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關于最新土地青苗補償標準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關于農村青苗補償標準的知識,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
占地青苗費賠償標準
每個地方的補償標準不一,可以在當地的國土資源網站查詢。以上海為例,糧棉地2800元/畝,蔬菜地4400元/畝。種植期1年生苗木按4450~6650元/畝,而4年以上生(含4年)名貴樹木最高可達29400~44100元/畝。
補償的多少與當地的生活水平有很大的關系,消費水平高的地方就會多一些。但是無論補償的標準高低,都要確保被征地農民的原有生活水平不能降低。
如果補償低于當地規定的標準,或者被人克扣,需要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維護自己的切身利益。
青苗賠償標準2020
一、2020青苗費補償標準
1、各項征地補償費用的具體標準、金額由市、縣 *** 依法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規定。
2、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確定(有關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的補償標準):按當地統計部門審定的最基層單位統計年報和經物價部門認可的單價為準。
3、按規定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補助費。原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的土地管理規定,已經在2013年3月26日《土地管理法》中刪除。
二、土地補償計算公式
1、土地補償費=被征地畝數×年產值×補償倍數。
2、安置補助費=需要安置的人數×年產值×補償倍數需要安置的人數=被征地數÷征地前人均分配耕地數。
三、青苗補償費計算公式
青苗補償費是指農作物正處于生長期未能收獲,因征用土地需要及時讓出土地,致使農作物不能收獲而使農民造成損失,所給予土地承包經營或者土地使用者的經濟補償。青苗補償費的標準一般農作物最高按一季產值計算,如果是播種不久或投入較少,也可以按一季產值的一定比例計算。青苗補償費的具體標準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 *** 規定并公告。計算公式:青苗補償費=年產值÷耕種季數。
四、安置人數計算公式
征地時,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征用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用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4至6倍。需要安置的人數=被征用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用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量。
五、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標準及計算公式
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之和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16倍。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不能使需要安置的移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需要提高標準的,由項目法人或者項目主管部門報項目審批或者核準部門批準。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16。
對剛剛播種的農作物,按季產值的三分之一補償工本費。對于成長期的農作物,最高按一季度產值補償。對于糧食、油料和蔬菜青苗,能得到收獲的,不予補償。對于多年生的經濟林木,要盡量移植,由用地單位付給移植費;如不能移植必須砍伐的,由用地單位按實際價值補償。對于成材樹木,由樹木所有者自行砍伐,不予補償。
青苗補償有什么標準
青苗補償費標準,在征用前土地上長有的青苗,因征地施工被毀掉的,應由用地單位按照在田作物一季產量、產值計算,給予補償。
具體補償標準,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而定,對于剛剛播種的農作物,按其一季產值的3分之一補償工本費,對于成長期的農作物,最高按一季產值補償,對于糧食、油料和蔬菜青苗,能夠得到收獲的,不予補償。
不能收獲的按一季補償,對于多年生長的經濟林木,要盡量移植,由用地單位支付移植費,如必須砍伐的,由用地單位按實際價值補償,對于成材林木,由林權所有者自行砍伐,用地單位只付伐工工時費,不予補償。
農村青苗補償標準
1、青苗補償將由市和縣 *** 依照法律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來規定具體的標準和金額。
2、其中,對于被征土地的補償費和對被征居民的安置補助費用,一般是根據土地在之前3年的平均產值來計算的。此時,需要結合當地相關統計部門的審核,按照當地最基層一級的 *** 單位統計出來的年報中的數據,結合物價部門的認可之后,確定最終的補償單價。
3、如果安置補助費和土地補償費無法讓被征地農民維持原有生活水平的話,那么可以申請適當增加安置補助費數額。
旱改田青苗補償標準
青苗補償費以當季作物的產值適當補償,無青苗不補償。青苗補償費按下列標準執行:1、水田、旱地每畝0.12萬元;2、菜地每畝0.18萬元;3、盛果園每畝1.04萬元,始果園、衰退果園每畝0.78萬元,幼果園每畝0.52萬元,茶園等參照處理;4、一年生林木種苗每畝補償1.8萬元,兩年生以上林木種苗每畝補償2.5萬元。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