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房屋拆遷合同補償標準相信很多的網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拆遷補償款怎么算拆遷時需要注意哪些也是一樣,不過沒有關系,接下來就來為大家分享關于房屋拆遷合同補償標準和拆遷補償款怎么算拆遷時需要注意哪些的一些知識點,大家可以關注收藏,免得下次來找不到哦,下面我們開始吧!
本文目錄
城鎮居民房屋拆遷如何賠償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補償項目有哪些
我國并沒有全國統一的拆遷補償標準,都是由各地根據地方實際情況進行制定的,補償方式、補償金額都有差別,如:有的按照戶口進行計算,有的按照面積進行補償。但無論采用哪種形式,都要以不降低被拆遷人原有生活水平為原則進行補償。
國有土地上房屋補償方式
根據我國《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規定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房屋產權調換。拆遷方應給被拆遷人提供兩種方式進行選擇。
選擇產權調換的,市縣 *** 應提供用于產權調換的房屋,并計算、結清房屋價值與用于產權調換房屋價值的差價。
選擇貨幣補償的,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于房屋征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
集體土地上房屋補償方式
根據法律規定,農村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可以采取三種補償方式:
1、重新劃分宅基地進行重建。選擇宅基地劃地重建的,應給予重置成新價補償(修建原有規模房屋所需費用)、裝修費和搬遷補助、過渡費等;
2、貨幣補償。選擇貨幣補償的,要綜合考慮房屋情況與周邊房地產市場價格,確保被拆遷人的居住水平不降低。
3、拆遷調換。選擇拆遷調換補償的,應給予搬遷費、過渡費等,置換比例應不低于1:1。
拆遷承包土地怎么賠償
您好,根據我國《土地法》的規定,凡是涉及集體土地征地拆遷問題的補償款主要從四個方面來解決,包括土地補償費、青苗費,地面附著物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
具體實施辦法各個地方也略有不同:
1、村集體的補償款一般收土地補償費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其余的百分之七十左右歸拆遷戶所有。
2、青苗費全歸拆遷戶的。
3、地面附著物,也就是房屋的拆遷費本應該全歸拆遷戶的,但是有部分集體也從中提走了百分之三十左右。
4、安置補償費,這個是各地 *** 規定的金額,有的一次性付清,有的直接劃入人社局社會保障資金專戶,由人社局建立個人賬戶并繳納社保費用。
拆遷補償款怎么算拆遷時需要注意哪些
房屋拆遷分為國有土地上房屋的拆遷與集體土地上房屋的拆遷
一、國有土地上房屋的拆遷
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產權置換
選擇貨幣補償的,不得低于房屋征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被征收房屋的價值,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按照房屋征收評估辦法評估確定。
二、集體土地上房屋的拆遷
有三種補償方式,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貨幣補償
選擇貨幣補償的,就是房屋重建成本價+宅基地地價
三、拆遷時需要注意
1、充分了解政策、保留拆遷文件;
2、用手機等電子產品將房屋從里到外拍照錄像
3、對房屋自己先進行初步評估,等評估人員來評估時要嚴格把關,查閱其相關文件,并將評估報告保留好,若對評估報告不滿意要盡快提出異議;
4、多了解補償的相關內容,在補償沒有談好的情況下,要謹慎簽訂補償協議;
5、若遇到強拆,不要暴力抗拆,要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及時報警并收集證據;
也可以及時咨詢專業的征地拆遷律師,并保持好與律師的交流與溝通。(京平~王)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中包括哪些內容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歡迎關注北京京尚拆遷律師!房屋拆遷補償協議一般應當包括如下內容:
一、被拆遷房屋的區位、面積等信息實踐中很多被拆遷人會忽略對這部分內容的確認,最終簽訂的拆遷協議上記載的被拆遷房屋建筑位置、面積等信息存在錯誤或空白,面積數與補償數存在出入,產生“陰陽合同”,影響被拆遷人順利取得補償。京尚拆遷律師建議被拆遷人,在簽訂拆遷協議前先注意被拆遷房屋(被征收土地)的位置、面積等是否有誤,以避免拆遷面積與拆遷補償對不上號的情況出現。
二、補償方式和支付(交付)期限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和集體土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相關法律規定可以明確,被拆遷人有自主選擇補償方式的權利(貨幣補償方式或產權調換方式)。因此,在拆遷協議中必須明確雙方協商約定的補償方式是什么,如果是貨幣補償,則要明確支付的方式和支付的時間;如果是產權調換,則要明確產權調換房屋的具體信息以及交付期限。
三、補償總額及分項明細如果被拆遷人選擇的是貨幣補償方式,或在選擇產權置換之余仍有部分貨幣補償的,拆遷協議中一定要載明貨幣補償的具體數額,以及各項補償內容的具體明細,如搬遷獎勵費、住房困難補助費、新生兒補助安置費、停產停業損失補償等,具體根據法律規定、補償安置方案和雙方協商的內容確定。
四、安置房(土地)的位置、面積等實踐中有些拆遷補償協議中對安置房的具體信息描述非常“簡潔”,很多只是寫一個小區項目名稱及大概的戶型(如90平一套、130平一套,等),對置換房的地理位置、產權性質等緘口不提。京尚拆遷律師提醒被拆遷人特別注意這一部分內容,一定要在協議中明確安置房的地理位置、戶型面積、產權性質等具體信息,避免在交房時產生爭議。另外,實踐中期房性質的房產在正式建成后常會在面積、公攤等方面與預期存在一定差異。當差異在允許范圍內時,被拆遷人要確定協議中有關于對差別面積多退少補的具體補差價格、支付方式和期限等約定內容。
五、搬遷期限、過渡期安置補償方式及期限拆遷協議中約定的不僅僅是拆遷方對被拆遷人的補償義務,還有被拆遷人搬遷交房的義務。因此協議中要明確被拆遷人完成搬遷的期限,被拆遷人須在該約定期限前完成搬遷,在此之前拆遷方無權任意拆毀房屋。除此之外,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在被拆遷人完成搬遷后、取得安置房之前的過渡期內,拆遷方有義務對被拆遷人進行過渡期安置。安置的方式可以是提供過渡安置房屋供被拆遷人居住,也可以是給予被拆遷人一定的過渡期租房補貼。對于過渡期的期限、補償安置方式和補償安置標準也需在拆遷協議中進行明確約定。
六、違約責任實踐中有許多的拆遷協議會對這部分內容一筆帶過或干脆不進行約定,只寫明一句“由于不可抗力原因導致協議無法履行的,拆遷方不承擔任何責任”。這對被拆遷人來說是極為不利的。為了防止拆遷方不履行或拖延履行協議約定的合同義務,被拆遷人一定要主張對違約責任進行明確約定。尤其是對超出過渡期后仍未交付安置房、安置房與約定存在較大差異等情況下的違約責任,一定要約定清楚,督促拆遷方按時、按質、按量地履行合同義務。
七、雙方約定的其他條款這部分內容與拆遷雙方的實際協商約定有關,不再具體討論。京尚拆遷律師僅提醒被拆遷人注意兩點,一是拆遷方所有的口頭承諾都要落實到紙面上;二是如果雙方后續有補充協議,且補充協議與主協議存在較大區別的,一定要明確約定以補償協議的約定為準。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祝您解惑,祝您生活愉快!以后有任何土地征收問題可以隨時咨詢我們!
房屋買賣未過戶,拆遷補償款如何歸屬
在拆遷實踐中,經常遇到這樣一種情況:賣家與買家本已達成了房屋買賣合意,且買家支付了定金或是房屋的全部的價款,但由于各種原因可能還未來得及辦理房屋的過戶登記。這時候遇到房屋拆遷了,房屋的拆遷補償比原來該房屋的交易的價格,翻了數倍。面對巨額利益,賣家和買家都會以自己享有房屋拆遷的補償主體資格而爭搶征收拆遷補償款。那此時房屋征收拆遷補償款到底該給誰呢?
《物權法》第9條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該規定的意思是說:房屋買賣如果沒有辦理房屋的過戶登記,即使買家付了錢,該房屋的所有權人還是賣家。賣家還能對房屋實施一切權利。而此時對于交了錢的買家來說,賣家只是欠債的人,買家有權根據買賣合同約定要求出賣人交付房屋、配合辦理過戶登記。
而根據《征收條例》第2條規定,房屋征收的補償對象為房屋所有權人。
綜上:如果房屋買賣僅完成了交易行為,而沒有辦理房屋的過戶登記,房屋的征收補償款項是應該給付給原賣家(即房屋所有人)的。而此時對于買家的損失,買家可通過提起違約等賠償訴訟,承擔違約賠償責任。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如果房屋買賣不及時辦理過戶登記,買家的風險是比較大的。同時,買家支付了購房款既未獲得交易房屋的產權,也未獲得房屋征收補償,雖然其可以通過合同向出賣人主張違約賠償,但卻無形中加劇了社會矛盾的產生,對社會的和諧穩定非常不利。所以,房屋買賣,不管是買家,還是賣家,都要積極履行房屋買賣的所有程序,以避免產生不必要的糾紛麻煩。
文章到此結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房屋拆遷合同補償標準和拆遷補償款怎么算拆遷時需要注意哪些的問題解決了您的問題,那么我們由衷的感到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