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安徽農村房屋拆遷賠償標準
安徽省農村拆遷補償標準有拆遷草房沒有固定住房的拆遷賠償標準,每平方米賠付一千九百元沒有固定住房的拆遷賠償標準,拆遷的是磚瓦房的沒有固定住房的拆遷賠償標準,每平方米進行補償兩千四百元沒有固定住房的拆遷賠償標準,如果是兩層樓以上的樓房的話,則每平方米按照三千三百元進行補償,同時每戶的異地安置補助費有兩萬元補償。
房屋拆遷,按房屋結構、面積、新舊程度,給予合理補償;違章建筑物和開始協商征地后突擊搶栽的樹木、突擊搶建的建筑物,不予補償。農田水利工程及機電排灌設施、水井、人工魚塘、養殖場和電力、廣播、通訊設施等附著物,按照實際情況付給遷移費或補償費。安置補助費。
對于耕地征用,補償種類如上。土地補償費用為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6到10倍。補償標準沒有固定住房的拆遷賠償標準: 安微農村房屋拆遷草房補償標準為1900元/m2,磚瓦房補償標準為2400元/m2,搗制或預制磚砼結構房屋補償標準為2800元/m2,二層及及以上樓房補償3300元/m2。另外農村房屋的附屬物等給予等價的補償。
法律分析:安徽省農村拆遷補償標準可以參考:草房每平方米補償1900元。磚瓦房每平方米補償2400元。搗制或預制磚砼結構房屋每平方米補償2800元。樓房(二層以上)每平方米補償3300元。地上(下)附著物使用等價補償標準。異地安置補助費(包括宅地、配套設施、租房費等)每戶2萬元。
中央無房戶補償45平方的條例
1、房屋拆遷不足45平方米的按照45平方米賠償。用于拆遷安置產權調換的住宅房屋沒有固定住房的拆遷賠償標準,每戶房屋產權建筑面積不得低于45平方米。對私有住宅房屋產權建筑面積低于45平方米沒有固定住房的拆遷賠償標準,他處無住房并持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的被拆遷人沒有固定住房的拆遷賠償標準,按不低于45平方米產權建筑面積的標準戶型進行安置。
2、安置補償農村無房戶屬于集體組織內部成員,在農村拆遷時可以獲得安置補償費用。安置補償費標準為無房戶所承包的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每畝年產值的二至三倍。有些地區也會按人口給無房戶補償25-45平方左右的房子以保障其居住安全。這個就是大家所說的無房戶補償45平方。
3、法律分析沒有固定住房的拆遷賠償標準:中央相關法律法規上是沒有無房戶拆遷補償45平方的規定的,相關補償方案由省一級的人民 *** 制定標準,如:《山東省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規定,征收個人住宅,被征收人只有一套住宅房屋,且房屋建筑面積低于45平方米,最低補償面積不得少于45平方米建筑面積。
一般宅基地拆遷賠償標準是什么?
一般宅基地拆遷賠償標準是什么?(1)房屋補償費(房屋重置費),用于補償被拆遷房屋所有權人的損失,以被拆遷房屋的結構和折舊程度劃檔,按平方米單價計算。(2)周轉補償費,用于補償被拆遷房屋住戶臨時居住房或自找臨時住處的不便,以臨時居住條件劃檔,按被拆遷房屋住戶的人口每月予以補貼。
土地補償費。用地單位依法對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因其土地被征用造成經濟損失而支付的一種經濟補償。青苗補償費。用地單位對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因征地受到毀損,向種植該青苗的單位和個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附著物補償費。
農村宅基地的補償標準是:各項征地補償費用的具體標準、金額由市、縣 *** 依法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規定。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確定(有關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的補償標準):按當地統計部門審定的最基層單位統計年報和經物價部門認可的單價為準。
宅基地拆遷是按戶口還是按面積賠償在法律上并沒有統一規定,達成一致意見后是可以按照戶口或者按面積來賠償的,宅基地拆遷補償包括基地補償費、房屋補償費及裝修費、安置費和搬遷費、困難補助和獎勵、房屋內各項家電移機補償、非住宅房屋營運損失補償等,具體根據我國現行法律和實際情況而定。
農村房屋拆遷補償費用如下:草房每平方米補償1900元。磚瓦房每平方米補償2400元。搗制或預制磚砼結構房屋每平方米補償2800元。樓房(二層以上)每平方米補償3300元。地上(下)附著物使用等價補償標準。異地安置補助費(包括宅地、配套設施、租房費等)每戶2萬元。
暫無相關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