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國各地衛生行政部門共對涉及非法行醫的醫生進行了處罰。其中,廣東省衛生計生委公布了一批涉及非法行醫的醫生名單,涉及各類醫療機構、醫生、執業醫師等。這些醫生因為違反相關法律法規,擅自行醫、診斷、治療,或者未經批準從事醫療活動,或者存在其他違規行為,被吊銷執業證書、罰款、暫停執業等。
這些非法行醫事件的發生,一方面是因為一些醫生缺乏職業操守和道德觀念,利用自身的醫學知識和技能謀取不正當的利益;另一方面,也與醫療機構管理不嚴、監管不到位有關。因此,醫生要避免成為下一個被罰的對象,就必須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增強醫學知識和技能,提高服務質量和安全水平。
具體而言,醫生應該
1. 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依法執業,不得從事非法行醫行為;
2. 加強自身素質建設,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提高醫療水平;
3. 提高服務質量,尊重患者權益,不得以患者利益為代價謀取不正當的利益;
4. 加強醫療機構管理,嚴格執行相關規定,保障醫療安全。
總之,醫生要以患者為中心,以職業操守為準則,強化自身素質和醫學知識,遵守相關法律法規,提高服務質量和安全水平,才能夠避免成為下一個被罰的醫生。同時,醫療機構也應該加強管理,完善監管,共同維護良好的醫療秩序,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安全的醫療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