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礙公務是指以暴力、威脅、阻攔、誹謗等方式干擾、阻礙或破壞機關、公務員、執法人員、人民團體等組織或者個人履行職責的行為。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對于妨礙公務的行為,輕則罰款,重則入獄。
我國《刑法》第277條規定“妨害公務罪”,是指妨礙機關、軍隊、武裝警察等單位和人員依法執行公務的行為。對于妨礙公務的行為,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根據情節輕重,可以分為三種情況
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
對于妨礙公務行為的判定,應當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綜合考慮,如使用暴力、威脅、誹謗等手段,以及對執法人員的侮辱、毆打、傷害等情況。
2019年,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一小區的業主因為物業公司漲價,對物業公司進行了多次投訴,但并未得到解決。后來,該小區多名業主在物業公司門前擺放了椅子,妨礙了物業公司正常的工作秩序。終,這些業主被依法行政拘留。
2017年,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一女子因不滿城管部門的處罰,將自己的車停在了城管部門大門口,妨礙了城管部門的正常工作。后來,該女子被依法行政拘留。
妨礙公務是違法行為,不僅會對機關、執法人員等造成影響,還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因此,我們應當自覺遵守法律法規,不得妨礙公務,以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