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刑事案件中不完整的視頻可以作為證據嗎
- 2、刑事案件開庭視頻公開嗎
- 3、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
- 4、刑事案件視頻,人已死亡,家屬可以復制一份視屏拿回家看嗎?
- 5、一般的刑事案件,從檢查院批捕到法院開庭要多長時間?
- 6、刑事案件的辦案流程是什么樣的
刑事案件中不完整的視頻可以作為證據嗎
刑事案件中不完整的視頻,是否可以作為證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視頻能夠把案件事實完整地說清楚,則可以作為證據;否則就不能作為證據。《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八條 可以用于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
視頻可以作為法律證據。為了使視頻資料具備法律效力,必須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視頻資料未被剪接、剪輯或偽造,內容連貫且未被篡改,具備客觀真實性和連貫性。 視頻資料的獲取必須遵循法律規定。如果獲取視頻資料侵犯了他人隱私或違反了法律禁止性規定,則該資料不能作為訴訟證據使用。
最關鍵的是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直接點就是正常情形下錄的音,只要不違反法院的禁止性規定,就是合法的。可以做為證據使用。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直接點就是正常情形下錄的音。
書證是能夠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文件或其他文字材料,如犯罪分子進行聯絡的往來書信、單據、賬本等。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法律分析:關于“錄像是否可以作為直接證據”問題需要根據實際案例判斷,依照相關法律規定錄像屬于視聽資料的一種,可作為一種證據在訴訟中使用。但是錄像能否成為直接證據,關鍵看要證明的事實是什么。結合在不同案件中的具體情況,也會有不同,即錄像即可能是直接證據也可能是間接證據。
刑事案件開庭視頻公開嗎
1、法庭開庭審理刑事案件,原告人要求自己錄像,然后公開視頻,是絕對不可以的。因為當事人不可以自己對庭審錄像。法院會制止的;并且當事人無權公開播放庭審錄像。全體人員在庭審活動中應當服從審判長或獨任審判員的指揮,尊重司法禮儀,遵守法庭紀律。
2、視情況而定刑事訴訟視頻完整版:依法公開進行的庭審活動是可以進行視頻直播的,但是沒有依法公開的庭審是不能進行視頻直播的。未成年人犯罪,其中14周歲以上不滿16周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不公開審理。
3、法律分析:不可以。法庭開庭審理刑事案件,法院應當進行錄像并公開,但個人錄像,然后公開視頻,是不可以的。第一,當事人不可以自己對庭審錄像。法院會制止的;第二,當事人無權公開播放庭審錄像。
4、法律分析:依法公開進行的庭審活動是可以進行視頻直播的,但是沒有依法公開的庭審是不能進行視頻直播的。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八十三條 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公開進行。
5、依法公開進行的庭審活動是可以進行視頻直播的,但是沒有依法公開的庭審是不能進行視頻直播的。依法公開進行的庭審活動,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通過電視、互聯網或其刑事訴訟視頻完整版他公共媒體進行圖文、音頻、視頻直播或錄播:(一)公眾關注度較高;(二)社會影響較大;(三)法治宣傳教育意義較強。
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
法律分析刑事訴訟視頻完整版: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包括: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專門機關依法行使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原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未經人民法院判決刑事訴訟視頻完整版,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等等。
法律分析:刑事訴訟基本原則:(一)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專門機關依法行使。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刑事訴訟視頻完整版他法律的有關規定。(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三)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原則。(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
【法律分析】(一)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國家專門機關依法行使原則刑事訴訟視頻完整版;(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原則刑事訴訟視頻完整版;法院、檢察院作為整體的獨立,而不是法官、檢察官個人獨立;我國的獨立只獨立于行政,不獨立于立法;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
依靠群眾。審判公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未經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不得確定有罪。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責任。追究外國人刑事責任適用我國《刑事訴訟法》。十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
法律分析: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有:偵查、檢察、審判權由專門機關依法行使原則嚴格遵守法律程序原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原則;依靠群眾原則;審判公開原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原則。
刑事訴訟基本原則如下: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國家專門機關依法行使原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原則;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原則;人民檢察院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原則;各民族公民有權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原則;審判公開原則。
刑事案件視頻,人已死亡,家屬可以復制一份視屏拿回家看嗎?
1、原則上,不可以。刑事案件所涉視頻,這是刑事訴訟證據,家屬,實際上與普通人一樣,沒有任何法定理由可以復制該視頻。偵查以保密為原則,該視頻應當在偵查終結時,移送檢察機關,提起公訴后,移送人民法院。
2、受害者家屬是有權力看事發監控,情況如下;可以申請查看。但派出所不是必須給看。如果涉及執法不公等問題。可以向上級公安機關進行行政復議,或法院起訴,要求派出所協助調取監控。
3、刑事公訴案件的證據,在偵查過程中,被害人家屬無權要求觀看。在庭審時,被害人家屬可以參加旁聽,該視頻證據是否公開展示,由人民法院決定。根據法律規定,在刑事訴訟中,被害人死亡的,作為其家屬可以在檢方審查起訴時,要求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此時家屬作為附帶民訴的當事人有權要求查看相關視聽資料。
4、需要首先這份監控錄像必須是原件,如果原件不易提取的,可以用復制件,但要證明復制件和原件一致。其次要對監控錄像的提取、制作過程進行記錄和說明,包括監控錄像中顯示的時間與北京時間是否有誤差,制作過程中是否有剪切等行為。
一般的刑事案件,從檢查院批捕到法院開庭要多長時間?
1、法律分析:一般的刑事案件,從檢察院批捕到法院開庭需要五個月時間。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四條 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準延長一個月。
2、一般來講,批捕到法院開庭,大約需要兩個月左右的時間。【法律依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四條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準延長一個月。
3、法律分析:一般的刑事案件,從檢察院批捕到法院開庭需要三個月時間。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七十五條 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法庭審判所必需的證據材料;認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可以要求其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作出說明。
4、被檢察院批捕后多久開庭檢察院批捕后,一般還需要三個月左右才開庭。根據法律規定,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偵查羈押期限通常不得超過二個月;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期限為一個月;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決定開庭審理的,會在開庭前通知當事人。
5、法律分析:檢察院批準逮捕后一般會在3個月內起訴到法院開庭審理(偵查2個月,審查起訴1個月),案情復雜延長的話就有可能延長時間,但最多不應該超過12個月。
刑事案件的辦案流程是什么樣的
1、公安機關偵查階段。公安機關可先對犯罪嫌疑人進行拘留,拘留期限最長為37日;檢察院審查起訴階段檢察院應當在一個月內做出是否起訴的決定,重大復雜案件可以延長半個月;人民法院審理階段。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一般會在兩個月左右開庭,并對案件進行審理。
2、刑事案件的辦案流程如下:偵查立案。偵查機關接受報案人或控告人的舉報,或偵查機關自行發現犯罪線索,予以立案偵查。移送審查起訴。構成犯罪的向人民檢察院提請公訴提交起訴意見。檢察院提起公訴。檢察院對證據不充分的案件,退回補充偵查。
3、法律分析:刑事案件的辦案流程如下:偵查立案。偵查機關接受報案人或控告人的舉報,或偵查機關自行發現犯罪線索,予以立案偵查。移送審查起訴。構成犯罪的向人民檢察院提請公訴,提交起訴意見。檢察院提起公訴。檢察院對證據不充分的案件,退回補充偵查。
暫無相關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