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刑訴法第七十九條規定是什么
1、截止2019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九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
2、刑訴法第79條第一款規定: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尚不足以防止發生下列社會危險性的,應當予以逮捕。同時列舉了五種情形。
3、法律主觀: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九條規定了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的相關問題。根據規定,取保候審期限最長為12個月,監視居住不能超過6個月。并且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不影響案件正常審理程序,期限屆滿或者不應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解除。
4、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條規定,公安機關要求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時候,應當寫出提請批準逮捕書,連同案卷材料、證據一并移送同級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因此,提請批準逮捕書是公安機關提請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法律憑證,是公安機關行使訴訟權利并嚴格依法辦案的一種表現形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訴法經過了幾次修改過程
1、刑訴法已經經過三次修訂。根據1996年3月17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根據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2、中國大陸的《刑事訴訟法》,1979年7月1日由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根據1996年3月17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修正。
3、刑事訴訟法是程序法,它從司法方面保證刑法的正確執行。1996年3月《刑訴法》進行了第一次修正,2011年進行第二次大修。新法律將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根據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三次修正)。
4、年10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條為了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5、年3月《刑訴法》進行了第一次修正,2011年進行第二次大修。新法律將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根據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三次修正。刑事訴訟法是指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調整刑事訴訟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6、根據1996年3月17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2019)
1、第三百八十五條對于在 審查起訴期間 改變管轄的案件,改變后的人民檢察院對于符合 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七十一條第二款規定的案件,可以通過原受理案件的人民檢察院退回原偵查的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也可以自行偵查。改變管轄前后 退回補充偵查 的次數總共不得超過二次。
2、新規則涵蓋刑事訴訟的各個環節,包括管轄權、辯護、證據收集與審查、強制措施、立案程序等,旨在構建公正與人權并重的司法體系。在罪犯處理上,檢察院嚴格遵循法律,保證公正,尊重無罪者權益。檢察官根據案件重要性分級決策,重大案件需提交檢察委員會審議。法律文書由檢察長或授權檢察官簽署,對于重大案件,檢察院需報告上級。
3、《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制定并不斷完善,自1998年12月16日首次修訂以來,歷經多次修改,最終于2012年11月22日正式公布,形成現今版本。
4、不是?!度嗣駲z察院刑事訴訟規則》(高檢發釋字〔2019〕4號)第一百四十二條規定對于監察機關移送起訴的已采取留置措施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在受理案件后,及時對犯罪嫌疑人作出拘留決定,交公安機關執行。執行拘留后,留置措施自動解除。
5、檢察院讓公安補充偵查,如果證據不足,沒有犯罪事實或有犯罪事實,并非嫌疑人所實施,可以撤案或對該嫌疑人終止偵查。
6、盈科上海分所刑事部,利用在家辦公時間,組織部門律師進行最高人民檢察院新修訂的《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的在線學習。學習內容涵蓋十講十七章,由律師結合辦案經驗進行逐條解讀。施曉俊律師的第六講對《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2019)第十一章“出席法庭”進行了深入解讀。
2019年法考備考之刑事訴訟構造二
1、一)彈劾式訴訟結構 (二)糾問式訴訟結構 詳見 2019年法考備考之刑事訴訟構造一 (三)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英美法系國家)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的特征:(1)控辯雙方當事人在訴訟中居于主導地位,訴訟的開始和推動均取決于當事人的訴訟活動,法官只是居中的裁判者;(2)訴訟的目的主要是在程序上保障人權。
2、刑訴案例筆記,源自19年備考,適用于查漏補缺。一審判決不服的救濟方式:被告人:自收到判決書后10日內上訴;辯護律師經被告人同意,也可上訴。被害人:收到判決書后5日內,向檢察院申請抗訴;檢察院審查決定是否抗訴。檢察院:在收到判決書后10日內,通過原審法院提起抗訴,同時抄送上級檢察院。
3、D.刑事訴訟構造有橫向與縱向之分,縱向刑事訴訟構造指的是控訴、辯護與裁判在訴訟程序中的法律地位與相互關系,起訴狀一本主義體現了控審職能完全分離的訴訟構造 參考答案 【考點】刑事訴訟構造 【難度】★★ 【答案】D。
4、兩者考察內容不同。試卷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中國法律史、國際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試卷二是民法、知識產權法、商法、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民事訴訟法。
5、單項選擇題 蔡甲與妻子王某離婚。蔡甲為多分得財產,遂找其五叔蔡乙商議,虛構向蔡乙借款12萬元用于購房的債務,寫下蔡甲今借到蔡乙人民幣拾貳萬元整用于買房(兩年內還清)的虛假借條。蔡乙遂持該借條訴至法院,要求蔡甲還本付息。
6、法考復習精華:深入解析刑事訴訟證據與起訴制度在刑訴復習中,證據的分類和規則是關鍵,它們構成了案件定罪的基礎。讓我們一起探索證據的多元世界:證據的分類與類型 證據分為物證(如現場照片,實物證據),書證(如筆錄、電子數據,直接證據),證人證言(陳述與處理,間接證據),以及被害人和嫌疑人陳述。
暫無相關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