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分享農村拆遷老百姓補償標準的一些知識點,和2021年山西自然災害房屋補償標準?的問題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話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決您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本文目錄
- 農村征地拆遷對有地有戶口的農民是怎么補償的呢?
- 現在農村拆遷多少錢平方?為什么有的只有幾百錢一平方?
- 2021年山西自然災害房屋補償標準?
- 法律規定拆遷補償款該給多少才算合理?
- 各地征地補償標準 *** ,你們那兒的補貼是多少?
農村征地拆遷對有地有戶口的農民是怎么補償的呢?
農村征地拆遷對有地有戶口農民這么補償的問題:
統一回答,各地人均生活水平及相關政策不一,但補助的內容和方式是基本一致,具體參照當地 *** 下發的征地拆遷補助方案。
第一:房屋
以我地為列:磚混房補助每平方780元,川架(純木結構住房)每平方600元,石木住房每平方650元,房屋面積由專業測繪公司測量。
第二:土地
以我地為列:被征用的耕地,以實地測量被占耕地面積,按每畝產量及當地市場價平均值乘以10進行賠償補助。
第三:青苗物
此處不能為列:原因如下,根據當事人土地里面種植物,根據種植物價值及產量有關,但都根據市場價賠償,因此不能舉列。
第四:附屬設施
比如圍墻、院壩、糞池、墳地、魚池等都會進行相應補償,只是相關的補償標準不一,以圍墻為列,以磚、石砌補助每平方90元,院壩每平方50元。
不一一說明補助標準,畢竟每個城市的人均生活水平不一,因此補助標準也不一,請以各地 *** 下發征地拆遷補助方案為準。
現在農村拆遷多少錢平方?為什么有的只有幾百錢一平方?
農村集體土地上房屋的拆遷征收依據是《土地管理法》四十八條法定的三種補償方式。一,重新安排宅基地新建安置。二,安置房安置。三,貨幣補償。前兩種是產權調換。法定原則是改善居住條件,保證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意思就是原有房產證,宅基地證登記的面積越拆越大,越拆越好。單一的貨幣補償,因不服從征收補償決定,漫天要價,防礙征收工作進行,可能被法院裁決司法強制。選擇補償方式是拆遷征收中最重要的問題。無論那種補償方式,法定原則都是先補償,后搬遷。選好房,談好價,再簽拆遷協議。按照法律規定依法支持拆遷征收工作的進行,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2021年山西自然災害房屋補償標準?
1、房屋補償標準
樓房每平方米補償3300元。
搗制磚砼結構房屋每平方米補償2800元。
磚瓦房每平方米補償2400元。
平房每平方米補償1900元。
2、其他地上附著物補償標準
倉房每平方米補償920元。
室外水泥地坪每平方米補償165元。
沼氣池每個補償4600元。
廁所每平方米補償190-300元。
豬雞舍每平方米補償150-260元。
塑料大棚每平方米補償165-280元。
菜窖每平方米補償180-330元。
磚石墻每延長米補償190元。
格柵每延長米補償450元。
大門樓每個補償2400元。
飲用水井每眼補償1000元。
農家排灌水井每眼補償15000元。
排灌大井每眼補償3萬元。
排水管每延長米補償80-150元。
電話移機補助費每戶200元。
有線電視遷移補助費每戶300元。
墳每座補償5000元。
法律規定拆遷補償款該給多少才算合理?
一提到拆遷,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拆遷補償,因為對于很多被拆遷人來說,拆遷補償就是一塊傷疤,一些被拆遷人都說,在外人看來,“拆遷戶”是有錢的象征,外表光鮮亮麗,實際上,經過整個拆遷流程之后,真正落在自己手里的并沒有多少,特別是一些地方農村,拆遷后甚至沒有補償,沒有安置,這也就激化了矛盾,那么,到底拆遷補償到底給多少才算合理,才能雙方都滿意呢?淵博征地拆遷律師結合法律簡單分析一下這個百姓關心的話題。
對拆遷方來說,如果需要補償的被拆遷人基數很大,每一戶的補償費用都必須嚴格把控,不然要啟動征收項目是沒有足夠的資金,現實案例中也有一些較好地段的拆遷,個別當事人張嘴就要幾個億,直接嚇跑征收單位,這樣就導致征收項目夭折。
所以,對于征地拆遷補償的多少,拆遷方和被拆遷人都各執一詞,每個地區、每一戶的情況不同,很難有一個界定范圍,那么拆遷過程中需要給被拆遷人多少錢,才能讓被拆遷人滿意呢?并且不會給被拆遷方帶來過多的壓力,導致項目的停滯呢?
從法律層面上來看,也沒有明確的規定每戶應該有多少補償,主要是因為每個地區情況等各種原因不同造成的,法律只能給出一個最基本最統領性的標準,也是最低限度的補償規定,如果拆遷補償連國家的最低補償標準都不能滿足,那么,就真的不合理。
再有就是城市的國有土地和農村集體土地的補償差距是很大的,也造成不能有一個統一的補償標準,雖然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嚴重的不合理......
我們看一下國有土地上房屋補償:
根據《國有土地上征收與補償條例》規定,補償應當包括,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因征收造成的搬遷、安置補償;因征收造成的停產停業補償,根據規定可以看出,國有土地上征收,被拆遷人獲得補償的來源主要是上述所提到的幾個方面,被拆遷人判斷自己的補償是否合理,也主要通過這幾個方面來衡量。
農村集體土地的征收補償:
相比較國有土地,集體土地情況更復雜,國有土地房屋征收可以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作為參考,而集體土地是沒有法律參考,能作為參考的只有《土地管理法》,但在土地管理法中,對被征收農民的補償規定也很籠統,不夠明確,也不能完全適用于全部情況,所以又出臺了相關解釋,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棚戶區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可以參照國有土地標準進行補償。
這都是很籠統的規定,并不能解決實際中因為拆遷發生的各種問題,這些規定只能作為界限規定,意思是說拆遷方在征收過程中,不能觸犯上述規定底限,一般來講,被拆遷人的補償標準是出現在征收補償方案中,被拆遷人可以申請信息公開的方式查到,更多的情況都可以通過公告得知,對補償方案的審查,是被征收人弄清自己補償多少才合理的重要步驟,也是關鍵一步。
大多數情況淵博征地拆遷律師都是通過提出意見、要求聽證、申請復議、訴訟等多種途徑采取措施,幫助被拆遷人拿到自己的合理補償。
如果被拆遷人自己都感覺到拆遷補償不合理了,或者感覺拆遷過程中有異常,那么肯定存在問題,我們要做的是用法,而不只是說法。
各地征地補償標準 *** ,你們那兒的補貼是多少?
根據“合村并鎮”,“環境整治”,“新農村建設”等項目用地的需要,各省市都出臺了相關的集體土地拆遷補償方案。原則上是以2011年1月21日國務院頒布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590號令為基礎,各省市根據自身情況制定相關細則開展工作。
南京市也出臺了《南京市國有土地房屋征收與補償辦法》第318號文,各區也制定了相關細則,我身處江寧動遷第一線,江寧區目前依照江寧區第2號文和3號文開展工作。
江寧區拆遷補償的選擇方式有貨幣補償和產權調換。其補償標準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搬遷費。每平方50元*認定面積(人口認定)。保底2000元。
2、過渡費。認定面積*(8/9/10,根據區號檔位不樣)*36個月(如果貨幣補償12個月)。保底每月2000元每戶。
3、提前搬家獎勵。認定面積*410每平方。保底50000元每戶。
4、附屬物及太陽能,空調等物品的移機費。
5、裝修補償。認定面積*500每平方。
6、青苗費補償。以評估公司價格為準。
7、其他獎勵。
從接手的幾個江寧區農村集體土地拆遷項目來看,拆遷政策照顧到絕大多數產權人,認可度很高,老百姓能真真切切感受到拆遷帶來的紅利!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