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農村戶口房屋補償標準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民法典2021農村土地補償款的規(guī)定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
干部宅基地征收補償標準
一、公務員農村征地補償的規(guī)定是什么?
公務員農村征地補償的規(guī)定是如果公務員的戶口還在家,并且仍然是農村戶口,如果被征的土地還有當事人的份額,就應該有補償款,否則沒有。而公務人員不是農村戶口,也不是農村經濟組織的成員,無權享有農村土地征地補償。征地補償款和征地補償安置費,是給予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如果公務員原屬于農村經濟組織的成員,有宅基地并存在附著物(房產等)被征地拆遷的,對于附著物的補償屬于公務員本人。
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用地者在征地中,因其征地致使他人可預得收入的減少,從而造成權益損失,理應對該全部可預得收入予以補償,此補償性質同于經濟上的權利義務平等原理。該處的“他人”指該被征用土地的承包經營者,包括已轉包經營者。村民的該項所得,是其財產損失的金錢補償,故地上附著物、青苗補償費同于村民的其他財產,性質上并不具有其他特殊的含義。實際中,用地者在預算出其三大補償費金額后,將地上附著物、青苗補償費連同其他費用一并支付與村集體,由村集體再行處理。因貨幣所有權隨占有而轉移,此時地上附著物、青苗補償費由村集體占有控制,村民并不擁有該費的所有權,其與村集體形成法律上的債權債務關系,村集體作為享有青苗補償費的村民的債務人,必須將該費返還村民,村民亦可向村集體行使給付請求權。
二、征地補償的流程是什么?
1、告知征地情況
在征地依法報批前,當地國土資源部門應將擬征地的用途、位置、補償標準、安置途徑等,以書面形式告知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在告知后,凡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在擬征土地上搶栽、搶種、搶建的地上附著物和青苗,征地時一律不予補償。
2、確認征地調查結果
國土資源部門會同交通、林業(yè)部門,對擬征土地的權屬、地類、面積以及地上附著物權屬、種類、數量等現(xiàn)狀進行調查,調查結果應與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和地上附著物產權人、各市動遷辦公室共同確認。
3、組織征地聽證
在征地依法報批前,國土資源部門應告知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對擬征土地的補償標準、安置途徑有申請聽證的權利。當事人申請聽證的,應按照《國土資源聽證規(guī)定》規(guī)定的程序和有關要求組織聽證。
4、簽訂征地補償協(xié)議
國土資源部門要按照本方案制定的補償標準,與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個人簽訂征地補償協(xié)議,并將協(xié)議作為征地報件必備件附征地卷一同上報。
5、公開征地批準事項
經依法批準征收的土地,除涉及國家保密規(guī)定等特殊情況外,省國土資源廳通過媒體向社會公示征地批準事項。縣(市)國土資源部門應按照《征用土地公告辦法》規(guī)定,在被征地所在村、組公告征地批準事項。
6、支付征地補償安置費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經市、縣ZF批準后應按法律規(guī)定的時限向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按時支付征地補償安置費用。當地國土資源部門要協(xié)同農業(yè)、民政等有關部門對被征地集體組織內部征地補償安置費用的分配和使用情況進行監(jiān)督。
可能正是因為公務員的社會地位是比較特殊的,所以,總有一部分民眾不管在什么事情上都用非常苛刻的態(tài)度來對待國家公務員,其實國家公務員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而已,在征地補償的這件事情上,不能因為是公務員的身份就可以被剝奪應有的權益。
民法典2021農村土地補償款的規(guī)定
2021年農村宅基地補償標準
1、通常情況下對宅基地進行征收的時候,是按照計算公式來計算補償費用的,其中宅基地補償公式具體如下:
2、宅基地區(qū)位補償價計算公式為:宅基地區(qū)位補償價=(當地普通住宅指導價-房屋重置成新均價)×戶均安置面積÷戶均宅基地面積
3、需要注意的是:宅基地區(qū)位補償價一般由區(qū)縣人民 *** 參照一定時間、一定區(qū)域內普通商品房住宅均價、城市規(guī)劃等綜合實際情況來確定;拆遷中認定的宅基地面積應經合法批準、切不超控制標準。
“分開補償”是指土地補償和地上附著物補償的分離。農村宅基地產權歸村集體所有,由村集體分配給村民使用,村民在宅基地上建房子居住。在遇到宅基地拆遷的時候,補償總計兩項。
2021年交通事故城鎮(zhèn)戶口和農村戶口賠償一樣
當然不一樣。賠償雖然取消了農村戶口和城鎮(zhèn)戶口的限制,但是并不意味著兩個賠償標準一樣。如果農村戶口長期在城鎮(zhèn)生活居住的,以長期居住工作地點的人均收入作為賠償標準。如果農村戶口長期在農村居住,還是按照當地農村人均收入來計算。
城市和農村戶口喪葬費有區(qū)別嗎
單純的城市和農村戶口喪葬費沒有區(qū)別。城市無業(yè)人員和農村戶口沒有喪葬費,只有工作人員因病或者非因公死亡才能領取喪葬費。但是,喪葬費的領取標準不同,機關事業(yè)單位和企業(yè)職工的喪葬費是有區(qū)別的。按照2019年喪葬費發(fā)放標準,機關事業(yè)單位喪葬費為因病4000元,因公5000元,其他一次性撫恤金因公死亡本人20個月基本工資,因病死亡一次性撫恤金10個月基本工資,遺屬生活補助金非農月補210元二人以上每人月補190元,農業(yè)戶口月補170,二人以上每人月補150元。
企業(yè)喪葬費和直系親屬救濟金分別按照上一年度3個月和10個月平均工資一次性補發(fā)。
什么是失地補償
失地補償指的是土地被征收之后,農民沒有土地可以進行耕作。那么就可以得到相應的失地補償,目前失地補償一個月是補貼200塊錢,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先預交全部的失地補貼金,待退休之后再按月返還給你。
這正常會與當地的工資水平掛鉤來發(fā)放,如果是預交款,那么退休之后的失地補貼會更高點。
OK,關于農村戶口房屋補償標準和民法典2021農村土地補償款的規(guī)定的內容到此結束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