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未滿16周歲會留案底嗎
1、法律分析:刑事犯罪未滿16周歲也是有案底的刑事訴訟法未滿16,處理的公安機關也會在處理地公安機關內部留筆錄等記錄。對于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未成年人的犯罪記錄,應當予以封存。
2、未滿16周歲犯了罪,會留下案底嗎 律師解未成年犯罪是會有案底的,不過未成年人的犯罪資料非司法機關辦案不得調閱。依法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在入伍、就業的時候,應當如實向有關單位報告自己曾受過刑事處罰,不得隱瞞。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人,免除前款規定的報告義務。
3、未滿16周歲犯了罪,會留下案底,如果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會對犯罪記錄予以封存。犯罪記錄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但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或者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規定進行查詢的除外。依法進行查詢的單位,應當對被封存的犯罪記錄的情況予以保密。
4、未滿十六周歲犯罪會有案底嗎刑事犯罪未滿16周歲也是有案底的,處理的公安機關也會在處理地公安機關內部留筆錄等記錄。對于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未成年人的犯罪記錄,應當予以封存。
5、只要承擔刑事責任,都會留案底。承擔行政責任,處理的公安機關也會在處理地公安機關內部留筆錄等記錄,但是,不進入個人檔案。
6、因此,針對未滿16歲的青少年是否會留下案底,這需要刑事訴訟法未滿16我們具體地分析每一個案件的實際情況以及相關的法律規定。
未滿16周歲是否可以刑事傳喚
1、可以,對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傳喚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縣內的指定地點或者到他的住處進行訊問,但是應當出示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
2、對于違反治安管理或者觸犯刑法的嫌疑人,經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是可以進行傳喚的。對于十六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傳喚和詢問,應通知監護人全程在場。如果已滿十六周歲的,則不需要通知監護人在場。法律鏈接:《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八十四條 詢問筆錄應當交被詢問人核對;對沒有閱讀能力的,應當向其宣讀。
3、可以。根據查詢華律網顯示。對于違反治安管理或觸犯刑法的嫌疑人,經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是可以進行傳喚教育。對于未成年人是否可以傳喚的問題,十六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傳喚和詢問教育,應通知監護人。已滿十六周歲的,則不需要通知監護人在場,詢問筆錄應當交被詢問人核對。
4、不可刑事傳喚,派出所辦案人員,詢問筆錄問完了,12歲未成年不成擔刑事責任,所以不能刑事傳喚,監護人念領回去嚴家教育,要是有民事賠償的,做為監護人沒有做道監護的責任,必須做到賠償責任。
請教:甲在犯罪時不滿18周歲,開庭審理時已滿18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相關條款,對于14歲以上不滿16歲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通常不會公開審理。而16歲以上不滿18歲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則一般也不進行公開審理。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在開庭審理時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一律不得公開審理。
犯罪時不滿18周歲,開庭審理時已滿18周歲,法庭應當公開審理 ,涉及到隱私的,可以不公開審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八條 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公開進行。但是有關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法律分析:在開庭審理時年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一般要公開。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 第十一條 對在開庭審理時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對在開庭審理時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一般也不公開審理。
暫無相關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