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給大家聊聊關于捐獻人員補償標準,以及捐獻骨髓補助標準?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錄
器官捐獻有多少補償?
遺體捐獻是一項社會公益事業,器官捐獻作為一種公民自愿履行的善行,只許捐贈,不可買賣。完全是無償和公益的。
捐獻器官就是當一個人被診斷腦死亡,只能依靠呼吸機和藥物維持生命體征時,基于個人生前的意愿且家屬的同意,以無償捐贈的方式,把自己的器官捐贈給瀕臨死亡、等待移植的病人,讓他們的生命得以延續或者捐贈給醫學院校用于醫學教學。
身體健康的成年人也可以將自己的一個腎臟或部分肝臟捐贈給親屬或配偶。
經濟補償:器官捐獻的登記、分配、保存、器官的獲取等都會涉及必要的經費需求,考慮到器官捐獻者在醫院治療過程中的醫療費用負擔和捐贈者的困難,提供一定的人道救助經濟補償,比如住院醫療費用的減免、捐贈者家庭的醫療保險、困難救助、學費優惠、稅收減免,包括殮葬費用等都可以納入考慮。
2022年遺體捐獻補償金多少?
遺體捐獻是一種無償行為,是沒有補償金的,不過可以在免除捐獻者的喪葬費,頒發捐獻證書,如果有困難的捐獻者家庭,可以用人體器官捐獻基金,給予救助。
由于全國各地對遺體捐獻的規定不一,現列舉《天津市人體器官捐獻條例》二十一條規定民政部門應當免除捐獻者的喪葬費用,并為喪葬事宜提供便利條件。
第二十二條規定市紅十字會應當向捐獻者親屬頒發人體器官捐獻榮譽證書,設置捐獻者紀念設施,定期組織開展悼念活動。
第二十三條規定市紅十字會可以設立人體器官捐獻救助基金,按照本市有關規定用于救助經濟困難的捐獻者家庭。紅十字會及相關單位根據需要,應當對家庭經濟困難的捐獻者親屬給予必要的關懷和幫助。
遺體捐獻,是指自然人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執行人將遺體的全部或者部分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的行為,以及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獻意愿的自然人死亡后,由其家屬將遺體的全部或部分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的行為。
擴展資料:
山東省遺體捐獻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鼓勵遺體捐獻行為,規范遺體捐獻工作,發展醫學科學事業,造福人類社會,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根據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遺體捐獻,是指自然人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將遺體的全部或者部分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的行為。
以及生前未表示捐獻意愿的自然人死亡后,由其近親屬將其遺體的全部或者部分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的行為。
第三條本條例適用于本省行政區域內遺體的捐獻、接受和利用及其相關的管理活動。
第四條遺體捐獻遵循自愿、無償的原則。
捐獻的遺體應當用于醫學教育、科研和臨床。
第五條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主管遺體捐獻工作,負責遺體捐獻的組織管理與監督。
縣級以上紅十字會負責遺體捐獻的具體工作。
公安、民政、財政、教育等部門按照職責,協助做好遺體捐獻工作。
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單位應當對遺體捐獻工作進行公益性宣傳。
第六條捐獻人的捐獻行為和人格尊嚴應當受到社會尊重和法律保護。
國家骨髓捐贈補償標準?
捐獻骨髓是完全自愿的行為,沒有任何經濟補償。但是,捐獻期間的工作損失,交通,住宿和其他費用可以由患者承擔。志愿者不需要承擔任何費用。
?捐獻登記和捐獻骨髓是完全的志愿行為,會頒發無償捐獻造血干細胞獎。
遺體捐獻醫院給多少錢?
不給錢
捐獻器官實行自愿、無償的原則,因此不給補助。捐贈器官所在地地方紅十字會登記。設區市、縣(市、區)應當將登記情況在三日內報送省紅十字會。地方紅十字會可以委托醫療機構進行登記,醫療機構應當將登記情況在三日內報送所委托的紅十字會。滿十八周歲且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捐獻活體器官,捐獻前應當有同意捐獻的書面證明。
捐獻骨髓補助標準?
捐獻骨髓跟獻血是一樣,是一種自愿行為,沒有任何經濟補償。志愿者在捐獻期間的誤工費、交通費或者住宿費都是由患者承擔,也不需要出什么費用。當然,如果骨髓與患者匹配成功,可以向患者提出一些補償,大多數情況下,患者也會給捐助者一定的補償。
并且捐獻骨髓并不是法律要求,而是一種自發的行為,不具有責任和義務的聯系。
文章分享結束,捐獻人員補償標準和捐獻骨髓補助標準?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嗎?歡迎再次光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