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動遷補償款交所得稅標準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動遷補償款怎么做分錄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 1、拆遷稅費是多少
- 2、企業拆遷補償費應該怎么納稅
- 3、企業拆遷補償稅負多少?
拆遷稅費是多少
拆遷稅費可參考如下1、首先你的拆遷房要過了規定的年限,才可以入市進行交易(有的地方三年內不得交易,有的地方五年內不得交易,有的地方是在五年內干脆暫不給 辦理房產證 )。 2、對購房成交價格中相當于 拆遷補償款 的部分免征契稅,成交價格超過拆遷補償款的,對超過部分征收契稅。應納稅額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計稅價格-被拆 房屋拆遷補償款 )×稅率。 房屋拆遷契稅優惠政策的適用對象,包括 被拆遷房屋 的所有權人,或共有權人以及領取拆遷補償款的被拆遷公有住房的承租人。 3、應納稅在減去以上減免部分外,按 商品房交易 計算和繳納稅費。 賣方應繳納稅費主要有: 稅務部門向賣方征收交易所產生的差價獲得的收入為計稅基數。 各類稅收共有8種,包括:營業稅、 個人所得稅 、 土地增值稅 、印花稅、城建稅、教育附加稅、地方附加稅、契稅。其中,營業稅、城建稅、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稅,合計稅率為5.55%; 對居民個人轉讓普通住宅的,暫免征收土地增值稅;印花稅為房屋買賣成交價的0.15‰; 個人所得稅計稅依據為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 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為20%;普通住宅的契稅為2%,高檔 商品房契稅 為4%。
[img]企業拆遷補償費應該怎么納稅
一、企業拆遷補償款應當繳納企業所得稅
因目前法律法規并沒有針對企業征收拆遷出臺相關的免稅政策,因此企業因征收拆遷所獲得的補償款不屬于免稅、不征稅范圍,企業在獲得拆遷補償款并依法扣除相應費用后,結余補償款應當繳納企業所得稅,按企業所得稅稅率25%計算繳納。
二、企業使用拆遷補償款新購置土地、房屋、機器設備不得抵扣,可抵扣的項目為搬遷費用和資產處置費用
1、現行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40號文《企業政策性搬遷所得稅管理辦法》(以下簡稱《40號文》)第十五條規定,“企業在重建或恢復生產過程中購置的各類資產,不得作為搬遷支出,從搬遷收入中扣除”。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3年第11號文《關于企業政策性搬遷所得稅有關問題的公告》第一項規定,“凡在2012年10月1日之后簽訂搬遷協議的政策性搬遷項目,相應的各類資產購買不得作為搬遷支出”。
提請企業關注:國稅函[2009]118號文《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政策性搬遷或處置收入有關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中所規定的購買土地、房屋、機器設備費用可抵扣的規定已被廢止。已廢止的118號文中第二項的規定:“企業搬遷規劃,異地重建后恢復原有或轉換新的生產經營業務用企業搬遷或處置收入購置或建造與搬遷前相同或類似性質、用途或者新的固定資產和土地使用權,或對其他固定資產進行改良,或進行技術改造,或安置職工的,準予其搬遷或處置收入扣除固定資產重置或改良支出、技術改造支出和職工安置支出后的余額,計入企業應納稅所得額”。
因此,對于2012年10月1日之后的企業拆遷項目,重置土地、房屋、機器設備等項目的費用不得從拆遷補償款中抵扣。該部分往往金額較大,企業主在搬遷過程中應當謹慎決策新購置項目,以免出現不可抵扣和大量應納稅金額的稅收風險。
2、企業拆遷補償款的扣除項目主要是針對員工安置以及資產變賣和搬遷支出,該部分較資產重置支出占比較小但明細項目較多,普遍存在于企業搬遷過程中,需要企業關注具體扣除項目下的財務核算。
實務中可扣除項目全部計算的結果大概占到全部拆遷補償款的5%左右,如果企業有專業財會、稅務人員去組織整理材料,還原企業上述費用的真實情況,以上可扣除項目最高有可能達到整體拆遷補償總額的20%左右。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40號文《企業政策性搬遷所得稅管理辦法》第八、第九、第十條的規定,這些項目具體包括:
1、安置職工實際發生的費用;
2、停工期間支付給職工的工資及福利費;
3、臨時存放搬遷資產而發生的費用;
4、各類資產搬遷安裝費用以及其他與搬遷相關的費用;
5、企業由于搬遷而處置各類資產所發生的支出,包括變賣及處置各類資產的凈值、處置過程中所發生的稅費等支出。
6、企業由于搬遷而報廢的資產,如無轉讓價值,其凈值作為企業的資產處置支出。
三、如果符合政策性搬遷要求,企業可以申請備案以獲得拆遷補償款五年遞延納稅的優惠政策
《40號文》為企業提供了遞延納稅的優惠政策,規定在符合政策性搬遷前提下,自搬遷開始年度,至次年5月31日前,企業若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政策性搬遷依據、搬遷規劃等相關材料,可以享受最長五年的遞延納稅期間。
由于兜底條款的存在,導致政策性搬遷范圍較大。若滿足征收拆遷主體為 *** ;基于公共利益兩個條件,基本該拆遷項目可以納入政策性搬遷范圍。《40號文》對于公共利益作出了明確的列舉式定義,企業在接到搬遷公告時應當及時判定該拆遷項目性質:
(一)國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 *** 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的需要;
(三)由 *** 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
(四)由 *** 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
(五)由 ***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后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遞延納稅是指搬遷期間發生的搬遷收入和搬遷支出,可以暫不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而是在最長五年的搬遷年度結束后,對拆遷補償款結余進行匯總清算納稅。
綜上所述,企業在獲得拆遷補償款后,應當明確自身企業所得稅的納稅責任,并及時判斷是否可以享受納稅優惠政策,了解上述涉稅事項相關要求,以免出現應繳未繳稅款的風險。
企業拆遷補償稅負多少?
企業收到的 *** 撥給的搬遷補償款主要涉及到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搬遷企業從規劃搬遷第二年起的五年內,其取得的搬遷收入暫不計入企業當年應納稅所得額,在五年期內完成搬遷的,企業搬遷收入按上述規定扣除相關成本費用后,其余額并入搬遷企業當年應納稅所得額,繳納企業所得稅。
動遷補償款交所得稅標準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動遷補償款怎么做分錄、動遷補償款交所得稅標準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