中走絲線切割的補償值是怎么算的?
在編制中走絲線切割加工程序時,補償量Δ的計算方法為:Δ=電極絲半徑+電火花單邊放電間隙±模具單邊配合間隙.其中單邊放電間隙對高速走絲中走絲線切割機而言,通常取值為0.01mm.這對一般精度的模具來說可以滿足要求,但對精度要求較高的模具來說,機械地套用此方法就顯得不足.本人據工作實踐經驗認為:在編制高精度模具的中走絲線切割程序時,應針對模具的具體要求和機床的特點,適當修正單邊放電間隙的取值和考慮留有一定的研磨量,這樣可有效地提高模具加工精度和延長模具使用壽命.
中走絲線切割線切割加工產生條紋的根源主要來自于電極絲的周期往復運動,和電極絲張力變化。
線切割加工有兩種zui簡單的方法,也是zui不經濟、zui不合理的方法,其一就是降低切割速度,這種方法實際上并沒有消除條紋,只是條紋的周期距離非常小,眼睛無法辨認而已,我們不提倡這種方法;還有一種愚蠢的方法就是縮短絲筒行程,同樣是為了縮短條紋周期、距離,這些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線切割割鍵槽長寬怎么補償?
實際的補償等于(鉬絲半徑+單邊加大量)。如果該鉬絲直徑為0.5,放電間隙為0.25,那么實際加工尺寸為以中心為基點走9X9即可。
內孔跟外圍是相反加減的,如果切割內孔要緊的話是用正數(鉬絲直徑/2加電流量)加上要放的單邊間隙,加大間隙的話呢,剛好是相反。正數(鉬絲直徑/2加電流量)減去要的間隙。超出正數范圍值的時候補償打在外面。
示例:鉬絲0.18/2+0.01=0.1-0.2=-0.1,這個時候補償值0.1打在外面。割外圍的時候跟切割內空是相反的理論算出補償值加大間隙(0.18/2+0.01)加上要放的間隙縮小(0.18/2+0.01)減去要的間隙超出范圍值補償打在里面。
擴展資料
線切割加工對工件表面的影響通過對線切割表面金相分析和硬度試驗發現工件表面厚薄不均表面有5~30μm的淬硬層淬硬層內有2~4μm的低硬層這說明線切割加工對工件表面有影響有重新淬火的現象表層硬度更高但由于線切割在加工過程中工件是局部受熱造成工件受熱不勻而產生很淺的微裂痕。
這樣經線切割加工后工件表面有不到0.01mm的表層不耐磨也就是有些書中所說的“脆松的熔化層”。模具隨著沖壓次數的增加這層脆松的熔化層會漸漸磨去使模具間隙增大。
所以為了提高模具壽命模具配合間隙較小時要留適當的人工研磨量人為地把低硬層去掉。如果用a0.18mm鉬絲加工一套模具凹模尺寸為實際尺寸凸模與凹模配合間隙雙面為0.03mm。
線切割切割鍵槽的補償間隙?
算法是鉬絲的半徑+放電間隙.如鉬絲0.14mm,算法就是:0.07+0.02(放電間隙一般為單邊0.015-0.02)放電間隙就是0.09,當然要注意"左正右負'還有就是你編程序就直接算出來內-外+。
關于切割單邊補償標準和中走絲補償規律?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