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何慕|以庭審為中心,推進庭審實質化——以刑案二審開庭率為視角_百度...
- 2、推進以什么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
- 3、刑事訴訟法,中國到底有沒有確立無罪推定原則
- 4、刑事訴訟設置速裁程序,是否違反審判中心主義?為什么?
何慕|以庭審為中心,推進庭審實質化——以刑案二審開庭率為視角_百度...
開庭審理是程序正義要求,是訴訟制度改革的核心。刑事案件二審以開庭為原則,對不需開庭的案件需說明理由,明確“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為開庭標準。這保障了實體正義。審判中心主義與庭審實質化密切相關。審判中心主義認為審判階段是中心,只有審判能最終決定刑事責任,而其他程序僅具程序意義。
推進以什么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
1、審判。根據(jù)查詢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官網(wǎng)得知,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是黨中央在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背景下作出的重大改革部署,是堅持嚴格司法、確保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的現(xiàn)實需要。
2、最高人民檢察院當天向記者提供消息稱,曹建明指出,要按照《 *** 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要求,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確保案件處理經(jīng)得起法律和歷史的檢驗。曹建明說,要加強人權司法保障,依法保護訴訟過程中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合法權益,健全冤假錯案有效防范、及時糾正機制。
3、《 *** 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推進以審判為中心訴訟制度改革,確保偵查、審查起訴的案件事實證據(jù)經(jīng)得起法律的檢驗。全面貫徹證據(jù)裁判規(guī)則,嚴格依法收集、固定、保存、審查、運用證據(jù),完善證人、鑒定人出庭制度,保證庭審在查明事實、認定證據(jù)、保護訴權、公正裁判中發(fā)揮決定性作用。
4、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以審判為中心”訴訟制度的意義: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就是要求庭審實質化,提高審判質量。“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各辦案部門重視庭審,嚴格證據(jù)標準,落實規(guī)則要求,提高庭審質量,最大限度地避免冤錯案件。
刑事訴訟法,中國到底有沒有確立無罪推定原則
無罪推定是一種學理上的叫法,實際操作并沒有這樣的規(guī)定。我國現(xiàn)行法律類似于無罪推定的是《刑事訴訟法》第十二條 未經(jīng)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
法律主觀:我國實行的是無罪推定原則。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未經(jīng)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這便是我國刑法中無罪推定原則的體現(xiàn)。在無罪推定原則的要求下,被追訴者在被起訴前處于犯罪嫌疑人的地位,被起訴后則處于被告人的地位,不能稱其為罪犯。
無罪推定是世界各國刑訴法普遍確認的原則,這一原則能否適用于我國的刑事訴訟,是一個長期爭論而認識很不一致的問題。從50年代中期的“反右”斗爭直到80年代反對資產(chǎn)階級自由化和清除精神污染,我國法律界始終沒有中斷對無罪推定原則的批判。
在1997年刑事訴訟法修改之前,中國不采用無罪推定或有罪推定原則,而采取“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
法律分析:無罪推定作為一項訴訟原則,是一種具有世界性普遍意義的法律文化現(xiàn)象。無罪推定原則是現(xiàn)代法治國家刑事司法通行的一項重要原則。我國目前是無罪推定。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二條 未經(jīng)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
刑事訴訟設置速裁程序,是否違反審判中心主義?為什么?
1、在簡易程序中審判中心主義與刑事訴訟,可以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控辯雙方可以不受普通程序中出示證據(jù)、法庭辯論等流程審判中心主義與刑事訴訟的限制,節(jié)約審判中心主義與刑事訴訟了庭審時間。在速裁程序中則更為簡化,在案件事實清楚,被告人同意的情況下可以省略法庭調查、法庭辯論的環(huán)節(jié)。但是,沒有違反審判原則,只是減少不必要的程序。
2、我國屬大陸法系國家,采取的是職權主義訴訟模式,法院具有發(fā)現(xiàn)事實真相和公正審判的職責。這便使得因法院認為量刑建議畸輕,而將其建議告知檢察院,從而由檢察院再行對量刑建議進行調整,進而出現(xiàn)與吳某再行協(xié)商量刑成為可能。
3、在一些地方的司法實踐中,逮捕“綁架”審判,審理方式以審查案卷筆錄為主,庭前會議實體化,以及法庭審理僅以定罪為中心,均在一定程度上虛置刑事審判程序,使其流于形式。
暫無相關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