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老人犯法不管嗎,以及老人家犯法是不是無罪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75歲以上老年人犯法是否需要坐牢?
在社會中,一些老人如果犯法該是如何處置的?是免于處罰,還是相關的法律對于這個問題有進一步的規定,又或者是法律對于可以免于刑罰的老人有什么特殊的規定,還可能是對于不同的犯罪行為有不同的規定。那么老年人犯罪如何處罰?
70歲以上老人犯罪真的不用坐牢嗎?
人民律師事務所曾雨佳律師解答:
根據刑法
第十七條之一: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第四十九條第二款:審判的時候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第七十二條:【適用條件】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曾雨佳律師補充:
1、從打擊方面來說,重點是把握老年人違法犯罪的懲治尺度。盡管老年人違法犯罪后不適合拘留或收監,但不拘留不收監不等于不處罰。不僅警告、罰款等其他處罰方法仍然可以適用,而且還應當有針對性地對老年違法犯罪者給予必要的行為管束,比如,監護隔離、限制居住、限制從事特定活動、參加社區服務等。司法實踐表明,只要刑罰的后果大于違法犯罪所帶來的好處,刑罰就可以發揮其預防功能和作用。給老年違法犯罪者處罰,哪怕是較輕的處罰,就足以防止他們再犯,也可以起到預防和震懾犯罪的作用。
2、從預防方面來說,通過普及法律知識來遏制老年人違法犯罪,應當成為全社會的共識。預防老年人步入歧途就是對老年人權益最大的維護。不可否認,一些老年人由于各種原因過去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法制教育,進入老年后又被社會邊緣化,他們往往觀念更加偏執,更容易觸犯法律。而現在社會的普法重點往往都放在青少年身上,開展預防老年人犯罪的宣傳教育可謂是鳳毛麟角。因此,在全社會開展普法教育,同樣不能忽視了曾給我們這個社會作出過貢獻的老人們。
曾雨佳律師總結:
根據最新《刑法》的規定,已滿75周歲的老人犯罪的,若是故意犯罪,則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而要是過失犯罪的話,那么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img]老人犯法,是否應當從輕處理?
刑法修正案(八)》關于老年人犯罪刑事責任的修正內容
1、對老年人犯罪予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由于歷史文化的差異,各國對于老年人的年齡界限規定不一致。但是大多數國家都以60歲作為界限,我國也基本采取這一標準。至2010年6月,我國60歲以上的老人已經達到1.67億,約占總人口的12.8%}1}0按照國際通行的定義,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因此,對于老年人的刑罰制度問題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就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能力方面來講,老年人由于各器官的老化和衰退,感官系統逐漸降低,社會交往變少,精神孤獨感增強,所以其與青壯年相比,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能力方面有所下降。另外,從現代刑罰的目的來看,犯罪的老年人除了極個別的情況,比如累犯、慣犯等,一般來說社會危害性不高,加之自身身體狀況,其再次犯罪的可能性很低,人身危險性不高,其刑罰的特殊預防目的完全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實現。除了極個別的殘忍的暴力犯罪以外,如果對于老年人科處嚴厲的刑罰,其社會認同感不高,公眾情感也難以接受,其一般預防的效果不佳。因此,《刑法修正案(八)》對于老年人犯罪作出了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規定,即規定對于已滿75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體現了對老年人犯罪在處罰上的寬肴態度。
2、對老年人犯罪原則上免除死刑
《世界人權宣言》、《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等人權公約沒有明確規定對老年人犯罪不得適用死刑,這為我國對老年人犯罪有條件地保留適用死刑提供了依據。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對老年人的犯罪作出了從寬的規定。例如,《芬蘭刑法典》中規定了對于老年人等心智有缺陷之人或因諸如此類的原因而實施之行為,不罰。《墨西哥刑法典》規定了65歲以上的老年人犯罪的,不適用死刑。俄羅斯、蒙古等國也作出了類似的規定。我國自西周開始,就有“年老健忘者或年幼無知的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免于追究刑事責任?!比丝诶淆g化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其中老年人犯罪問題就是其中之一。在《刑法修正案(八)》出臺以前,雖然沒有明確的老年人刑事責任的規定,但是司法實踐中,對老年犯罪人從寬處罰是普遍的做法。一些相關的法律法規當中亦不乏對于老年人從寬的規定。因此,為順應國際刑事立法的發展趨勢,傳承我國傳統法律文化,與我國現今社會的發展相適應,同時也與“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相協調,我國《刑法修正案(八)》規定了對于老年犯罪人原則上免除死刑的規定,即除以特別殘忍的手段致人死亡的以外,對于審判時已滿75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
3、擴大了老年人緩刑的適用
緩刑是指有條件地不執行所判決的刑罰的一種量刑制度!日。緩刑具有其他刑罰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可以避免犯罪人交叉感染,減少監禁成本,同時緩刑還具有一種自我督促和對外警示的作用。而且能夠更好的體現“教育、感化、挽救”的刑事政策,集中體現了行刑社會化的優勢。不僅是在我國刑罰制度當中,在世界各國的刑罰制度中也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
《刑法修正案(八)》對于老年人適用緩刑進行了規定:“……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該規定實際上是對老年人緩刑適用的擴大?!缎谭ㄐ拚?八)》對于緩刑的修改,更多的體現了對于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的特殊保護精神,即在同時具備宣告緩刑的條件下,對于一般的犯罪人是“可以”宣告適用緩刑,對于老年人等特殊群體是“應當”宣告緩刑,這從實質上來說是擴大了對于老年人緩刑的適用范圍。
老年人犯法是否都是從輕處罰
老年人犯法是否都是從輕處罰
依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并不是所有老年人犯罪的都從輕處罰,只有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才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 【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 *** 、搶劫、販賣 *** 、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 *** 收容教養。
第十七條 之一 【刑事責任年齡】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從輕處罰的情形
1、應當從輕處罰的情形有:
(1)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
(2)對于從犯,應當從輕處罰。
(3)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過失犯罪的。
(4)緊急避險或正當防衛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5)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6)對于被脅迫參加犯罪的,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2、可以從輕處罰的情形有:
(1)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
(2)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
(3)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4)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處罰;
(5)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處罰;
(6)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處罰;
(7)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處罰;
(8)犯罪嫌疑人自首情節,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
(9)犯罪分子有揭發他人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或者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處罰。
在實踐中,犯罪嫌疑人存在上述任一種或多種情況時,都可以獲得從輕處罰的機會。需要注意的是“應當”就是必須的意思,倘若犯罪嫌疑人存在刑法規定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情形的,法院就必須從輕處罰。而“可以”則是由法院根據實際的案件情況,酌情對犯罪嫌疑人從輕處罰,也可以不對犯罪嫌疑人從輕處罰。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并不是所有老年人犯罪的都從輕處罰,只有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才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華律網進行法律咨詢。
老人犯罪能免去刑事責任嗎?
老人犯罪已滿七十五周歲的,能從輕或減輕處罰。根據法律規定,老年人不能免去刑事責任,但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再我國對于老年人犯錯的從輕處罰由來已久,早在西周時期,就有對于老年人犯錯優待的律法,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更是在《法經》中規定,對于60歲年紀以上的老人,犯罪可以從輕處理,而在我國1928年頒布施行的《中華民國刑罰》中更是明確規定,對于80歲以上的老年人,也可以酌情減免罪行。
但到了現代,越來越多老年人知道了用自己的老年身份謀取便利,公交車上、地鐵上,年輕人尊老愛幼,為老年人讓個座無可厚非,但這只是普通人的道德責任,并非強制執行,年輕人也會有勞累、行李多的不便時候,但卻有一些老年人將讓座行為當成了理所當然,公交車、地鐵等交通工具也變成了矛盾激發的敏感場所。
已滿75歲老人犯罪能否免除刑事責任嗎?
一、老年人是否可以免除刑事責任
1、老年人不可以免除刑事責任。如果老年人已經滿75周歲,故意犯罪的,就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審判時已滿75守歲的老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符合條件的,就要對老人宣告緩刑。
2、法律依據:《刑法》
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 *** 、搶劫、販賣 *** 、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二、怎么確定犯罪老人的年齡
按法律上的規定,老年人犯罪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不過,要是根據老年人犯罪確定刑罰的,首先就需要確定老人的年齡。
實際中,老年人犯罪同樣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即使是特殊群體這也是不能避免的,但是具體需要承擔何種刑罰要根據具體案情而定:
1、如果老年人已經滿75周歲,故意犯罪的,就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
如果確定從輕處罰的,那么刑期的計算要在法定刑期范圍內,根據犯罪嫌疑人具有的從輕處罰的情節,比照正常罪犯的刑期,選擇較輕的刑種或較短的刑期進行處罰。
2、過失犯罪的,就會從輕減輕處罰。
3、審判時已滿75守歲的老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符合條件的,就要對老人宣告緩刑。
在確定犯罪老人滿足上面的條件之后,在要求從輕或是減輕處罰的時候,一般可以根據戶口簿、身份證、出生證明、學籍證明、人口普查登記、無利害關系人的證言等證據資料綜合判斷年齡。
在我國法律中規定了老年人不能免去刑事責任,但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具體的規定如上。希望以上內容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可以點擊下方按鈕咨詢,或者到華律網咨詢專業律師。
關于老人犯法不管嗎和老人家犯法是不是無罪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