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刑事案件二審程序
- 2、刑事案件提起再審的主體
- 3、二審抗訴向哪個檢察院提起
刑事案件二審程序
1、法律分析:二審的流程有:先由當事人提出上訴,或者是檢察院提出抗訴。決定是否開庭審理,對一審事實、證據有異議,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死刑立即執行的、檢察院抗訴的案件應當開庭審理。開庭審理的,檢察院應派員出庭,并在決定開庭后的一個月內查閱案件。
2、二審法院有權全盤審核原審判決的事實與適用法則,不限上訴或抗訴請求所涉領域。針對上訴案件,一般需由合議庭通過庭審方式進行審理。若合議庭確認與原審認定無異且證據確鑿,可選擇不開庭審理。檢察機關抗訴案件必須開庭審理。
3、在刑事案件中,當一審判決被提出上訴或抗訴時,進入二審程序。二審法院全面審查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與適用法律,不受上訴或抗訴范圍限制。對于上訴案件,通常需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但如事實不變、證據充分,可不開庭。抗訴案件必須開庭。在開庭前三日,法院將傳票和通知書送達當事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等。
4、刑事案件 二審 流程 ①開庭。法庭審理的開始,是為從實體上審理案件作好準備。開庭時,審判長查明當事人是否到庭,宣布案由;宣布合議庭的組成人員、書記員、 公訴人 、 辯護人 、鑒定人和翻譯人員的名單;告知當事人有權對上述人員申請回避;告知被告人享有辯護權。 ②法庭調查。法庭審理的中心環節。
刑事案件提起再審的主體
1、法律分析:由各級人民法院院長提起再審。根據訴訟法規定,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或調解協議發現確有錯誤,認為需要再審的,應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2、刑事案件的申訴主體只能是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近親屬是指:夫、妻、父、母、同胞的兄弟姐妹。需要注意的是,申訴不同于上訴,上訴是近親屬只有在被告人同意的情況下才可以上訴,但是對于申訴近親屬卻有獨立的申訴權,近親屬進行申訴時無需被告人的同意。
3、刑事案件申請再審,如果符合申訴條件的,可以由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等向法院或者檢察院提出申訴。法院或者檢察院收到申訴后,需要對申訴的事由進行審查,符合條件的會決定再審或者提出抗訴。在申請的同時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4、法律分析:根據不同情況,當事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或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要注意有期限限制。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在作出提審、再審決定之日起三個月以內審結,需要延長期限的,不得超過六個月。
二審抗訴向哪個檢察院提起
1、法律主觀: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刑事訴訟二審誰提起的判決、裁定,發現規定情形之一,或者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刑事訴訟二審誰提起的,可以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并報上級人民檢察院備案;也可以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2、法律主觀:刑事案件同級檢察院就可以抗訴,作為一種事后監督,人民檢察院主要通過以下幾種途徑發現人民法院裁判的錯誤:當事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的申訴;國家權力機關或者其他機關轉辦;上級人民檢察院交辦;人民檢察院自行發現。
3、中院同級的檢察院申請抗訴,也就是地市級檢察院應該向中院同級的檢察院申請抗訴,也就是地市級檢察院。檢察院抗訴申請需要什么材料申訴書:申訴書中要寫明申訴人的通信地址,郵編,聯系電話。
4、法律分析:接受二審抗訴的是提出抗訴的人民檢察院的上一級人民法院;而接受再審抗訴的是提出抗訴的人民檢察院的同級人民法院。 二審抗訴必須在法定期限內提出,而法律對再審抗訴的提出沒有規定期限。
5、在面對民事案件一審、二審均敗訴,并且向高級法院申請再審被駁回的情況下,您還可以選擇向檢察院提出申訴。向縣、市兩級檢察院申訴都是可行的途徑。不過,通常建議選擇市級檢察院作為申訴對象。原因在于,縣級檢察院沒有抗訴權。如果縣級檢察院經過審查后認為案件需要抗訴,他們需要將案件轉交至市級檢察院。
暫無相關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