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下的問題,關于農村扶貧補償標準,退林還耕2023年補償標準?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本文目錄
- 想問一下,農村貧困戶去安置點居住,舊宅要拆除,舊宅有錢賠償嗎?聽別人說沒有賠償?
- 2021年山西自然災害房屋補償標準?
- 退林還耕2023年補償標準?
- 2023年原精準扶貧戶住院怎么報銷?
- 全國各地最新扶貧政策?
想問一下,農村貧困戶去安置點居住,舊宅要拆除,舊宅有錢賠償嗎?聽別人說沒有賠償?
惠農圈為你答疑解惑!這些年里,國家對貧困戶的補助對象十分的重視,為了能夠讓他們得到很好的幫助和救扶,提供了產業扶貧、易地搬遷、兜底保障、危房改造等項目,每一個都可以讓很多農民受惠其中,讓大家的生活可以得到更多的完善。
而題主所說的搬到安置點居住,這應該屬于易地搬遷的項目,由當地的 *** 組織搬遷,農民可以居住上新的房子,一般搬遷的地點則是那些經濟比較好、適合發展的鄉鎮附近,這樣才能讓貧困戶更好的居住,可以更快的脫貧。當然在進行安置的時候,還需要將老房子進行拆除,如果不拆除的話是不行的,畢竟老房子占用了土地,將它們拆除之后都會進行復耕。
當然新的安置房想要住進去,一般來說貧困戶還需要上交一筆錢,但這筆費用并不是很多,畢竟安置房的建設資金包括了國家和地方財政以及農民的自籌。不過每個地方的政策是不同的,有一些地方是安置房全部免費入住,也有一些地方是交50%的費用或者更少,但 *** 會提供一筆補償金,讓農民的負擔少一點。
而題主所說的在安置點居住,但舊房子拆除沒有錢,其實這也屬于正常的拆遷補償方式,畢竟安置房就是補償的一種,說白了就是“產權置換”,意思就是用你的舊宅子換上新的安置房,不過互換的比例通常并不是1:1。如果題主安置房沒有給付資金,那就沒什么疑問的。
2021年山西自然災害房屋補償標準?
1、房屋補償標準
樓房每平方米補償3300元。
搗制磚砼結構房屋每平方米補償2800元。
磚瓦房每平方米補償2400元。
平房每平方米補償1900元。
2、其他地上附著物補償標準
倉房每平方米補償920元。
室外水泥地坪每平方米補償165元。
沼氣池每個補償4600元。
廁所每平方米補償190-300元。
豬雞舍每平方米補償150-260元。
塑料大棚每平方米補償165-280元。
菜窖每平方米補償180-330元。
磚石墻每延長米補償190元。
格柵每延長米補償450元。
大門樓每個補償2400元。
飲用水井每眼補償1000元。
農家排灌水井每眼補償15000元。
排灌大井每眼補償3萬元。
排水管每延長米補償80-150元。
電話移機補助費每戶200元。
有線電視遷移補助費每戶300元。
墳每座補償5000元。
退林還耕2023年補償標準?
1、蘋果樹培育期(1-5年)平均每株補償5-90元;初果期(6-8年)平均每株補償90-210元;盛果期(9-25年)平均每株補償210-1200元;衰果期26年以上平均每株補償600元。
2、梨樹培育期(1-5年)平均每株補償5-45元;初果期(6-8年)平均每株補償45-144元;盛果期(9-25年)平均每株補償144-1200元;衰果期26年以上平均每株補償600元。
3、桃樹培育期(1-3年)平均每株補償5-45元;初果期(4-8年)平均每株補償45-144元;盛果期(9-20年)平均每株補償144-360元;衰果期21年以上平均每株補償180元。
4、葡萄樹培育期(1-2年)平均每株補償5-10元;初果期(3-5年)平均每株補償10-90元;盛果期(6-11年)平均每株補償90-180元;
2023年原精準扶貧戶住院怎么報銷?
醫療保險住院報銷比例:鎮衛生院報銷60%;二級醫院報銷40%;三級醫院報銷30%。基本醫療保險住院報銷范圍:藥費:輔助檢查:心腦電圖、光透視、拍片、化驗、理療、針灸、C、核磁共振等各項檢查費限額200元;手術費(參照國家標準,超過1000元的按1000元報銷)。60周歲以上老人在衛生院住院,治療費和護理費每天補償10元,限額200元。
全國各地最新扶貧政策?
一是產業發展脫貧,主要包括農林產業扶貧、旅游扶貧、電商扶貧、科技扶貧等方面,提出了13項產業扶貧工程或具體措施;
二是轉移就業脫貧,主要從組織開展職業培訓和促進轉移就業等方面,提出了6項就業扶貧行動;
三是易地搬遷脫貧,對“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
四是教育扶貧,主要從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降低貧困家庭就學負擔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行動計劃和措施,不斷提升貧困人口綜合素質和就業技能,逐步消除因學致貧問題,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五是健康扶貧,主要從醫療衛生服務、醫療保障、疾病防控和公共衛生等方面,提出了6大健康扶貧工程,加快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有效緩解因病致貧返貧問題;
六是生態保護扶貧,主要從生態保護修復、生態保護補償機制2個方面,提出了11項重大生態扶貧工程和4項生態保護補償方式,使貧困群眾通過參與生態保護實現脫貧;
七是兜底保障,主要從社會救助、基本養老保障、農村“三留守”人員和殘疾人等方面,提出了社會保障兜底措施,通過筑牢社會保障安全網,解決好特殊困難群體和弱勢群體的脫貧問題;
八是社會扶貧,主要從東西部扶貧協作、定點幫扶、企業幫扶、軍隊幫扶、社會組織和志愿者幫扶,以及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相關措施和要求。
關于農村扶貧補償標準的內容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