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關于山東省7級傷殘補償標準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關于2021年山東工傷賠償標準?的知識,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
2021年山東工傷賠償標準?
2021年山東省工傷賠償標準
具體賠償項目、標準
(一)醫療費
1、要求: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
2、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0條第1款、第2款、第3款;
3、備注:用人單位沒有參加工傷保險的,不是必須到簽有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治療。
(二)住院伙食補助費
1、標準:按照各統籌地區規定標準支付。如《威海市關于工傷職工住院伙食補助費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
2、要求:住院期間。
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0條第4款;
4、備注:山東省在設區的市實施全市統籌。
(三)交通費、食宿費
1、標準:按照各統籌地區規定標準支付。
2、要求:醫療機構出具診斷證明,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
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0條第4款;
4、備注:山東省在設區的市實施全市統籌。
(四)康復治療費
1、標準: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
2、要求: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進行工傷康復。
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0條第6款。
(五)輔助器具費
1、標準:山東省工傷輔助器具項目與費用限額標準。
2、要求: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持工傷認定結論、醫療診斷證明書和有關病歷資料向當地的勞動能力鑒定機構申請配置確認。
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1條、《山東省工傷職工輔助器具配置管理暫行辦法》、《山東省工傷職工輔助器具項目與費用限額標準》。
4、備注:協議輔助器具配置機構應根據協定的配置項目和標準為工傷職工配置輔助器具,超出該標準的,不予支付。
(六)停工留薪
1、標準: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2、要求: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
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3條;《山東省貫徹<工傷保險條例>實施辦法》第21條。
(七)護理費
1、標準:停工留薪期間生活不能自理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2、要求:停工留薪期間生活不能自理需要護理;
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3條第3款、第34條。
(八)生活護理費
1、標準: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支付,其標準分別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或者30%。
2、要求:工傷職工已經評定傷殘等級并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
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4條。
(九)一級至四級傷殘待遇
1、一般標準: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按月享受傷殘津貼: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補足差額。
2、要求: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補足差額。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5條;《山東省貫徹<工傷保險條例>實施辦法》第22條;第23條。
4、備注:一級至四級工傷職工的傷殘津貼調整辦法,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根據全省職工平均工資及生活費用變化等情況適時制定。
(十)五級、六級傷殘待遇
1、標準:(1)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2)經傷殘職工本人提出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以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獲得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五級傷殘為22個月、六級傷殘為18個月。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五級傷殘為36個月、六級傷殘為30個月。
2、要求: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6條;《山東省貫徹<工傷保險條例>實施辦法》第24條、第25條第1款;第3款。
4、備注:(1)職工被確診為職業病的,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在上述標準基礎上加發50%;(2)工傷職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每減少1年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遞減20%。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1年的按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全額的10%支付;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或者按規定辦理了退休手續的,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十一)七級至十級傷殘待遇
1、標準:(1)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2)傷殘職工依法與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以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獲得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七級傷殘為13個月;八級傷殘為10個月;九級傷殘為7個月;十級傷殘為4個月;獲得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七級傷殘為20個月;八級傷殘為16個月;九級傷殘為12個月;十級傷殘為8個月。
2、要求: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7條;《山東省貫徹<工傷保險條例>實施辦法》第25條第2款、第3款、第4款。
4、備注:(1)職工被確診為職業病的,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在上述標準基礎上加發50%;(2)工傷職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每減少1年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遞減20%。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1年的按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全額的10%支付;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或者按規定辦理了退休手續的,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四川生豬保險賠償標準2021?
育肥豬的保險賠償金額分7級7檔兌現,從最低每頭120元到最高每頭800元。(具體標準如下)
保險責任包括但不限于主要疾病和疫病、自然災害、意外事故、強制撲殺等。暫定每頭育肥豬尸最高賠償金額分別為120元、200元、320元、440元、560元、680元、800元。
山東4050社保補貼最新政策?
一般而言,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才真正地符合領取4050社保補貼的條件。
一、享受補貼的人員范圍
(一)申請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社保補貼需同時滿足以下三項條件:
1.在人社部門代存檔案,并在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繳納社會保險費;
2.就業困難人員具體指以下五類人員:
①“4050”失業人員。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0周歲的失業人員。
②城鎮零就業家庭中的失業人員;
③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失業人員;
④殘疾失業人員;
⑤脫貧享受政策失業人員;
3.實現靈活就業;指以下三類人員:
①自營就業者,主要包括個體經營(不含領取營業執照的個體工商戶)、街頭商販、網店經營者、家庭就業人員等;
②自主就業者,指以個人身份從事職業活動的自由職業者人員,如自由撰稿人、非簽約歌手等;
③臨時性就業者,指非全時工、季節工、家庭小時工和其他類型的打零工者。
2021年山東省殘疾補助標準?
1.重殘無業人員、低保家庭中的殘疾人,補貼標準統一上調至每人每月410元,本市低收入家庭中的殘疾人,補貼標準上調至每人每月290元。
2.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被評為一級的殘疾人,每人每月補貼標準為300元;殘疾等級被評定為二級的殘疾人和三級智力、三級精神殘疾人,每人每月補貼標準為150元。
近代史上山東籍名將都有誰,誰能排第一?
山東籍名將中,很多都是開國將軍,他們為中國革命的勝利立下汗馬功勞,都是共和國的功臣,今天介紹4位,難分伯仲,可以說他們都是第一。
劉興元(1908—1990),山東臨沂市莒南縣人。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任紅四方面軍衛生部總務處處長、政治部組織科科長等職。參加過蘇區第三、第四、第五次反“圍剿”作戰和長征。
抗戰時期,任八路軍衛生部政治處主任,八路軍115師工兵營政治委員,山東軍區第2師政治委員等職。率部參加過汾離公路三戰三捷、同蒲路破襲戰,參與指揮贛榆城戰斗和臨沂戰役,為抗戰勝利做出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曾任東北野戰軍第5縱隊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42軍政治委員等職,率部參加過四平保衛戰和新站、拉法戰斗,參加過遼沈、平津、安新等戰役。
新中國成立后,曾任中南軍區干部部部長, *** 副政治委員、第二政治委員, *** 第一政治委員、司令員,軍事學院政治委員等職。
1955年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孫繼先(1911—1990),山東省菏澤市曹縣人。土地革命時期,曾任江西模范師3團3營營長,陜甘支隊一大隊連長,紅三十一軍93師參謀長等職。參加過第三、四次反“圍剿”作戰。長征時,率部參加四渡赤水、突破烏江、巧渡 *** 江等戰斗,帶領17勇士強渡大渡河;參加過直羅鎮戰役和東征作戰。
抗戰時期,曾任八路軍129師挺進隊隊長,山東縱隊第二支隊支隊長等職。參加過常生口、黃底崖等戰斗,在沂蒙山區多次粉碎日偽軍的“合圍”、“掃蕩”,指揮的葛莊戰斗,殲滅日寇300余人、偽軍500余人,俘虜日偽軍380余人。
解放戰爭時期,曾任山東軍區第4師師長,第三縱隊代司令員等職。在孟良崮戰役中,全殲敵74師32000余人;在濟南戰役中,斃傷敵2400多人,俘1200多人;在淮海戰役中,殲滅和俘虜敵軍3萬余人。率部參加過萊蕪、泰安、沙土集、洛陽、開封等戰役。
新中國成立后,曾任南京軍事學院高級系主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長, *** 副司令員等職。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88年獲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孔慶德(1911—2010),山東省濟寧市曲阜市人。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任紅4方面軍第10師30團3營8連連長,參加了黃安戰役,蘇區第二、四次反“圍剿”和長征。
抗戰時期,曾任八路軍第129師385旅769團團長,冀南軍區第8旅副旅長兼第三分區副司令員、第三軍分區司令員等職。參加過陽明堡、神頭嶺、響堂鋪等戰斗,百團大戰中,率團堅守陣地6晝夜,掩護主力部隊取得正太路破擊戰勝利。
解放戰爭時期,曾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0縱隊副司令員,后兼任桐柏軍區副司令員。參加過上黨、邯鄲、定陶、豫北攻勢、魯西南等戰役,參與指揮鄧縣、襄陽等戰役。
新中國成立后,曾任中南軍區炮兵代司令員,武漢軍區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勛章,榮獲一級獨立自由勛章,榮獲一級解放勛章,1988年獲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孫干卿(1919—2019),山東省臨淄市人。抗戰時期,曾任八路軍山東縱隊連長、營長等職,在山東境內與日寇作戰,從魯中打到渤海。
解放戰爭時期,曾任東北野戰軍團長,第四野戰軍師參謀長。參加過山海關、四平、臨江保衛戰和遼沈、平津、解放海南島等戰役,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貢獻。
新中國成立后,曾任 *** 炮兵司令員,海南軍區司令員, *** 參謀長等職。
1961年晉升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
1984年,被派往老山前線,指揮自衛反擊戰。他親手擬定老山、者陰山戰役作戰方案,提前進行預演,取得自衛反擊戰大捷。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