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怎么統計交通事故數據的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我國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統計是什么?
我國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統計是世衛組織估算的。
中國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超過20萬。這些死亡完全是可以預防的。更悲慘的是,很多交通事故都傷及兒童。
交通事故是指道路上因過錯或者意外造成人身安全及財產損失事件。交通事故不但包括人員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而造成的事故,也包括地震、山洪、臺風、雷擊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造成的交通事故。
相關信息介紹:
中國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居高不下,原因眾多。“2005汽車安全論壇”的與會人員討論認為,主要原因:
一是國內的混合交通現狀,國外經常是車撞車,死人的概率小,而國內經常是車撞人(或兩輪車),死人的概率大得多。
二是國內行人、駕駛員的交通安全意識普遍比較淡薄,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不多。
三是不少國產車在安全性方面與國外存在差距。
四是國內很多駕駛員沒有養成正確的駕駛習慣,沒掌握事故發生前后正確的操作方法。
[img]怎么樣統計交通事故,都有些什么指標
交通事故賠償根據不同的情況賠償是不一樣的。 交通事故不同受傷情況賠償項目也不一樣,由于不同地區人均收入水平不一樣,所以各省市交通事故賠償的標準 也不一樣。具體的2011年最新交通事故賠償標準如下:
一、人身損害的一般賠償范圍(受害人沒有達到殘疾或者死亡的后果)
1、醫療費賠償計算公式
醫療費賠償金額=診療費+醫藥費+住院費+其他醫用費用
2、住院伙食補助費賠償計算公式
住院伙食補助費賠償金額=均日消費×住院天數
3、營養費賠償計算公式
營養費賠償金額=根據傷殘情況參照醫療機構意見確定
4、受害人誤工費賠償計算公式
誤工費賠償金額=受害人固定收入(天/月/年)×誤工時間
5、陪護費賠償計算公式
陪護費賠償金額=陪護人的原收入×陪護時間
或者同等級別護工報酬標準×陪護時間
6、交通費賠償計算公式
交通費賠償金額=實際發生的交通費用(憑票)
7、住宿費賠償計算公式
住宿費賠償金額=一般公職人員出差住宿標準×住宿天數
二、交通事故殘疾的:除以上一般賠償費用以外還有交通事故傷殘補助金
交通事故傷殘補助金具體賠償多少錢,要進行傷殘鑒定,確定交通事故傷殘級別,然后再根據當地交通事故賠償標準給予相關的賠償。
交通事故殘疾賠償金=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居民人均收入×傷殘系數×賠償年限
根據北京市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布的數據,北京市2011年人身損害賠償標準參考系數如下:
1.2010年北京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73元/人;
2.2010年北京市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9934元/人;
3.2010年北京市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3262元/人;
4.2010年北京市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0109元/人;
你可以參照上述標準適用法律.
三、交通事故死亡的:
除以上一般交通事故賠償范圍以外還有喪葬費、死亡賠償金、被撫養人生活費等。
關于以上交通事故賠償各賠償項目的計算方式、索賠技巧及交通事故一至十級及交通事故死亡賠償標準及賠償金額樓主可以在百度搜(北京交通事故賠償咨詢中心網)進入詳細查看,另外城鎮戶口和農村戶口由于人均收入水平不一樣,同級別賠償的金額也不一樣,他們中心網都有解釋,他們中心在處理交通事故賠償方面在業界很有名,可以先辦案后付費不成功不收費,還有專業律師免費在線解答,希望可以幫你解決問題。
道路交通事故的百萬車公里事故率如何計算?
實際發生的事故次數乘以100萬公里再除以實際行駛的公里數就得到百萬車公里事故率。
我國目前仍用事故次數、受傷人數、死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款額四項指標與上一年度同期對比,表示事故率的升降。
交通事故率是表達一定時期內,國家或某地區交通事故次數或傷、亡人數與其人口數、在籍(機動)車輛數、運行里程的相對關系。
它既表示綜合治理道路交通的水平,又是交通安全度的評價指標。事故率計算方法很多,何種方法較科學尚有爭議。
我國目前仍用事故次數、受傷人數、死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款額四項指標與上一年度同期對比,表示事故率的升降趨勢。
擴展資料:
防范措施:
1、加強以交通參與者為中心的安全管理
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對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傷亡方面有重要影響,交通管理組織系統的不協調會間接導致交通事故傷亡的增加,管理方面的失誤會通過交通參與者與技術系統的不協調表現出來。為此,應加強對交通參與者的安全管理。
2、提高駕駛員安全素質的對策
提高駕駛員安全素質是交通安全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我國每年因駕駛員的違章和失誤而造成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約占80%,因此,對駕駛員的安全教育和嚴格考核是減少交通事故傷亡的重要措施。
管理部門應重點從下列措施來提高駕駛員的安全素質:
(1)對駕駛員安全行車方面進行正面教育,使駕駛員認識到遵守交通規則和正確駕駛車輛,有利于交通安全。駕駛員在嚴格學習和考核中,加強公德意識的培養,特別是讓違章的駕駛員認識到自己的不安全行為,將對他人和自己的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2)對駕駛員的再學習應予高度重視。通過培訓教育,提高駕駛員在復雜條件下的事故隱患預測能力,掌握識別不安全因素的有關知識和經驗,為減少或消除行車中的危險情況奠定良好基礎。
(3)對營運車輛駕駛員采取嚴格的控制措施。為此,國家應制定統一的行車記錄單,以備執法人員核查。對每天駕車超過一定時間的駕駛員,必須停車休息,否則對個人和所在公司進行嚴厲處罰。并對酒后駕車、超速行車的駕駛員進行嚴格監控,嚴重者終生不得駕車。
3、提高交通事故求援與救護技術
交通事故發生后,救援機構及時到達事故現場進行處理、救護,對減少人員傷亡損失是十分有益的。此方面的措施主要體現在事故的實時監測、事故發生地點的準確定位、各部門信息系統相互溝通、交通事故求援與事故現場受傷人員快速救護、技術裝備的合理配備。
4、重視交通事故
人員傷亡的調查與分析我國對交通事故人員傷亡的特點、特征及其普遍性規律、肇事駕駛員的安全水平,應予重點調查和研究。國家應建立行之有效的調查統計系統,包括保險、醫療、交通、車輛部門、警察部門。
把所有交通事故調查數據集中到國家主管部門的統計分析中心,且與其他相關部門進行資源共享,其中包括交通事故人員傷亡的調查統計系統,并確保數據的客觀性和準確性,這有助于總結交通事故傷亡規律,為預防和減少事故傷亡提供可靠的依據?[3]??。
5、重視人與道路環境相適應的問題
探討和掌握人與交通環境的協調特性,依此改善交通環境(包括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對提高交通參與者的適應能力和減少交通事故人員傷亡有積極作用。在道路建設方面,我國應充分考慮人與道路相適應的安全問題。
這主要包括人對道路幾何條件、光線照明條件的適應性以及安全設施的有效性等方面。對各種道路交通條件是否符合駕駛員安全行車進行系統地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如有些發達國家對事故多發路段采用不同顏色,警示駕駛員安全行車。另外,道路的行人通道標志標線應醒目,以便引起駕駛員特別注意。
6、從車輛技術性能方面保護交通參與者
據統計,我國車輛正面碰撞和側面碰撞造成的死亡人數超過了50%。可見,加強車輛安全技術的應用,是減輕交通參與者人身傷害的有效技術措施。例如強化車輛的安全技術標準、制定更嚴格的車輛檢驗制度、為車輛配備制動防抱死系統和安全測距裝置以及對駕駛員不安全狀態進行實時監控等。
此外,為有效減輕交通事故對駕乘人員的傷害,在車輛上盡可能配全安全帶和安全氣囊。正在蓬勃發展的智能交通系統ITS把人、車、路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道路交通發展到新的水平。我國在這方面應加強國際合作,加快車輛安全智能化技術的開發與應用,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車輛對駕乘人員和其他交通參與者的傷害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交通事故率
關于怎么統計交通事故數據的和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