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農村聾啞人的補貼標準,以及聾啞老人國家給補貼嗎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聾啞人有殘疾補貼嗎?
聾啞人殘疾證沒有補貼。沒有專門的殘疾人補助,如果是殘疾人,一般可以領取的補助是最低生活保障金 。
最低生活保障金制度一種社會保障制度類型。指國家對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當地 *** 公告的最低生活標準的人口給予一定現金資助,以保證該家庭成員基本生活所需的社會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線也即貧困線。對達到貧困線的人口給予相應補助以保證其基本生活的做法。主要特點如下: (1) 是保證基本生活的生活費用補貼。(2) 是為貧困人口提供的一種救濟。(3) 具有臨時性。原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口或家庭,如果收入有所增加,超過了規定的救濟標準,則不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救濟。最低生活保障是我國的一種傳統做法,但過去的含義與今日大有不同。在過去,救濟對象被分成不同類型,實行差別待遇。20世紀80年代以來,不少地方紛紛探索救濟方式的改革。1993年上海市在全國率先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至1996年在全國范圍內鋪開。1999年9月,《城市居民生活最低保障條例》經國務院審定并于同年10月1日在全國施行,意味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行,也是我國社會救助工作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
普寧2022聾啞一級殘疾人補貼標準
普寧2022聾啞一級殘疾人補貼標準是梯級的。根據查詢相關 *** 息顯示,一級重殘無業人員、低保家庭中的殘疾人,補貼標準統一上調至每人每月410元,本市低收入家庭中的殘疾人,補貼標準上調至每人每月290元。
[img]山西聾啞人有什么優惠政策
山西聾啞人的優惠政策有城鄉低保家庭中的殘疾人 標準:每人每月50元,還有很多優惠的
聾啞人有沒有國家補助
一、聾啞人國家補助多少
沒有專門的殘疾人補助.如果是殘疾人,一般可以領取的補助是最低生活保障金。最低生活保障金申請辦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人員,要以戶為單位,持戶口本、居民身份證和收入證明等,向戶口所在地的居(村)委會提出書面申請。對于人戶分離的申請人員,由申請人現居住地的居(村)委會協助做好調查取證工作,并將有關證明提供給申請人戶口所在地的居(村)委會。申請低保家庭成員戶口不在同一地區,要向其家庭主體戶口所在地區居委會提出申請,其他不在此地的成員,應提供由其戶口所在地的街道、鄉鎮出據的有關證明等。
二、殘疾補助的基本原則
堅持需求導向,待遇適度。從殘疾人最直接最現實最迫切的需求入手,著力解決殘疾人因殘疾產生的額外生活支出和長期照護支出困難。立足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科學合理確定保障標準,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堅持制度銜接,全面覆蓋。注重與社會救助、社會保險、公益慈善有效銜接,努力形成殘疾人社會保障合力。做到應補盡補,確保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覆蓋所有符合條件的殘疾人。
堅持公開公正,規范有序。建立和完善標準統一、便民利民的申請、審核、補貼發放機制,做到陽光透明、客觀公正。加強政策評估和績效考核,不斷提高制度運行效率。
堅持資源統籌,責任共擔。積極發揮家庭、社會、 *** 作用,形成家庭善盡義務、社會積極扶助、 *** 兜底保障的責任共擔格局。
三、殘疾補助的主要對象
(一)補貼對象。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主要補助殘疾人因殘疾產生的額外生活支出,對象為低保家庭中的殘疾人,有條件的地方可逐步擴大到低收入殘疾人及其他困難殘疾人。低收入殘疾人及其他困難殘疾人的認定標準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參照相關規定、結合實際情況制定。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主要補助殘疾人因殘疾產生的額外長期照護支出,對象為殘疾等級被評定為一級、二級且需要長期照護的重度殘疾人,有條件的地方可擴大到非重度智力、精神殘疾人或其他殘疾人,逐步推動形成面向所有需要長期照護殘疾人的護理補貼制度。長期照護是指因殘疾產生的特殊護理消費品和照護服務支出持續6個月以上時間。
(二)補貼標準。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由省級人民 *** 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殘疾人生活保障需求、長期照護需求統籌確定,并適時調整。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按照殘疾人的不同困難程度制定分檔補貼標準,提高制度精準性,加大補貼力度。
(三)補貼形式。殘疾人兩項補貼采取現金形式按月發放。有條件的地方可根據實際情況詳細劃分補貼類別和標準,采取憑據報銷或 *** 購買服務形式發放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
(四)政策銜接。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可同時申領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既符合殘疾人兩項補貼條件,又符合老年、因公致殘、離休等福利性生活補貼(津貼)、護理補貼(津貼)條件的殘疾人,可擇高申領其中一類生活補貼(津貼)、護理補貼(津貼)。享受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政策的殘疾兒童不享受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可享受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殘疾人兩項補貼不計入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收入。領取工傷保險生活護理費、納入特困人員供養保障的殘疾人不享受殘疾人兩項補貼。
聾啞人有殘疾補貼嗎
國家對一、二級的重度殘疾人員每月發放55元的護理補貼,對低保戶中的殘疾人每月發放70元的生活補貼,滿足兩項條件,可享雙重補貼。
(一)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低保家庭內的重度殘疾人按照當地低保標準35%發放生活補貼;低保家庭內的非重度殘疾人按照當地低保標準25%發放生活補貼,同時取消原低保內重度殘疾人重殘補貼金政策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對殘疾人的增發部分補貼。低保家庭外的無固定收入智力、肢體、精神、盲視力重度殘疾人按照當地低保標準100%發放生活補貼。家庭人均收入在當地低保標準2倍以內一戶多殘、依老養殘特殊困難殘疾人按照不低于當地低保標準60%發放生活補貼,同時取消原低保外特殊困難殘疾人生活救助金。
(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城鎮、農村分別按不低于120元/月·人、80元/月·人的標準發放。有條件的縣區可以按照殘疾人的不同困難程度制定兩項補貼的分檔補貼標準,提高制度精準性,加大補貼力度。各地應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適時調整,逐年提高,逐步實現統一城鄉補貼標準。
聾啞人,國家有什么補助?
一、稅收優惠
1、殘疾人員個人提供的勞務,免征營業稅。
2、殘疾人員的所得,由納稅人提出申請,報市地方稅務局審核批準,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
3、對民政部門舉辦的福利工廠和街道辦的非中途轉辦的社會福利生產單位,凡安置“四殘”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35%(含35%)以上,暫免征收所得稅。凡安置“四殘”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的比例超過10%未達到35%的,減半征收所得稅。
4、對民政部門舉辦的福利工廠用地,凡安置殘疾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35%(含35%)以上的,暫免征收土地使用稅。
二、減免規費
1、凡殘疾人本人從事手工業、商業、服務業、修理業等,規模較小的,登記費、個協會費、管理費減半收取。規模較大(雇用幫手)的,管理費按核定標準90%收取,個協會費適當收取。
2、經核實,確屬家庭特別困難的殘疾人從事經營活動的,各所報請局里同意后,可免收登記費、會費和管理費。
3、獨資企業、合伙企業中的殘疾人就業人員達30%以上的,按福利企業對待,管理費按核定標準的70%收取。
4、殘疾人領辦獨資企業、合伙企業的,登記費減半收取。
5、凡殘疾人本人從事圖書、電子游戲、歌舞廳(卡拉ok)、臺球、錄相、影碟出租等經營,規模較小的,管理費免收。規模較大(雇用幫手)的,殘疾就業人員達30%以上(含30%)的,管理費按核定標準50%收取。
擴展資料
補助的申領程序和管理辦法
1、自愿申請。殘疾人兩項補貼由殘疾人向戶籍所在地街道辦事處或鄉鎮 *** 受理窗口提交書面申請。殘疾人的法定監護人,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所在村民(居民)委員會或其他委托人可以代為辦理申請事宜。
申請殘疾人兩項補貼應持有第二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并提交相關證明材料。
2、逐級審核。街道辦事處或鄉鎮 *** 依托社會救助、社會服務“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受理殘疾人兩項補貼申請并進行初審。初審合格材料報送縣級殘聯進行相關審核。
審核合格材料轉送縣級人民 *** 民政部門審定,殘疾人家庭經濟狀況依托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審核。審定合格材料由縣級人民 *** 民政部門會同縣級殘聯報同級財政部門申請撥付資金。
3、補貼發放。補貼資格審定合格的殘疾人自遞交申請當月計發補貼。殘疾人兩項補貼采取社會化形式發放,通過金融機構轉賬存入殘疾人賬戶。特殊情況下需要直接發放現金的,要制定專門的監管辦法,防止和杜絕冒領、重復領取、克扣現象。
4、定期復核。采取殘疾人主動申報和發放部門定期抽查相結合的方式,建立殘疾人兩項補貼定期復核制度,實行殘疾人兩項補貼應補盡補、應退則退的動態管理。定期復核內容包括申請人資格條件是否發生變化、補貼是否及時足額發放到位等。
補助的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全面建立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的重要性,將其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務,完善 *** 領導、民政牽頭、殘聯配合、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
民政部門要履行主管部門職責,做好補貼資格審定、補貼發放、監督管理等工作,推進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與相關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社會保險制度有機銜接。財政部門要加強資金保障,及時足額安排補貼資金及工作經費,確保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順利實施。
中央財政通過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予以支持。殘聯組織要發揮“代表、服務、管理”職能作用,及時掌握殘疾人需求,嚴格殘疾人證發放管理,做好殘疾人兩項補貼相關審核工作。
2、加強制度落實。地方已經實施的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補貼對象范圍小于本意見要求的,要嚴格按本意見執行,有條件的地方可適當擴大補貼范圍。要通過 *** 購買服務、引導市場服務、鼓勵慈善志愿服務等方式,健全補貼與服務相結合的殘疾人社會福利體系,促進殘疾人服務業發展。
3、加強監督管理。地方各級人民 *** 要將殘疾人兩項補貼工作納入年度考核內容,重點督查落實情況。殘疾人兩項補貼資金發放使用情況要定期向社會公示,接受社會監督,財政、審計、監察部門要加強監督檢查,防止出現擠占、挪用、套取等違法違規現象。
民政部門要會同殘聯組織定期開展殘疾人兩項補貼工作績效評估,及時處理殘疾人及其他群眾的投訴建議,不斷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切實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要統籌建立統一的殘疾人兩項補貼工作網絡信息平臺,加強對基本信息的實時監測、比對、歸納分析和動態管理,不斷提高工作效率。
4、加強政策宣傳。各地要及時組織學習培訓,全面掌握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精神和內容,正確組織實施殘疾人兩項補貼工作。要充分利用多種媒介宣傳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引導全社會更加關心、關愛殘疾人。
要充分考慮殘疾人獲取信息的特殊要求和實際困難,采用靈活多樣形式進行宣傳解讀,確保殘疾人及其家屬知曉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內容,了解基本申領程序和要求。要及時做好殘疾人兩項補貼政策解釋工作,協助殘疾人便捷辦理相關手續。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國務院發布關于全面建立殘疾人專項福利補貼制度的意見
農村聾啞人的補貼標準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聾啞老人國家給補貼嗎、農村聾啞人的補貼標準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