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修路農田征收補償標準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山東農村2020修路補貼標準?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
*** 占用農田修路賠償標準是多少?
各地標準不一,您需要到當地國土資源局查詢,參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七條
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征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yè)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yè)人口數,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yè)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參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規(guī)定。
被征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規(guī)定。
征收城市郊區(qū)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繳納新菜地開發(fā)建設基金。
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 *** 批準,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
國務院根據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高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
老家修高速路,施工道占地如何補償?
——高速公路修建中的施工便道用地,難以納入征地紅線,一般都是按臨時用地進行補償。
筆者老家所在村正在修建高速公路,也涉及施工便道占地的問題,加之筆者接觸過同類項目的用地工作,特結合實際給予上述答復。
一、施工便道用地多為臨時用地性質,一般不會進行征地。
由于項目建設用地控制越來越嚴格,征地指標控制極嚴,高速公路建設中一般是公路線路直接經過占用區(qū)域的土地才能納入征地紅線,其他如料場、項目部、施工便道、拌合站等用地均按臨時用地處理。
原則上料場、項目部、施工便道、拌合站等,在建設完成后,實施復墾交付給當地村社耕種,只是施工道有可能作為農村公路而繼續(xù)保留使用。
二、施工便道等臨時用地應按規(guī)定進行補償,其補償的額度與是否復墾有一定關系。
施工中的料場、項目部、拌合站臨時用地,大多是按一定標準租用土地,并由建設單位向當地國土部門繳納復墾保證金后辦理臨時用地手續(xù),只是有可能該租金要略高于當地土地流轉的平均價格。筆者這里一些項目的工人生活區(qū)就是按此情況租用土地,其租金也比土地流轉金稍高,達到了每畝地1000元以上(土地流轉金大多在700元左右)。
對可以不用復墾的施工便道,因建設方省去了復墾的工程費,其實質有點相當于一直占用了土地(但也有可能是當地村社提出繼續(xù)保留),其占地補償相對有可能要高一點。筆者這里,前幾年有按每畝4萬元左右補償,目前老家修高速路是按每畝6萬多點補償的。
極少也有施工便道要復墾的,則按上述料場、項目部、拌合站的臨時用地情況進行補償和處理。
友情提示,也有借用當地村社原有村社級公路作施工便道的,這里就涉及公路維護費等相關費用,需雙方協商解決。
當然,項目建設中的臨時用地,各地的補償標準極有可能不同,與各地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土地流轉均價等都有一定關系,具體以當地公布的為準,筆者這里所舉例子僅作參考。
欲感受“三農微耕機”犁開土地的更多鄉(xiāng)土氣息,敬請關注@鄉(xiāng)村微視界之鄉(xiāng)村漫記,衷心感謝閱讀和點贊。(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2021高速征收樹木賠償標準?
由于樹種不同,相應的賠償標準也有所不同。
比如:楊、柳、榆、槐樹林木根據年限不同,分為:1—3年平均每畝補償6000元,,4—13年平均每畝補償12000—36000元,14—20年平均每畝補償60000-80000元,21年以上平均每畝補償32000元。柞樹林木根據年限分為1—3年平均每畝補償12000元,4—20年平均每畝補償18000—30000元,21—50年平均每畝補償44000—60000元,51年以上平均每畝補償24000元。紅松林木根據年限分為1—3年平均每畝補償12000元;4—20年平均每畝補償20000—31000元;21—40年平均每畝補償56000—62000元;41—70年平均每畝補償168000元;71年以上平均每畝補償126000元。落葉松林木根據年限分為1—3年平均每畝補償150000元;4—20年平均每畝補償180000—250000元;21—50年平均每畝補償60000—130000元;51年以上平均每畝補償110000元。村民房前屋后一般林木(楊柳榆槐等)幼齡林(1—10年生)平均每株補償35-65元;中齡林(11—20年生)平均每株補償220—300元;成熟林(21年以上)平均每株補償350元。
山東農村2020修路補貼標準?
征收耕地補償標準
(1)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3萬元。
(2)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萬元。
(3)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萬元。
2、征收基本農田補償標準
(1)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8萬元。
(2)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9萬元。
(3)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6萬元。
3、征收林地及其他農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8萬元。
4、征收工礦建設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體建設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6萬元。
5、征收空閑地、荒山、荒地、荒灘、荒溝和未利用地平均每畝補償2.1萬元。
2021農田征收補償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征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征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qū)片綜合地價確定。制定區(qū)片綜合地價應當綜合考慮土地原用途、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qū)位、土地供求關系、人口以及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征收農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制定……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應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yǎng)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于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的養(yǎng)老保險等社會保險繳費補貼。
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制定。
文章到此結束,如果本次分享的修路農田征收補償標準和山東農村2020修路補貼標準?的問題解決了您的問題,那么我們由衷的感到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