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來為大家解答國家農村道路補償標準這個問題,2021年江蘇農村征地補償標準明細?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本文目錄
- 國家給村里修路規定幾米寬為標準,修不夠寬怎么辦?
- 2021年江蘇農村征地補償標準明細?
- 2021農村土地征收補償新標準?
- 2020年修路房屋補償標準是多少?
- 村里修公路占用了村民的糧田,會有補償嗎?該怎么索要補償?
國家給村里修路規定幾米寬為標準,修不夠寬怎么辦?
農村的村道,一般屬于四級公路
對于村道寬度,有3.5m、4.5m、5m幾種寬度,其中,3.5m僅適用于鄉通單個行政村公路車道的寬度。村道設計行車速度是20KM/h,設計使用年限一般是12年。
對于通村公路,當采用3.5m寬度時,應在適當的位置修建錯車道,錯車道應設在有利位置,使駕駛員能夠看到相鄰兩錯車道駛來的車輛,錯車道應大于6m。
新建農村公路,路面基底層應采用水泥穩定粒料,石灰粉煤灰穩定土等其他適宜鋪筑路基的材料,且水泥路面厚度不應小于16cm。
當然,一些地方可能還有自己的特別政策,因地制宜。
村道的貓膩我們村前年通了水泥路,對于幾十年走泥路的村民來說,無疑是最大的喜訊。
由鄉上通往幾個村的主路,是按照3.5m的標準修建,厚度有20cm,但由主路到各村的支路,寬度就只有三米,不符合國家最低標準,但驗收還是通過了。
個別偏僻路段,承包商為了減少成本,修路時在路中間鋪上一層厚厚的泥土,然后再抹上水泥,從路邊看,水泥路面有20cm高,但道路中間的高度就大打折扣了,農村道路車少,車輪也很少壓到路中央,道路一時半會也不會壞,但時間久了就不好說了。
我們村目前村道是通了,但后期沒人維護,路邊雜草叢生,經歷一個雨季,多處路段邊緣被垮塌泥土掩蓋,沒有排水溝,水流就在路面流淌,多數路面已發生傾斜,一些下坡路段,水泥路面下已被沖刷出深深一條水溝,重車一壓,路面就會破碎。
2021年江蘇農村征地補償標準明細?
一、江蘇省征地補償標準
(一)征地補償
1、江蘇征地補償新標準: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3萬元。
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萬元。
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萬元。
2、征收基本農田補償標準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8萬元。
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9萬元。
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6萬元。
3、征收林地及其他農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8萬元。
4、征收工礦建設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體建設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6萬元。
5、征收空閑地、荒山、荒地、荒灘、荒溝和未利用地平均每畝補償2.1萬元。
2021農村土地征收補償新標準?
1、征收耕地補償標準: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3萬元;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萬元;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萬元。
2、征收基本農田補償標準: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8萬元;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9萬元;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6萬元。
3、征收林地及其他農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8萬元。
4、征收工礦建設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體建設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6萬元。
5、征收空閑地、荒山、荒地、荒灘、荒溝和未利用地平均每畝補償2.1萬元。
2020年修路房屋補償標準是多少?
1、修路占地補償標準,各省不一。需查詢當地省 *** 出臺的征收政策與補償標準。
2、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征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規定。
被征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征收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
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批準,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
國務院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高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后,有關地方人民 *** 應當公告,并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
農村修路占地補償標準在我國是怎么規定的?
2020年農村修路占地補償標準是什么?農村修路還要村民出錢嗎?
一、土地補償費
土地征收的土地補償費是如何計算的呢?土地補償費一般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
二、土地征收的安置補助費
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三、青苗補償標準
對剛剛播種的農作物,按季產值的三分之一補償工本費。對于成長期的農作物,最高按一季度產值補償。對于糧食、油料和蔬菜青苗,能得到收獲的,不予補償。對于多年生的經濟林木,要盡量移植,由用地單位付給移植費;如不能移植必須砍伐的,由用地單位按實際價值補償。對于成材樹木,由樹木所有者自行砍伐,不予補償。各地一般都有具體的青苗補償辦法。可在本網站搜索。
四、其他附著物的補償標準
征收土地需要遷移鐵路、公路、高壓電線、通訊線、廣播線等,要根據具體情況和有關部門進行協商,編制投資概算,列入初步設計概算報批。拆遷農田水利設施及其它配套建筑物、水井、人工魚塘、養殖場、墳墓、廁所、豬圈等的補償,參照有關標準,付給遷移費或補償費。
農村修路還要村民出錢嗎?
2020年農村修路占地補償標準是什么?農村修路還要村民出錢嗎?
1、國家以及地方 *** 對農村公路(特別是村村通公路)并不是全額支付修路資金,而是根據需要進行一定比例的補貼。
為了鼓勵農民自行修建村內道路,國家出臺了“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主要內容是,如果村里農民決定自行修路,國家會給該村一定的幫助,一般投入修路成本的50%左右。也就是說,當地農民是修路的主體,國家是幫忙的。
2、目前的形式是,如果某村要修路,已經經過村民民主議事程序,并經過縣級 *** 審核后,由該村村民自行(不管是出錢還是出力)把路基墊好, *** 負責對路面進行硬化(瀝青或水泥)。
腐敗現象肯定是有,但國家這項政策的用意還是惠民的。
3、農村公路建設的資金來源于中央和省下撥的計劃資金、市縣兩級的配套補助資金和鄉村的自籌資金。交通部明確,要充分發揮廣大農民群眾的修路積極性,鼓勵農民采用“一事一議”的辦法,解決農村公路建設中的各種問題。
4、國家對通村公路的投資為補助性質,只有當地自籌資金到位,村支兩委意見統一,與交通部門和市農村公路建設領導小組銜接,具備了實施條件后,方可申報年度實施計劃。
鄉、村下達的計劃指標是以通過鄉 *** 、通過村委會或村小學為落腳點,有些村小組群眾居住分散,公路線長,資金自籌缺口更大,農村公路建設完工后,要經過縣、市、省三級交通主管部門驗收,驗收合格后還要辦理若干手續,國省計劃資金才能到位。
村里修公路占用了村民的糧田,會有補償嗎?該怎么索要補償?
村里修公路占用了村民的糧田要給予補嘗,通過村干部與村民互相協商方可占用。首先青苗費的補嘗,然后土地的補嘗。補嘗的方式各有不同,根據當地具體情況進行補嘗,因為是村集體修路沒有合理的標準,所以只有共同協商。青苗費的補嘗首先要看種植的什么作物,有經濟作物.農作物,小麥.水稻等多種作物,補嘗金額就不等。舉例來說:水稻青苗費的補嘗按水稻產量及當年價格來定,1000斤X1.4元二1400.00元一次性補嘗。地畝補嘗每年1200元,青苗費補嘗高點,容易協商,推動工作,萬事開頭難。地畝補嘗是長期性的,不需要勞動工.機械.化肥.種子等這些費用,所以地畝補嘗低點,老百姓能接受了。不需要按國家規定賠嘗,不是國家征地。將來國家如果及需征地按國家地畝賠嘗標準處理。《注村里修路占地叫補嘗不是賠嘗》說賠嘗農民就要按國家征地標準賠嘗每畝48000元進行賠嘗。這樣處理老百姓支持擁護。就談這么多供參考!再見!
關于本次國家農村道路補償標準和2021年江蘇農村征地補償標準明細?的問題分享到這里就結束了,如果解決了您的問題,我們非常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