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給大家聊聊關于各地遷墳補償標準,以及公墓遷出補償標準?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錄
遷墳補償標準?
關于遷墳地的補償,我國目前法律還沒有具體相關的規定。
一般都是按各地的自己的標準實施的,也可以協商的。
可以參考一下其它地方的:一、山東濟南、濟寧、德州遷墳補償標準:山東省物價局、山東省財政廳、山東省國土資源廳關于濟南等三市調整征地地面附著物和青苗補償標準的批復顯示濟南、濟寧、德州三市遷墳(棺木、拾骨、骨灰盒)650元/座,少數民族按其殯葬習慣和特點補償標準為650-2000元/座。
二、河南鄭州遷墳補償標準:《鄭州市人民 *** 關于調整國家建設征收集體土地青苗費和地上附著物補償標準的通知》規定:遷墳,一棺一墓,2000元/座,每增加一棺增加500元。
三、湖南岳陽遷墳補償標準:根據《岳陽市集體土地征收與房屋拆遷補償安置辦法》,征收土地需要遷移墳墓的,按《墳墓遷移補償標準》規定予以補償。
征收土地需要遷移墳墓的,按《墳墓遷移補償標準》規定予以補償:混凝土墳2000元;磚、石墳1500元;土墳1000元;尸骨罐400元。
公墓遷出補償標準?
公墓搬遷補償標準因地制宜,需要根據實際搬遷成本確定。
我們確認,農村公墓征用和搬遷補償費用為遷出墳墓的一次性費用,包括物質和精神損害賠償。
物質補償是指拆除、置換墳墓的費用和對墳墓占用面積使用權的補償。
精神賠償是對因遷墳而造成的精神損害的賠償,因此遷墳的余款應當在主人分配給人民后支付。
墓主人死后占用的墓地雖然是當時的農村集體所有,但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和我國的傳統民俗,墓主人占用的墓地應該理解為其后代有土地使用權,因為后人最關心、最崇拜墓地,最表達對逝者的感情。墓地搬遷對墓主人的血緣關系影響最大,因此,這筆錢只能分配給墓主人的后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農村村民房屋、其他地上附著物、苗木的補償費,應當依法及時足額繳納,對被征收農民安排社會保障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
地上附著物、苗木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所有人所有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應當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支付安置補助,由其他單位安置的,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安置,安置補助金支付給安置單位;
不需要統一安置的,經被安置人同意,安置補助金支付給被安置人或者用于支付被安置人的保險費。
根據《福建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第二十六條規定,土地補償費應當向行使土地所有權的集體土地管理單位支付。
但集體土地經營單位未調整其他同數量、同質量的土地繼續承包給農民的,征收土地的,應當向被征地農民支付不低于70%的土地補償費。
我們提醒您,墳墓搬遷的補償標準因地而異,需要根據實際搬遷成本來確定。我們確定,農村公墓征用和搬遷補償是一次性的遷墳費用,包括物質和精神損害賠償。
江蘇省遷墳補償標準?
遷墳的補償標準
征收土地需要遷移墳墓的,按《墳墓遷移補償標準》規定予以補償。征收土地需要遷移墳墓的,按《墳墓遷移補償標準》規定予以補償:混凝土墳2000元;磚、石墳1500元;土墳1000元;尸骨罐400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條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征收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可以依法實施征收:
OK,關于各地遷墳補償標準和公墓遷出補償標準?的內容到此結束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