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還對水產養殖土地拆遷補償標準不太了解,沒有關系,今天就由本站為大家分享水產養殖土地拆遷補償標準的知識,包括2021年蝦塘補償標準的問題都會給大家分析到,還望可以解決大家的問題,下面我們就開始吧!
本文目錄
浙江省2020年水產養殖賠償標準
水產養殖中,并不是所有魚苗都可獲得補助,需滿足一定條件,且各地政策不同,補助標準也就不一樣,具體的可參考如下:
(1)羅非魚種苗補助標準:池塘養殖羅非魚,每畝補助120元,以每畝2000尾計算,每戶最高補貼規模12000元,水庫養殖羅非魚每畝補助60元,以每畝1000尾計算,每戶最高補貼規模6000元。
(2)對蝦種苗補助標準:對蝦每畝補助160元,以每畝80000尾計算,每戶最高規模補貼8000元。
(3)石斑魚種苗補助標準:石斑魚等海水魚類每畝補助200元,以每畝1000尾計算,每戶最高規模補貼10000元。
(4)東風螺種苗補助標準:東風螺每平米補貼20元,以每平米1000粒計算,每戶最高規模補貼4000元。
2021鶴壁水災補償標準
農作物
大田作物包括:玉米、谷子、稻谷、高粱、大豆、綠豆、薯類、花生、芝麻、向日葵、棉花、生麻、甘蔗、煙草等,每畝補償1230元
家畜專業養殖賠償標準:生豬養殖規模存欄20頭或年出欄50頭以上,能繁母豬存欄5頭或仔豬年出售100頭以上;肉牛存欄或年出欄10頭以上;羊養殖規模存欄或年出欄30只以上;肉兔養殖規模存欄300只或年出欄2000只以上;肉馬、肉驢養殖規模存欄或年出欄10頭以上。
育肥豬每頭補償1457元,純種豬每頭補償3869.5元,二元母豬每頭補償1770.5元,仔豬每頭補償691元。
家禽類補償:開產蛋雞每只補償18.9元,蛋雛雞每只補償1.775元,肉雞每只補償14.6元,肉雛雞每只補償1.875元,肉鴨每只補償19.35元,肉雛鴨每只補償2.65元,肉鵝每只補償59元,肉雛鵝每只補償11.65元,蛋鴨每只補償25元,蛋鵝每只補償100元,鵪鶉每只補償2.05元,淘汰成年鴿每對補償22.3元,乳鴿每對補償11.3元,生產種鴿每對補償68元。
水產專業養殖標準賠償:精養池塘每畝補償5591.79元,普養池塘每畝補償2379.49元,自然水域養殖每畝補償921.48元。
蜜蜂每箱補償560元,鴕鳥每只補償2000元,孔雀每只補償1000元。
居民住房
根據居民合法住房主體部分受損程度,住房受損補償標準如下。
住房損毀輕微。主要是因水泡造成房屋地坪、門窗、墻面等表面受損,需要進行局部修繕。補償標準為每平方米52.5元;
住房損毀較重。主要是因水災造成住房部分承重結構承載力不能滿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現險情等情形,構成局部危房,系C級危房,需要修繕加固。補償標準為每平方米126元;
住房損毀嚴重或倒塌。主要是住房承重結構承載力已不能滿足正常使用要求,住房整體出現險情等情形,構成整幢危房,系D級的危房,需要重建。補償標準為:磚混結構每平方米882元、磚木結構每平方米735元、土坯結構每平方米588元。
農用機械補償:拖拉機功率50馬力以下每臺補償690元,50至100馬力每臺補償1130元,100馬力及以上補償3190元。自走式谷物聯合收割機喂入量6公斤/秒以下每臺補償2930元,喂入量6公斤/秒及以上每臺補償3460元,自走式玉米收獲機4行以下每臺補償3770元,4行及以上每臺補償5350元。烘干機:平床式日處理5噸以下每臺補償450元,日處理5噸及以上每臺補償710元,連續式日處理50噸以下每臺補償1500元,日處理50噸及以上每臺補償3100元,循環式批處理20噸以下每臺補償2260元,批處理20噸及以上每臺補償2630元。小型動力機械每臺補償340元。
家電補償標準。電視機:42吋(含42吋)以下每臺補償500元,42吋以上每臺補償800元;電冰箱:三門及三門以下冰箱(含冷柜)每臺補償500元,對開門冰箱每臺補償800元;空調:掛機(含窗機)每臺補償500元,柜機及中央空調每臺補償800元;洗衣機:雙缸洗衣機每臺補償200元,波輪洗衣機每臺補償500元,滾筒洗衣機每臺補償800元;廚電(抽油煙機加灶具為一臺套)每臺套補償300元;
2021年蝦塘補償標準
各地政策不同,補助標準也就不一樣,對蝦種苗補助標準可參考如下:
對蝦每畝補助160元,以每畝80000尾計算,每戶最高規模補貼8000元。
另外,提供其他魚苗補助標準
水產養殖中,并不是所有魚苗都可獲得補助,需滿足一定條件,其他魚類補助標準可參考:
(1)羅非魚種苗補助標準:池塘養殖羅非魚,每畝補助120元,以每畝2000尾計算,每戶最高補貼規模12000元,水庫養殖羅非魚每畝補助60元,以每畝1000尾計算,每戶最高補貼規模6000元。
(2)石斑魚種苗補助標準:石斑魚等海水魚類每畝補助200元,以每畝1000尾計算,每戶最高規模補貼10000元。
(3)東風螺種苗補助標準:東風螺每平米補貼20元,以每平米1000粒計算,每戶最高規模補貼4000元。
安徽蓄洪區補償標準
補償對象認定及補償標準
蓄滯洪區運用補償對象為因分洪蓄洪遭受損失的區內常住戶口的居民,以及在蓄滯洪區內有承包土地、專業養殖和經濟林的區外居民。區內行政事業、公益事業單位的公共財產和設備的水毀損失,以及區內各類企業和公共設施的水毀損失不屬于本通知的補償范圍。
(一)農作物。
1.補償對象認定。原則上為實際耕作土地的居民,蓄滯洪區內行政事業、公益事業單位以及各類企業耕作的農作物不予補償。承包土地為訂立有合法承包合同的各類承包土地。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的土地,實際耕作人為補償受益人,但原承包人與實際耕作人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2.具體補償標準。糧食作物(含水稻、玉米、薯類、豆類等),每畝補償749元;常規經濟作物(含花生、芝麻、棉花等),每畝補償1326元;蔬菜和特色經濟作物(含瓜果、蓮藕、芡實、食用菌、中草藥等),每畝補償4405元。
(二)專業養殖。
1.畜牧專業養殖。
(1)補償對象認定。因蓄滯洪運用導致畜牧養殖受到損失并達到專業養殖標準的畜牧專業養殖居民,區內行政事業、公益事業單位以及各類企業養殖的畜牧不予補償。畜牧專業養殖標準:生豬養殖規模存欄20頭或年出欄50頭以上,能繁母豬存欄5頭或仔豬年出售100頭以上;肉牛存欄或年出欄10頭以上;肉禽養殖規模存欄300只或年出欄2000只以上,蛋禽養殖規模存欄500只以上;羊養殖規模存欄或年出欄30只以上。
(2)具體補償標準。育肥豬每頭補償1047.7元、種豬每頭補償1915.1元、仔豬每頭補償556.4元、肉牛每頭補償11207.3元、架子牛每頭補償7166.5元、肉羊每只補償1140元、羔羊每只補償425元、開產蛋雞每只補償18.3元、蛋雛雞每只補償1.6元、肉雞每只14.5元、肉雛雞每只補償1.2元、肉鴨每只補償18.7元、肉雛鴨每只補償2.2元、肉鵝每只補償58.3元、肉雛鵝每只補償10.3元、淘汰成年鴿每對補償21.7元、乳鴿每對補償10元、生產種鴿每對補償66.7元、蜜蜂每箱補償558.4元。
2.水產專業養殖。
(1)補償對象認定。因蓄滯洪運用導致水產品損失并達到專業養殖標準的水產養殖居民(含稻漁綜合種養居民),區內行政事業、公益事業單位以及各類企業損失的養殖水產品不予補償。水產專業養殖標準:精養魚塘1畝(含)以上、普養魚塘5畝(含)以上、自然水域(湖泊、水庫、河溝)養殖面積50畝(含)以上,稻漁綜合種養面積為10畝(含)以上。其中:精養魚塘指養殖設備比較完備,按精養高產規范要求投放苗種、投喂飼料,防治病害及日常管理。
稻漁綜合種養統一在“專業養殖”類申報,不得在“農作物”類重復申報。受補償的水產養殖戶,承包國有水面的,必須持有合法承包合同、水域灘涂養殖證和承包費繳費憑證;承包集體水面的,必須持有合法承包合同和承包費繳費憑證。受補償的稻漁綜合種養戶,須持有耕地承包經營權證或耕地流轉合同,田間設有防逃設施。
(2)具體補償標準。精養池塘每畝補償4857.9元,普養池塘每畝補償1943.2元,自然水域養殖每畝補償968.6元,稻漁綜合種養每畝補償1323.8元。水產養殖實行最高限額補償,最高補償額不得超過280萬元。
池塘養殖、稻漁綜合種養未達到專業養殖標準的,按照實際承包面積比照常規經濟作物(1326元/畝)進行補償;自然水域養殖未達到專業養殖標準的,按照實際承包面積比照糧食作物(749元/畝)進行補償。
(三)經濟林。
1.補償對象認定。區內常住戶口居民和在蓄滯洪區內承包土地的區外居民在已經運用蓄滯洪區內發展的經濟林。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的土地,實際經營人為補償受益人,合同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樹種:在地楊樹、杞柳、紫穗槐、果樹、葡萄樹、綠化苗木、花卉等。由于區域氣候特點和經營習慣差別,各地發展經濟林樹種差異較大,不在上述樹種范圍的經濟林計入蓄滯洪區居民財產損失核查明細表經濟林欄的“其他”列,并注明具體樹種名稱。
規模:具有一定規模的成片經濟林木,要求小班種植面積在1畝及以上,按棵承包的,可按每56棵折算成1畝的方法計算。
憑證:受補償的經濟林種植戶,應當持有《林權證》;如暫未取得林權證的,應當持有相關土地合法經營的合同或協議,或者持有鄉鎮以上人民 *** 審核確認林木權屬的書面證明材料。
行洪區及蓄洪區內的行洪通道上種植的經濟林不予補償。經濟林套種農作物的受淹土地,按照就高原則,只計算一種,不得重復計算。區內行政事業、公益事業單位以及各類企業種植的經濟林不予補償。
2.具體補償標準。實行畝均定值補償,每畝補償2003元。
(四)居民住房。
1.補償對象認定。因分洪蓄洪遭受損失的區內常住戶口農民合法住房的主體部分,其他搭建的附屬建筑物不屬于補償范圍。
災后享受國家統一建房補助政策的區內居民,其住房損失不予重復補償。已安排移民遷建并獲得相應補助資金的群眾,其原老房水毀損失不予補償。2020年對已運用的蓄滯洪區安排移民遷建計劃的,則住房水毀損失不予補償。
2.具體補償標準。根據農民合法住房主體部分受損程度,農房受損補償標準如下。
(1)農房損毀輕微。主要是因水泡造成房屋地坪、門窗、墻面等表面受損,需要進行局部修繕。補償標準為50元/平方米。
(2)農房損毀較重。主要是因水災造成農房部分承重結構承載力不能滿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現險情等情形,構成局部危房,系C級危房,需要修繕加固。補償標準為120元/平方米。
(3)農房損毀嚴重或倒塌。主要是農房承重結構承載力已不能滿足正常使用要求,農房整體出現險情等情形,構成整幢危房,系D級的危房,需要重建。補償標準為:磚混結構840元/平方米、磚木結構700元/平方米、土坯結構560元/平方米。
(五)家庭農業機械、役畜和家庭主要耐用品。
無法轉移的家庭農業生產機械、役畜和家庭主要耐用消費品,主要補償因來不及轉移所造成的水毀損失,能轉移而不愿轉移的不予補償。家庭農業生產機械主要包括電(動)機、柴油機等農用生產機械。役畜主要包括牛、馬、騾、驢等從事農役的牲畜(不含幼畜)。家庭主要耐用消費品主要包括空調、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等主要家用電器。以上三項按水毀損失的50%補償,但登記總價值在2000元以下的,按照水毀損失的100%補償;水毀損失超過2000元不足4000元的,按照2000元補償。
(六)下達轉移命令和運用準備通知,由于情況變化未實施蓄滯洪的國家蓄滯洪區轉移人員。
按照具有常住戶口的實際轉移區內居民人數(不含行政、非農事業單位人員)進行定額補償,每人補償840元。
上述蓄滯洪區運用補償范圍,由省應急廳(省防辦)負責解釋;農作物和專業養殖損失補償相關政策,由省農業農村廳會同有關部門負責解釋;經濟林損失補償相關政策,由省林業局會同有關部門負責解釋;居民住房損失補償相關政策,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會同有關部門負責解釋;下達轉移命令和運用準備通知未實施蓄滯洪的轉移人員補償相關政策,由省財政廳會同省應急廳(省防辦)、省水利廳負責解釋。
養殖場被水淹怎么賠償
按照政策養殖大戶是沒有救災補助的,水災受災的救災補助,是針對受災群眾的最低生活保障,保證一天口糧的。
而水產養殖戶養殖的魚、螃蟹等因水災受損,按照政策是沒有災后補助的,因為這是商業行為,屬于自負盈虧,水產養殖戶可以通過保險途徑理賠。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