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什么是利息。利息是指在借款的基礎上,按照一定比例支付給貸款人的費用。而在我國法律中,對于利息的收取是有明確規定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利息法》的規定,借款利率應當按照規定的利率執行,不得高于規定的利率標準。
那么,規定的利率標準是多少呢?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借款利率不得高于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4倍。也就是說,如果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是5%,那么個人借款的利率不得高于20%。如果超過了20%,那么就屬于高利貸,是違法的行為。
此外,還需要注意的是,借款人和貸款人之間的利息約定應當是公平、合法、自愿的。如果貸款人在利息方面采取不公平、不合法的手段,那么借款人可以向相關部門舉報,以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總之,收取20%的利息是否違法,要看具體情況。如果是在規定的利率標準范圍內,且是公平、合法、自愿的約定,那么就是合法的。但如果超過了規定的利率標準,或者存在不公平、不合法的情況,那么就是違法的。因此,借款人在簽訂合同之前,一定要了解利息的法律規定,以避免陷入法律風險。
相關文章