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發布《關于 *** 犯罪行為人自首立功與刑事處罰適用問題的解釋》。該司法解釋規定, *** 犯罪行為人自首立功,可以減輕或者免除刑事處罰。這里是你需要知道的五大要點。
1. 什么是自首立功?
自首立功是指在犯罪被發現前,犯罪行為人主動向機關如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等,如實告知自己的犯罪事實,并積極配合調查取證,有力協助偵破案件的行為。
2. 自首立功能免除所有罪責嗎?
不是。司法解釋規定,自首立功可以減輕或者免除刑事處罰,但是仍需對犯罪事實進行認定,如果犯罪行為人的犯罪事實嚴重,或者造成了嚴重后果,仍需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 自首立功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首先,自首立功應該是自愿的,而非被迫的。其次,自首應該是在案件被發現前進行的。,自首應該對案件的偵破和犯罪行為人的處罰產生積極的作用。
4. 自首立功能減輕多少刑罰?
司法解釋規定,對于自首立功的犯罪行為人,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刑事處罰。具體減輕程度應該根據犯罪行為人的自首情節、立功情節和犯罪事實情節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
5. 有哪些案例可以參考?
2019年9月,中央紀委監委網站公布了多起 *** 犯罪案例,其中包括浙江省某縣委原書記謝某、山東省一名原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楊某等人,均因自首立功而減輕或者免除了刑事處罰。這些案例充分證明,自首立功是一種積極的行為,可以得到法律的認可和支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