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量刑對比,以及量刑比例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詐騙主犯和從犯的量刑差距
從犯 的量刑是比照主犯從輕或者減輕、免除處罰。一般共同犯罪中的從犯,所起作用較小的,輕處50%,作用較大的,輕處25%。
詐騙罪主犯和從犯的量刑區別 依據我國刑法的規定,詐騙罪的共犯和從犯有從屬的關系,從犯是共犯的一種,而共犯包括主犯、從犯、脅從犯等,從犯是法定減輕、從輕處罰的情形。
主犯與從犯之間量刑差距小的可能只有幾個月,量刑差距大的可能達到三年、五年甚至還要多。例如,盜竊罪,三人團伙作案,數額巨大,主犯可能會被判刑十年,其中一個從犯(第三被告人)如果在本案中犯罪情節輕微,可能只判三年。
酒駕肇事逃逸自首與沒自首的量刑對比
醉駕肇事逃逸判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是自首的話會減輕處罰。刑法規定:“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處拘役,并處罰金。
法律主觀:酒駕撞死人逃逸后又自首會在法定量刑基礎上從輕或減輕處罰。法定量刑有:酒駕撞死人逃逸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自首是刑法總則規定的一項量刑制度,一般適用于刑法分則規定的各罪符合自首條件的案件?!缎谭ā返诹邨l規定,犯罪后主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
與唐律比較,明律在量刑上有什么變化
對比唐律,明律在定罪量刑方面的主要特點是“輕其所輕,重其所重”。所謂“重其所重”指的是明律在唐律規定的重罪量刑上加重了處罰。如對謀反、大逆、謀叛、劫囚、強盜等之類直接危及專制統治的重大犯罪量刑重于唐律。
明律與唐律相比,在編纂體例上有很大的變化,具體表現為:以中央六部即以吏、戶、禮、兵、刑、工官制為篇目,篇首冠以名例律形成七篇的新體例。打破了自北齊以來的法典十二篇體例的慣例。
明律在“重其重罪”的同時,也注重“輕其輕罪”。明律對諸如“典禮及風俗教化”等一般性犯罪,量刑比唐律輕。這既是社會商品經濟發展的客觀影響,也是封建統治經驗不斷積累的結果。
關于量刑對比和量刑比例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