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廣東禁食動物補償標準,以及疫情期,深圳出臺禁食野生動物條例,是佐證西方病毒起源中國嗎?對應的知識點,文章可能有點長,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閱讀完,增長自己的知識,最重要的是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可以解決了您的問題,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
- 野生動物禁食:行不行,該不該?
- 疫情期,深圳出臺禁食野生動物條例,是佐證西方病毒起源中國嗎?
- 云南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到底哪些不能吃?
-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對我們生活有什么影響?
- 人養的保護動物可以吃掉嗎?
野生動物禁食:行不行,該不該?
因為亂食野生動物,導致疫情,不斷蔓延威脅人類安全。疫情當前,追本溯源,人們又一次把目光聚焦到蝙蝠等野生動物身上。
從一些人的餐桌美味到人人喊打,許多人提出應立法禁止食用野生動物。
現行野生動物保護法明確禁止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禁止出售、購買、利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制品。我國有國家一級保護陸生野生動物98種、國家二級保護陸生野生動物308種,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1591種以及昆蟲120屬所有種等都納入保護范圍,禁止包括食用在內的上述所有行為。
但是,包括蝙蝠、鼠類、鴉類等約1000種陸生脊椎野生動物未列入野生動物保護管理范圍。
“動物防疫法中對動物防疫的范圍規定,針對的是家畜家禽和人工飼養、合法捕獲的其他動物。”北京林業大學生態法研究中心主任楊朝霞說,雖然蝙蝠在野生動物保護法中是“自由之身”,在動物防疫法中卻處于模糊地帶。由于缺乏相應的檢疫規程等因素,實際操作中根本無法實施檢疫。
蝙蝠,或許還真是監管的真空地帶。
除了蝙蝠,穿山甲、果子貍、蛇等都曾是一些食客餐桌上出現的“野味”。
專家表示,很多野生動物中都存在大量病毒、細菌、寄生蟲等有可能危及人類健康的隱患。濫食野生動物不僅可能對人體造成危害,而且會對野生動物資源和整個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破壞,從而引起整個生物鏈的崩潰。
所以還是倡導大家應該禁食野生動物,從自己做起!
疫情期,深圳出臺禁食野生動物條例,是佐證西方病毒起源中國嗎?
不是!出臺禁野是為了保護野生動物?中國人多好食,尤以廣東為甚!細菌病毒在自然界無處不在!與野生動物同處,最好與它們保住距離,不打擾它們為好。
云南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到底哪些不能吃?
野生動物,是指在大自然的環境下生長且未被馴化的動物。野生動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泛指獸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魚類以及軟體動物和昆蟲類。狹義指除了魚類和無脊椎動物以外的上述各類動物,即包括獸類、鳥類、爬行類和兩棲類。按照野生動物與人類的密切聯系程度,又可以將野生動物劃分為野外環境的野生動物和人工繁殖的野生動物。[1]《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保護的野生動物,是指珍貴、瀕危的陸生、水生野生動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2]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對我們生活有什么影響?
這個法令好!全面禁止食野生動物對我們生活有何影響呢?沒有影響。雖然我們不主張迷信,並反對迷信,但因果報應你總得相信吧!愛惜一切生物,組成和諧的大自然,讓我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人養的保護動物可以吃掉嗎?
人工飼養的野生動物禁食還沒有完全定案,只有曾經有過提案,只能確定的是野生的絕對禁食,而人工飼養的,還是待定狀態(部分激進的地方操作除外),個人趨向“可食用”人工養殖的野生動物。而網紅動物當中,要完全“一刀切”是不利于民生的,因此應完善的是檢疫方案,具體從幾種人工飼養的野生動物來談談它們的應該食用。
一、竹鼠。
竹鼠其實在上世紀90年代左右就已經開始養殖了,在國內有幾個縣級的竹鼠之鄉:桂林恭城的雜交鼠、云南麗江的紅頰竹鼠、貴州遵義的銀星竹鼠、福建龍巖的扁三竹鼠、貴州從江的中華竹鼠,都是已經成規模的竹鼠業產地,像讓竹鼠火起來的贛州華農兄弟,其實還不能算是地域性的大規模養殖,竹鼠的養殖發展,要遠比網友們想象中要久,要多。
就拿上面的幾個縣級竹鼠基地來說,一旦禁養,那么它的損失就不僅僅是竹鼠而已,還有養殖所投的大棚。拿300只竹鼠的小戶家庭來算,農戶的損失就是:300竹鼠*80元(最低價)=24000元;搭建大棚需要150平米左右,大棚材料+鋼架構=3500,地板水泥9噸(180包)*40元/包=7200元;隔板材料150格*12.5元/套=1875元;早期飼料+藥品約1200元。假設竹鼠吃的竹子都是自產,免費的情況下,如果禁養,一戶損失37775元,人工不計。
而一個縣成為規模,是以千戶來算的,那么一個縣就有3000萬以上的損失,而禁養后,這些農戶的扶貧安排與就業安排,都得從零開始,所需投入的更多。
二、水產田雞。
水產的田雞的養殖,比竹鼠更早,在廣東地區,上世紀80年代末就開始人工養殖田雞,并且,養殖的田雞品種大部分是泰國虎紋蛙,而不是我們本土的蛙種,只是普通人對動物的了解并不多,一直以為所養的“田雞”就是國家二保的虎紋蛙,其實并不是,我們國內的虎紋蛙,是青綠色帶黑斑,而養殖的田雞(泰國虎紋蛙)是深灰色帶虎紋,也有人叫它石蛙。
(本土田雞)
田雞的養殖一直以來都被動保一直曬,就因為“田雞”與“虎紋蛙”這個統稱,但是真正讓部分人去辨認養殖田雞、野生田雞、牛蛙,非從業者當中能認出來的并不多,甚至有部分拿養殖的牛蛙用來 *** 野味的,也不在少數。而在養殖場上面,田雞的數量數以億計,它跟牛蛙在國內市場上,已經是很尋常的食材,甚至部分地域跟小龍蝦有得一拼。
(養殖的泰國虎紋蛙)
在養殖戶的損失上,就不作列舉了,田雞與牛蛙作為食材,遠比竹鼠要常見,在普通市場跟餐館菜單上,點單率也遠比竹鼠要高得多,那么它在市場上的養殖,就會比竹鼠的密度高,損失就不作計算了,反正不比竹鼠少。
總的來說,本人觀點:堅決反對捕殺食用野生動物,不反對食用人工飼養的野生動物,但是需要完善這些養殖動物的檢疫。非冠病毒的源頭來講,還沒有完全認定就是食用野生動物的鍋,在已有的產業鏈上“一刀切”不可取,加強檢疫手段才是目前最需要的。
文章到此結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廣東禁食動物補償標準和疫情期,深圳出臺禁食野生動物條例,是佐證西方病毒起源中國嗎?的問題解決了您的問題,那么我們由衷的感到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