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2020年個人信息泄露數據統計,以及個人信息泄露現狀調查報告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報告:健身跟蹤器數據泄露在網上暴露了6100萬條記錄和用戶數據
1、WebsitePlanet研究團隊與安全研究人員JeremiahFowler合作,發現了一個不受密碼保護的數據庫,其中包含超過6100萬條屬于世界各地用戶的記錄。大量暴露的記錄與物聯網健康和健身跟蹤設備有關。
2、其實早在3月份,暗網論壇中就有人公開出售AcFun的一手用戶數據,數量高達800萬條,而價格僅為12000元,平均1元能買到800條。
3、肯定被APP算法算計過“算計”過,我們現在深處大數據時代,只要你打開APP肯定會被后臺數據庫記錄后臺的工程師或者AI會自動分析。個人認為世間沒有決對的好與壞只是站的立場和角度的問題。
4、目前尚不清楚該數據庫被暴露了多長時間,也不清楚還有誰獲得了這些潛在的敏感記錄的訪問權,這些記錄是任何有互聯網連接的人都可以訪問的。目前還不清楚公司、個人或當局是否按照佛羅里達州法律的要求收到了數據泄露的通知。
5、關閉方法:首先,打開手機,找到手機上面的設置選項進入。然后在手機的設置里面找到安全和隱私,并點擊進入。進入到安全和隱私的界面,選擇下方的更多的安全設置。將外部來源應用下載右邊的開關給打開即可。
滴滴事件為什么會導致數據泄露?
此次滴滴事件主要在“滴滴出行”APP上利用大數據抓取客戶隱私數據,在赴美IPO后導致數據泄露。
據悉,這次數據泄露事件可能與滴滴出行的安全管理存在漏洞有關。滴滴出行在處理用戶信息時,存在一些安全隱患,比如沒有對用戶信息進行加密,也沒有設置足夠的安全措施來保護用戶數據。
第二對于收集的信息保護力度不夠,可能會造成用戶隱私泄露。
所以大數據的存在,如果其隱私信息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就會被惡意利用,有著諸多的安全隱患,在大數據傳輸的各個環節過程中,不僅存在泄露、篡改等風險,更有可能會被惡意者攻擊利用。
這是因為我國地圖和GPS匹配時為了國家安全采用了和外國(一般是WGS84)不同的定位標準(GCJ-02,百度額外添加加密算法的為BD09/0911)。GCJ-02會通過一套特殊的算法加密+偏移源數據,解密后才能正確顯示在地圖上。
互聯網平臺是大數據收集的載體,利用這些數據不僅危害行業本身的市場平等競爭,更重要的是可能造成隱私泄露、影響國家安全等非市場化的問題。
數十億條個人信息明碼標價售賣,個人信息泄露規模到底有多大?
業務情報安全企業永安在線產品經理鄒洪志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永安在線數據泄露監測平臺從2018年正式開始運營至今,已發現數據泄露事件超70000起,影響人數超過2億。事實上,數據泄露在全球都處于高發態勢。
數十億條個人信息明碼標價售賣,之所以會出現這種亂象,可能是由于監督不力或者是人們的法律意識十分的淺薄。
首先通過快遞進行泄露,很多人都會在網上購買一些東西,而商家會在快遞的包裝上寫上購買者的電話姓名和住址,購買者拿到快遞之后對快遞上的單信息沒有進行銷毀導致泄露的,或者在運輸過程中有一些人就抄下了購買者的信息。
只能說是我們的信息被泄露了,從一個培訓機構賣給了另一個培訓機構,所以才接到這么多銷售電話,不然人家就知道你的名字,知道你想學什么專業了。事實上,不僅房地產行業和教育行業信息泄露嚴重,快遞行業等其他行業也是如此。
2020年個人信息泄露數據統計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個人信息泄露現狀調查報告、2020年個人信息泄露數據統計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