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日本刑事訴訟法(關于日本刑事訴訟法的簡介)
日本刑事訴訟法在制定過程中,旨在確保司法公正,保護被告人的權利,同時維護社會秩序與公共利益。這部法律書詳盡地介紹了日本刑事訴訟法的各項原則,如無罪推定原則,即在法庭未作判決之前,被告人均被視為無罪,以及辯護權、審判權、審判公正等基本權利的保障。
出版日期:2005年9月1日 《日本刑事訴訟法》分為上下兩卷,原書由日本弘文堂出版社出版。上卷詳細探討了日本刑事訴訟制度的歷史變遷、刑事司法的基本理念、司法體制、法律職業的角色以及從偵查到審判的程序。
【答案】:日本的混合辯論式訴訟模式具有以下特點: (1) 在偵查程序中,日本刑事訴訟法就比較強調對被告人權利的保護,但又與當事入主義不完全相同。具有三個特點:一是偵查機關對被告人實施逮捕、羈押、搜查、扣押之前,必須取得法官的令狀。二是確認被疑人有沉默權,訊問時檢察官必須予以告知。
日本的犯罪追訴時效是規定在刑事訴訟法里面的,跟中國規定在刑法里面不一樣。日本刑事訴訟法第250條就公訴時效作出了規定。2004年第156號法律修改了原刑事訴訟法第250條第1項和第2項,并新設了一項作為第3項,以前的第3項等依次后推。
日本法律有一個“一事不再理”原則。一事不再理(いちじふさいり)刑事訴訟法上,ある事件について有罪無罪の判決または免訴の判決があって確定した場合に,同一事件について再び公訴を提起することを許さない原則をいう。
有。根據查詢搜狐網信息得知,1923年,日本制定《陪審法》,經過五年準備期后于1928年起正式實施陪審團制,1996年,日本修改了《刑事訴訟法》,規定在案件被害者死亡或者案件可能產生死刑或者無期徒刑的判決的時候就會召集陪審團。
日本犯罪時效是15年還是25年?
1、不同性質的犯罪和量刑有不同的追訴時效,不僅僅是15年和25年兩種。2010年日本參院全體會議憑借執政黨和自民、公明等黨的多數贊成通過了《刑事訴訟法和《刑法修正案。該修正案的主要內容是廢除或延長殺人等罪名的公訴時效。
2、公訴時效:犯死刑之罪的,15年;犯無期徒刑、無期監禁之罪的,10年;犯上限為10年以上的徒刑、監禁之罪的,7年;犯上限為不滿10年的徒刑、監禁之罪的,5年;犯上限為5年以下的徒刑、監禁或罰金之罪的,3年;犯拘役、罰款之罪的,1年。參見日本刑事訴訟法第250條。
3、具體內容是:相當于死刑的犯罪,公訴時效為25年(修改前為15年);相當于無期懲役或者無期監禁的犯罪,公訴時效為15年(修改前為10年);根據新增加的第3項規定,“相當于最高刑期為15年以上的懲役或者監禁的犯罪”,公訴時效為10年。
4、年之前,韓國《刑事訴訟法》規定殺人犯罪的訴訟有效期限為15年,超過有效期限,罪犯便免受處罰。2007年,韓國將殺人犯罪的訴訟有效期限改到了25年。2015年7月24日,韓國國會也因為金泰完遇襲案,通過了一項刑事訴訟法修正案。
5、法律分析:故意殺人罪的法定最高刑為死刑,其追訴時效為二十年,殺人犯跑25年沒有被發現且如果不認為是必須追訴的案件的,是不能再追究刑事責任的。但是,如果司法機關已經立案受理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6、在一個刑事案件中,如果在當年已經確定了犯罪嫌疑人,那么即使時間已經過去了25年,法律仍然會追究其責任。這是因為一旦嫌疑人被認定,司法部門就擁有了相應的證據和信息,可以啟動訴訟程序,即使時間間隔較長,法律也不允許嫌疑人逃避法律責任。
在日本如果被判無罪,即使再出現不利被告證據也不予以采納,這是為什么...
意思是在刑事案件中,如果就某案件判決,無論有罪無罪或是免于起訴,只要最終確定了。那么這個案子就終結,不再進行第二次起訴。如果再次提出訴訟,以不予審理的免于訴訟處理。
其次 *** 行為還嚴重踐踏了受害者的人格尊嚴,會給受害者之后的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社會大眾對于 *** 犯是零容忍的態度,相較于其它犯罪行為, *** 行為更加惡劣、更加 *** 、更加遭到人們的唾棄。然而在日本有這樣一起 *** 案,驚掉了人們的下巴,顛覆了人們的三觀。
存疑不起訴并不意味著被告人無罪。存疑不起訴的概念與含義 存疑不起訴是刑事訴訟程序中的一種特殊處理方式。它發生在檢察機關對案件進行審查起訴階段,當檢察機關認為案件證據存在重大疑問,不能排除合理懷疑,不足以支持起訴時,會作出存疑不起訴的決定。
日本刑事訴訟法規定 : 禁止將上訴審判決變更為更加不利于被告人,不得宣告重于原判決的刑罰 .英國則規定上訴審判決不得科以被告人重于原判決的刑罰。但由于其上訴渠道復雜,也有許多例外,美國的聯邦最高法院雖然沒有確立上訴不加刑原則,但對減刑是持肯定態度的。
如果能夠收集到確實充分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告的無罪假定,即可確認并判決其有罪。它使公安、檢察人員承擔了嚴格的證明責任,必將有力地促使公安政法機關努力提高業務素質,改善執法環境,最終有利于健全社會主義法制。 確立無罪推定原則有利于疑難案件的解決。無罪推定的含義就是,不能證明被告人有罪,就應當認定被告人無罪。
在被告人一審被宣告無罪的案件中,一般情況下被告人不會提起上訴,原公訴機關卻可能會對一審無罪判決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二審抗訴。法院不能對一審被判決宣判無罪的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或監視居住的強制措施,而應當在一審宣告無罪后立即予以釋放。
暫無相關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