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保研補償標準,以及專項保研有什么限制?對應的知識點,文章可能有點長,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閱讀完,增長自己的知識,最重要的是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可以解決了您的問題,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
專項保研有什么限制?
專項保研的限制,要根據(jù)該專項的性質而確定。如支教保研,申請人除了要達到基本的成績要求外,還需要到支教目的地去支教一年,一年后才能回本校保研。
比如補償指標保研,申請人需到指定的科研機構或部門進行深造,不能到其他科研機構或學校。
保研定向生是什么意思?
保研定向生,即該學生的保研資格,定向于某個科研機構或者某所大學的實驗室等,學生成功保研后,需根據(jù)要求到該科研機構或該實驗室深造。
在保研中,定向生通常以補償計劃體現(xiàn),即學生的保研名額不占用大學的保研計劃,通常是科研機構或者實驗室自帶指標。
保研補償名額在保研之后嗎?
保研名額不是單獨通知的,而是由院校統(tǒng)一通知并且公示保研名單。
由于每個學校的保研政策不一樣,所以不同的院校,他的保研名額是不一樣的。但是基本上都是以大學前三年的平均成績加上綜合測試成績,得出的綜合成績進行排名,然后確定保研人數(shù),每個學院的保研人數(shù)確定以后,都會在學院的網(wǎng)站進行通知并且公示3-7天左右。
保研補償名額學校通知嗎?
保研名額不是單獨通知的,而是由院校統(tǒng)一通知并且公示保研名單。
由于每個學校的保研政策不一樣,所以不同的院校,他的保研名額是不一樣的。但是基本上都是以大學前三年的平均成績加上綜合測試成績,得出的綜合成績進行排名,然后確定保研人數(shù),每個學院的保研人數(shù)確定以后,都會在學院的網(wǎng)站進行通知并且公示3-7天左右。
考研和保研哪個更容易?
感謝悟空小秘書的邀請!
考研與保研哪個容易?這個問題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為對于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大學結果可能會相差很大。
一、先來談談保研:
我國目前有367所擁有推薦優(yōu)秀應屆本科畢業(yè)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的高校,其中免試指的是不必經(jīng)過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的初試,直接進入復試。拿到推免生資格的學生,除了特殊政策要求的專項計劃外,可以向接收推免生的所有高校申請。
但是不同學校的保研名額是不同的,根據(jù)教育部相關文件要求:
①設有研究生院的高等學校一般按照應屆本科生畢業(yè)人數(shù)的15%左右確定。(目前清華北大的保研率在50%以上,其它985高校基本上在30%以下)
②未設立研究生院的“211工程”建設高等學校一般按照應屆本科畢業(yè)生的5%左右確定。
③其他高等學校一般按照應屆本科畢業(yè)生2%確定,初次開展推薦工作的高等學校,前3年按照1%確定。
擁有研究生院的高校
擁有保研資格的高校名單
從具有保研資格的高校來看,從全國雙一流大學到地方的省屬高校,學校的保研名額是不同的,比較高的學校如北大清華能夠達到50%左右,比較低的學校僅僅有1%的名額,難度差別是不同的。想要從1%、2%、5%的名額中獲得資格,必須要在專業(yè)成績中非??壳?,名額少的學校基本上只能是專業(yè)前3名,甚至更少。
再說說拿到保研資格后,讓人比較欣慰的是一些排名比較靠后的211大學推免生也可以申請到985一流大學之中,而通過考試進入的難度相對大一些。這也是保研吸引人的地方之一,保不到更好的大學,還會有人去爭這個名額嗎?
再來談談考研
考研從全國整體的報錄比來看,其實難度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從報錄比來看,其難度甚至比不上當前的省考、國考(報錄比往往高達幾十比一),但為什么會有人覺得考研有很難呢?關鍵在于報考熱門專業(yè)、報考985名牌大學、報考學校熱門專業(yè)。
前段時間仔細看了一些南京大學2018年研究生錄取情況,從南京大學研究生院公布的數(shù)據(jù)來看,其2018年研究生招生中,學校全日制錄取4101人,接收免試推免生1979人,有大約48%的考生是推免生,剩下的52%的名額已是狼多肉少,而且重點專業(yè)的名額非常有限,選擇這樣的學校去考研真的不如保研容易一些。
選擇報考自己學校或者與本校同水平的高校,難度就小很多了,比如B區(qū)的一些211高校,由于報考人數(shù)有限,其錄取成績僅僅需要考生達到國家線即可確保錄取,復試走個形式即可。
所以不能簡單的去斷定保研和考研哪個更簡單,哪個更容易,而是要通過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作為一個過來人,衷心的希望那些剛進入大學的新生,早早做好大學規(guī)劃,了解自己學校的保研情況,從大一就好好把握,爭取拿到保研資格。
文章到此結束,如果本次分享的保研補償標準和專項保研有什么限制?的問題解決了您的問題,那么我們由衷的感到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