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先殺后拿錢怎么認定罪名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先殺后搶與先搶后殺定罪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 1、請問搶劫殺人是搶劫罪還是故意殺人罪?殺人后搶劫呢?
- 2、先殺后搶屬于搶劫罪嗎
- 3、為什么殺人被定為搶劫罪
- 4、故意殺人后只要賠償死者家屬錢就不用判死刑了嗎
- 5、殺人后取走死者卡里錢,算搶劫殺人嗎?
請問搶劫殺人是搶劫罪還是故意殺人罪?殺人后搶劫呢?
1、如果殺人行為發生在搶劫過程中,而且是搶劫財物的必要手段,應定搶劫罪;如果殺人行為發生在搶劫財物過程之外,或者雖與搶劫財物過程有聯系,但與搶劫財物無內在聯系,應定故意殺人罪。
2、先搶劫后殺人的,按搶劫罪的加重犯處理。如果先殺人后搶劫,要看罪犯的目的是什么了,以搶劫為目的而殺人的定搶劫罪,以殺人為目的臨時起意而搶劫的定殺人罪。
3、要看具體案情過程,如果是殺人行為發生在搶劫過程中,而且是搶劫財物的必要手段,應定為搶劫罪;如果殺人行為發生在搶劫財物過程之外,或者雖然與搶劫財物過程有關系,但與搶劫財物無內在聯系,應定為故意殺人罪。
先殺后搶屬于搶劫罪嗎
法律主觀:事后搶劫罪屬于搶劫。行為人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而實施的行為,是事后搶劫行為,定搶劫罪。
以殺人的方式實施搶劫是結合犯。由搶劫罪中“暴力”包含殺人行為在內所決定,搶劫中故意殺人的,可能只構成搶劫罪,而不另成立故意殺人罪。
如果為搶劫而殺人,定搶劫罪一罪從重處罰。如果為殺人而殺人,后起意拿走財務,搶劫罪與盜竊罪數罪并罰。
應當從犯罪嫌疑人的動機、目的進行分析,主要看犯罪嫌疑人想干什么,如果是想搶劫而殺人,應當涉嫌搶劫罪,殺人屬于犯罪加重處罰情節。如果是為了殺人,把人殺死在拿走東西,就構成故意殺人罪。
為什么殺人被定為搶劫罪
1、雖殺人在先,劫取財物在后,但都發生在搶劫過程中,而且殺人是劫取購物的必要手段。因此,應定搶劫罪。
2、搶劫殺人案件通常包括以下幾種情況:一是經預謀先將被害人殺死,再劫取其財物;二是在著手搶劫以后,由于遭到被害人的反抗等原因而起意將被害人殺死,再劫走財物;三是在搶劫過程中過失致人死亡的。
3、(1)為繼承遺產而殺害被繼承人或者其他繼承人的,成立故意殺人罪,不成立搶劫罪。(2)搶劫財物后,為了滅口而殺害他人的,成立搶劫罪與故意殺人罪,實行數罪并罰。
故意殺人后只要賠償死者家屬錢就不用判死刑了嗎
法律主觀:殺人案件是否需要判死刑與是否賠償關聯不大,具體根據犯罪情節而定,賠償不代表可以免除刑罰。
故意殺人后只要賠償死者家屬錢就不用判死刑了嗎 經濟賠償和刑事判決是兩碼事 刑事判決是指在刑事訴訟下,對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為進行審判懲罰的判決。
法律分析:依據我國刑法的規定,故意殺人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犯罪分子對被害人家屬進行賠償后,無論是否取得諒解,人民法院都可以判處死刑。
殺人賠償如果犯罪情節較輕的可不判死刑。構成故意殺人罪,一般判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殺人不一定判死刑,具體刑罰要根據案情決定。我國《刑法》第232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院會判決被告個人財產賠償,被告的親屬沒有義務賠償受害人,如果賠了法院會在量刑上考慮從輕。殺人賠償情節較輕的可不判死刑,是否需要判死刑與是否賠償關聯不大,具體根據犯罪情節而定,賠償不代表可以免除刑罰。
殺人后取走死者卡里錢,算搶劫殺人嗎?
以殺人故意殺害他人的涉嫌故意殺人罪,又另起犯意拿走財物的涉嫌盜竊罪,應當數罪并罰。
但是,不是所有殺人后另起犯意拿走死者財物的行為都定侵占罪。還要看具體場合,比如在死者家里殺死被害人后拿走死者財物的情況就應定盜竊罪。
基于這樣的情況,雖然人死亡后繼承即發生,但是繼承人在這種情況下并未實現對遺產的占有,因此行為人取得的財物不屬于“他人控制之下的財物”,因此認為行為人是盜竊繼承人的財物的觀點是不適當的。
關于先殺后拿錢怎么認定罪名和先殺后搶與先搶后殺定罪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