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分析比較英美的司法制度體制
不同點方面,在法律淵源上,英美法系以判例法為主要法律淵源,法官判決可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先例外國刑事訴訟法學pdf;大陸法系以制定法為主要淵源,法律由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典等規范性文件構成。
外國法制史中的英美司法制度有著獨特的組織架構和運作機制。英國的法院體系經歷過變革,最初分為普通法院和衡平法院,19世紀末統一后,如今分為高級法院(上議院、樞密院司法委員會和最高法院)和低級法院。
最后,檢察官制度的不同也是兩大法系檢察機關的顯著區別之一。這種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其一,檢察官選任途徑的不同。
英美政體,一個有“君”,一個無“君”外國刑事訴訟法學pdf;國家元首一個無實權,一個有實權;國家元首產生方式一個為世襲,一個為選舉;國家元首與議會(國會)的關系一個不對等,一個平行分立。接下來,筆者將從政治文化視角分析這一現象。
美國司法外國刑事訴訟法學pdf:美國是英、美法系國家。美國司法制度的主要特點有外國刑事訴訟法學pdf:貫徹三權分立的原則,實行司法獨立;法院組織分為聯邦和地方兩大系統;聯邦最高法院享有特殊的司法審查權;等等。司法組織法院組織復雜,分為聯邦法院和州法院兩大系統,適用各自的憲法和法律,管轄不同的案件和地域。
- 英美法系法官首先考慮歷史判例,將案件事實與判例相比較,從而得出適用的法律規則。 判例地位的差異 - 在大陸法系中,判例不是正式的法律淵源,不具有普遍約束力。- 而在英美法系中,判例是法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后續案件具有約束力。
劉玥辰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教授
劉玥辰,這位來自浙江龍泉市的法學專家,目前擔任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訴訟法學系的主任,教授身份,同時也是碩士研究生導師。他在學術領域擔任多重職務,包括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的理事、浙江省訴訟法學研究會的理事和副秘書長,以及浙江省刑法學研究會的理事。
卞建林教授的主要著作有哪些?
1、卞建林在其學術生涯中發表了眾多論文,以下是他的主要成果年表:1987年:《論健全我國刑事回避制度》,發表在《法學研究》1987年第5期。1991年:《論起訴監督》,登載于《中國法學》1991年第3期。1993年:《論國家對自訴的規制和干預》,發表在《政法論壇》1993年第3期。
2、卞教授的學術成果豐碩,他的代表性著作涵蓋了多個法律領域。
3、他的學術著作豐富,如《刑事起訴制度的理論與實踐》、《刑事訴訟的現代化》、《刑事證明理論》和《中國刑事司法改革探索——以聯合國刑事司法準則為參照》等,對刑事訴訟法研究有著重要貢獻。江平,這位1930年出生于大連,原籍浙江寧波的法學泰斗,是中國政法大學的終身教授。
美國刑事訴訟法精解:第2卷·刑事審判作者簡介
1、美國刑事訴訟法的深入解析,由兩位權威學者共同貢獻。該卷的作者是約書亞·德雷斯勒,一位在俄亥俄州立大學莫里茨法學院擔任弗蘭克·R.斯壯講席教授的杰出法學專家。他在刑法和刑事程序法領域享有極高的國際聲譽,曾因卓越的教學貢獻榮獲唐納德·H.高登杰出教師獎,以及俄亥俄州立大學杰出學者獎等榮譽。
2、這是一部深入解析美國刑事訴訟法的專著,名為《美國刑事訴訟法精解:第2卷·刑事審判》,由北京大學出版社首次出版于2009年1月1日。它被納入了北京大學出版社的美國法精解書系,旨在為讀者提供詳盡的法律知識。該書采用平裝形式,共有392頁,內容豐富且詳盡。
3、作者簡介:約書亞·德霄斯勒,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莫里茨法學院弗蘭克·R.斯壯講席教授,美國刑法和刑事程序法領域最受尊敬的權威教授之一,享有極高的國際聲譽。曾榮獲美國著名的唐納德?H.高登杰出教師獎、俄亥俄州立大學杰出學者獎等多項榮譽。
4、吳宏耀吳宏耀,男,法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教授、“2011計劃”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教授;中國政法大學教務處副處長、中國政法大學刑事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研究方向:刑事法學。
5、吳宏耀在法律學術界有著廣泛的影響力,已出版的著作包括《美國刑事訴訟法精解》、《訴訟認識論綱》、《比較法視野中的證據制度》、《訴訟證明原理》以及與他人合著的《刑事審前程序研究》等。
6、在學術研究方面,王兆鵬教授的貢獻豐富而深入。
美國刑事法院訴訟程序圖書信息
1、在美國刑事法院訴訟程序的領域,讀者可以參考由(美)斯黛麗,弗蘭克所著的經典作品,該書的中文譯本由陳衛東和徐美君翻譯,收錄在《刑事訴訟法學譯叢書》中。這部著作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其國際標準書號為9787300038377。它于2002年1月1日首次發行,至今已出版了第一版。
2、國內首部深入剖析美國刑事法院訴訟程序的譯著《美國刑事法院訴訟程序》詳盡解讀了這一司法體系的歷史變遷、當前狀態和發展趨勢。書中詳盡介紹了美國刑事訴訟程序的演變歷程,對當前國內對該領域的討論進行了全面剖析,并輔以詳實的數據和基于實證研究的深入分析。
3、美國刑事訴訟:法律和實踐是一本深度剖析美國刑事司法體系的詳盡之作。它詳細描繪了美國刑事訴訟程序的演化歷程,從早期的發展到現代的實踐,全面展現了這一領域的動態變化。作者通過整合豐富的數據和實證研究,為讀者提供了深入理解這一主題的堅實基礎。
4、《刑事訴訟革命的失敗》一書深入剖析了美國刑事訴訟制度的困境,作者認為,美國憲法體制導致其刑事訴訟規則分散且復雜,缺乏統一的法典基礎。例如,搜查和扣押等程序需要詳盡的四卷本專著來闡述,這在國際上顯得異常繁瑣。
5、刑事訴訟程序: 美國的刑事司法系統,包括起訴、審判和判決的程序,以及對被告權益的保障。 民事訴訟程序: 關于個人和企業之間的糾紛解決,包括訴訟程序、證據規則和判決執行等內容。 聯邦法官: 對聯邦法官的任命、職責和獨立性的探討,以及他們對法律發展的影響。
6、作者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深入探討了美國的刑事訴訟和民事訴訟程序,以及證據制度,讓讀者得以清晰地理解聯邦最高法院如何在復雜的司法體系中獨樹一幟。
暫無相關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