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關于審判監督程序,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1、【答案】:D 解析:D項: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45條第2款的規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的再審案件,同級人民檢察院應當派員出席法庭”。因此,由于該項表述與法條一致,所以,D項正確。
2、《最高法解釋》第384條第1款規定:“原審人民法院審理依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故B正確。《刑事訴訟法》第257條第2款規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審判的案件,可以決定中止原判決、裁定的執行。”故C正確。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規范人民法院再審立案的若干意見(試行)》第15條規定:“上級人民法院對經終審法院的上一級人民法院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審理后維持原判或者經兩級人民法院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復查均駁回的申請再審或申訴案件,一般不予受理。
4、D項,審判監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發現在認定事實或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依法提起并對案件進行重新審判的程序,其應當適用行為時的法律。
5、除總則外,民事訴訟法規定了第一審程序、第二審程序、審判監督程序、特別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執行程序等。民事訴訟法在主要規定訴訟程序的同時,還規定了一些同民事訴訟相關的非訟程序。由此可知。選項C中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內容,民事訴訟法是程序法,是正確的。因此,選項C正確。
6、【正確】【答案】Y。解析:審判監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依照法律規定由法定機關提起,對案件進行再審的程序。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審理案件,視乎情況,既可以適用一審程序,也可以適用二審程序審理案件。
下列關于通說中刑事訴訟目的的表述不正確的有:
1、刑事訴訟的根本目的:維護社會秩序關于刑事訴訟價值的表述錯誤;刑事訴訟的直接目的: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故關于刑事訴訟價值的表述錯誤,ABCD均錯誤。
2、消極實體真實主義是將發現真實與保障無辜相聯系的目的觀,認為刑事訴訟目的在于發現實體真實,本身應包含力求避免處罰無罪者的意思,而不單純是無遺漏地處罰任何一個犯罪者。正當程序的目的觀則認為,刑事訴訟目的重在維護正當程序。選項中表述的內容體現了消極實體真實的理論觀點。選項B錯誤,當選。
3、目前主要有三職能說、四職能說、五職能說和七職能說。通說堅持三職能說,包括控訴職能、辯護職能和審判職能。其他幾種學說也都是在此三種職能以外又增加訴訟監督職能、協助司法職能等。因此,控訴、辯護和審判是刑事訴訟最基本的、不可缺少的職能,故正確答案為C項。
4、【答案】:C A項,證人獨立于控辯審三方,既不行使控訴職能,也不行使辯護職能,也不行使審判職能。B項,檢察院依申請排除偵查機關收集的非法證據,是其法律監督職能的體現,并非行使控訴職能。
下面關于刑事訴訟的基本理念的表述不正確的有:
知識點:刑事訴訟法基本理念 訴訟效率是指訴訟中所投入的司法資源(包括人力、財力、物力)與案件處理數量的比例。訴訟效率要求投入一定的司法資源處理盡可能多的案件。我國刑訴法中關于簡易程序、輕罪不起訴、嚴格控制羈押期限等規定都體現了對訴訟效率的追求。A正確。
【答案】:A、B、D 本題考查刑事訴訟的基本理論。刑事訴訟結構包括橫向結構和縱向結構。縱向結構指的是立案、偵查、起訴、審判、執行的流程。橫向結構主要反映控辯審三方的關系。通常所說的刑事訴訟構造是指狹義上的刑事訴訟構造,即三方的關系。因此,A選項正確。B、D選項是程序正義的應有之義,正確。
實體正義則關注案件結果的公正性,即判決是否符合事實真相和法律條文。實體正義強調的是判決結果的正確性,而非審判過程的公正性。因此,選項D表述不正確,因為程序正義并不屬于實體正義的內容。程序正義和實體正義是刑事訴訟中的兩個重要方面。
因此,控訴、辯護和審判是刑事訴訟最基本的、不可缺少的職能,故正確答案為C項。
【答案】:C A項:說法正確,不當選。刑事訴訟價值包括秩序、公正、效益,公正在刑事訴訟價值中居于核心地位。B項:說法正確,不當選;C項:說法錯誤,當選。秩序價值一方面是指通過懲罰犯罪維護社會秩序,另一方面,追究犯罪的活動必須是有序的,刑事司法權的行使,必須受到刑事程序的規范。
暫無相關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