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2019年贍養老人免稅標準,以及2019年贍養老人免稅標準是多少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 1、2019年個稅新政都有哪些?
- 2、贍養老人扣稅標準是多少
- 3、贍養老人可以扣多少稅?
- 4、個人所得稅贍養老人的標準
- 5、贍養老人怎么免稅
2019年個稅新政都有哪些?
2019年個人所得稅最新政策主要體現為兩點:一是起征點從3500元提高到5000元,并擴大了3%、10%、20%三檔低稅率的級距,分別由1500元、3000元、4500元提至3000元、9000元、13000元。二是增加了專項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可在申報納稅時按規定標準予以稅前扣除,切實降低稅負,實現精準減稅。其中(1)子女教育按照每個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父母可以選擇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標準的100%扣除,也可以選擇由雙方分別按扣除標準的50%扣除。(2)繼續教育屬于學歷(學位)教育的,按照每月400元定額扣除;屬于職業資格教育的,在取得相關證書的當年,按照3600元定額扣除。(3)住房貸款利息在實際發生貸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標準定額扣除,扣除期限最長不超過240個月,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貸款的利息扣除;經夫妻雙方約定,可以選擇由其中一方扣除,具體扣除方式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4)住房租金可以按照主要工作城市的不同,分別按1500元、1100元、800元三個標準定額扣除。(5)大病醫療個人負擔累計超過15000元的部分,由納稅人在辦理年度匯算清繳時,在80000元限額內據實扣除;可以選擇由本人或者其配偶扣除,未成年子女發生的醫藥費用支出可以選擇由其父母一方扣除。(6)贍養老人是指被贍養人是年滿60歲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滿60歲的祖父母、外祖父母,贍養人為獨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贍養人為非獨生子女的,由其與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可以由贍養人均攤或者約定分攤,也可以由被贍養人指定分攤。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只能選擇一項抵扣,不能同時抵扣。另外,關于個稅的其他詳細內容,比如個稅抵扣所需材料、贍養老人如何書寫指定或者約定分攤協議等,都可以單獨聯系我。
【法律依據】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是指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6項專項附加扣除。
贍養老人扣稅標準是多少
法律分析:個人所得稅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標準:
1、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2、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由其與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
個人所得稅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方法:
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全額扣除。非獨生子女的,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可以由贍養人均攤或者約定分攤,也可以由被贍養人指定分攤。
約定或者指定分攤的須簽訂書面分攤協議,指定分攤優先于約定分攤。
具體分攤方式和額度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納稅人贍養年滿60歲以上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贍養支出,可以稅前扣除。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贍養老人可以扣多少稅?
一、納稅人的子女在年滿3歲后接受學前教育階段和從小學到博士研究生的全日制學歷教育階段的相關支出,按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標準定額扣除;
二、納稅人贍養年滿60歲父母的支出,按照一定標準定額扣除。其中,獨生子女按每月2000元標準扣除,非獨生子女與其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2018年9月6日,國務院總理 *** 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落實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的配套措施,為廣大群眾減負。會議指出,要在確保2018年10月1日起如期將個稅基本減除費用標準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并適用新稅率表的同時,抓緊按照讓廣大群眾得到更多實惠的要求,明確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普通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支出6項專項附加扣除的具體范圍和標準,使群眾應納稅收入在減除基本費用標準的基礎上,再享有教育、醫療、養老等多方面附加扣除,確保扣除后的應納稅收入起點明顯高于5000元,進一步減輕群眾稅收負擔,增加居民實際收入、增強消費能力。
2018年9月20日, *** 總理在回答出席2018年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的中外企業家提問時表示,個稅專項附加扣除要體現公平簡便原則。
【法律依據】:《個人所得稅法》第九條 個人所得稅以所得人為納稅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 納稅人有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的,以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為納稅人識別號;納稅人沒有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的,由稅務機關賦予其納稅人識別號。扣繳義務人扣繳稅款時,納稅人應當向扣繳義務人提供納稅人識別號。
個人所得稅贍養老人的標準
【法律分析】:個人所得稅贍養老人的標準:贍養老人支出方面,納稅人贍養60歲(含)以上父母的,按照每月2000元標準定額扣除,其中,獨生子女按每人每月2000元標準扣除,非獨生子女與其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每個月不超過1000元。由贍養人均攤或者約定分攤,也可以由老人來指定分攤,約定或者是被指定分攤,需要大家簽訂書面的分攤協議,并且指定分攤大于約定分攤,在一個納稅年度里,是不允許有變更的。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準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準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并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img]贍養老人怎么免稅
贍養老人 個人所得稅 專項附加扣除 標準:納稅人贍養60歲(含)以上父母的,按照每月2000元標準定額扣除。其中,獨生子女按每人每月2000元標準扣除,非獨生子女與其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每個月不超過1000元。《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第二十二條納稅人贍養一位及以上被贍養人的贍養支出,統一按照以下標準定額扣除: (一)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二)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由其與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可以由贍養人均攤或者約定分攤,也可以由被贍養人指定分攤。約定或者指定分攤的須簽訂書面分攤協議,指定分攤優先于約定分攤。具體分攤方式和額度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第二十三條本辦法所稱被贍養人是指年滿60歲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滿60歲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關于2019年贍養老人免稅標準和2019年贍養老人免稅標準是多少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