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給各位分享線路無功補償的標準的一些知識,其中也會對無功補償控制器接線圖?進行解釋,文章篇幅可能偏長,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就馬上開始吧!
本文目錄
無功補償控制器接線圖?
靜態補償只是根據功率因數投切固定(按順序)的電容,而動態補償是根據功率因數相差的大小而又選擇的投切電容不對。
無功補償器是一種補償裝置,在電子供電系統中所承擔的作用是提高電網的功率因數,降低供電變壓器及輸送線路的損耗,提高供電效率,改善供電環境。
所以無功功率補償裝置在電力供電系統中處在一個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位置。合理的選擇補償裝置,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減少網絡的損耗,使電網質量提高。反之,如選擇或使用不當,可能造成供電系統,電壓波動,諧波增大等諸多因素。
無功功率補償控制器有三種采樣方式,功率因數型、無功功率型、無功電流型。
選擇那一種物理控制方式實際上就是對無功功率補償控制器的選擇。控制器是無功補償裝置的指揮系統,采樣、運算、發出投切信號,參數設定、測量、元件保護等功能均由補償控制器完成。十幾年來經歷了由分立元件--集成線路--單片機--DSP芯片一個快速發展的過程,其功能也愈加完善。
就國內的總體狀況,由于市場的需求量很大,生產廠家也愈來愈多,其性能及內在質量差異很大,很多產品名不符實,在選用時需認真對待。在選用時需要注意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國內生產的控制器其名稱均為"XXX無功功率補償控制器",名稱里出現的"無功功率"的含義不是這臺控制器的采樣物理量。
采樣物理量取決于產品的型號,而不是產品的名稱。
無功補償控制器怎么設置參數?
設置參數的方法:
按鍵可以設置功率因數,手動投切電容器還是自動投切電容器,以及投切電容器的數量和順序,延時投切時間。現有的高端控制器都是以無功功率為依據進行控制的,但除此之外,往往將設計重點放在漢字顯示以及數據通訊等方面。其實要真正實現完美的無功補償控制是一件相當復雜的事情,實現完美的無功補償控制是無功補償控制器的主要功能,只有在主要功能相當完善的情況下,才能考慮附加功能,設置參數成功。
逆變器無功功率最佳值?
答:
逆變器無功功率最佳值在0.9~1之間。就國內而言,功率因數規定是必須介于電感性的0.9~1之間,低于0.9需要接受處罰。無功補償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補償系統的功率因數。因為供電局發出來的電是以KVA或者MVA來計算的,但是收費卻是以KW,也就是實際所做的有用功來收費,兩者之間有一個無效功率的差值,一般而言就是以KVAR為單位的無功功率。
無功補償怎么判斷正常?
1.肉眼觀察法:肉眼觀察法是最直觀最簡便的,看看低壓補償柜里面的無功補償電容器是否鼓肚,是否漏油,是否接觸端子被炸開的現象,如果發現類似的現象,說明該無功補償電容器質量不好,需要更換。
2.測試法:手動一組一組的投入,看電流的大小,再用萬能表測試,比較一下無功補償電容器上面的銘牌,如果參數和銘牌上相差比較大,說明無功補償電容器已經存在損壞的問題,建議更換。
3.投放運行聽聲音法:運行無功補償電容器,將它放電,如果出現很強的“啪”的聲音,則說明電容器是沒有問題,可以正常使用。
4.如果兆歐表停在零位,則表明電容器已經擊穿損壞,不得再次使用。
無功補償怎么計算?
必須要有視在功率因數(如0.7),從該功率因數提高到所要求的數值(如0.95),以1KW負載為例。每KW需電容補償量:有功功率:P=1KW視在功率(功率因數為0.7時):S1=1/0.7≈1.429(KVA)無功功率:Q1=根號(S1×S1-P×P)=根號(1.429×1.429-1×1)≈1.02(千乏)功率因數0.95時的視在功率:S2=1/0.95≈1.053(KVA)無功功率:Q2=根號(S2×S2-P×P)=根號(1.053×1.053-1×1)≈0.329(千乏)Qc=Q1-Q2=1.02-0.329≈0.691(千乏)
好了,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